健康百科|嚴重頸椎病不可單靠針灸 中醫綜合5項療法效果更好
文:石華鋒醫師(註冊中醫師、香港中文大學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講師)
頸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多因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相鄰脊髓、神經、血管、食管等組織,並引起相應的症狀和體徵。當中頸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骨質增生,頸椎周圍的肌肉、肌力不協調等病因會導致的頸椎失穩,引起頸椎周圍脊神經、脊髓、椎動脈和交感神經受刺激或壓迫。
↓↓↓ 常見的治療難治性頸椎病的中醫綜合療法 ↓↓↓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主要症狀表現為頸肩部的酸痛,脹痛,手指及前臂的麻木,也可因壓迫椎動脈而致頭部及五官的感覺異常,包括頭痛、眩暈、眼睛模糊、視力減退、飛蚊症、單側耳鳴、聽力下降、鼻塞、舌無名痛、咽部異物感、喑啞等症狀。嚴重者亦可同時伴隨心慌、心悸、胸悶、失眠等症狀。
難治性頸椎病
在香港的中醫診所中,針灸常常作為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臨床上常常取得滿意的療效。通過文獻查閱,針灸治療頸椎病的有效率也多在90%以上,副作用很少發生。但是,臨床上亦會遇到少數難治性頸椎病的患者。他們有些是頸椎生理曲度正常,但經治療後,頸椎的屈、伸、側彎、旋轉等活動度仍然受限,或是局部疼痛持續存在;有些是頸椎生理曲度嚴重變形,伴隨頸部肌肉僵硬、無力等;有些是伴隨脊柱側彎的頸椎病,其症狀延及腰背部及下肢;還有些是正在醫院排期進行頸椎病手術的患者等,這些都屬於難治性的頸椎病。
而面對難治性頸椎病時,就不能單純地使用常用穴位進行針刺治療,也不能只是使用一種方法進行治療。這時候中醫師首先需要仔細檢查造成此類頸椎病的相關肌肉,並採取中醫的綜合療法,例如內服中藥、刮痧、中醫正骨、運動康復等治療方法,以最大限度地幫助患者提高治療效果,甚至可以為正在醫院排期進行頸椎手術的患者提供一個綜合的治療方法,減輕患者在排期過程中出現由頸椎病造成的痛苦。
同是頸椎病,致病肌肉可不同
不論在醫治難治性頸椎病還是希望更加精確地醫治頸椎病,都需要中醫師對與頸椎病相關的肌肉進行仔細的觸診檢查,找出不同頸椎病患者的致病肌肉。與頸椎病密切相關的肌肉包括:斜方肌、肩胛提肌、頭夾肌、頸夾肌、胸鎖乳突肌、斜角肌、三角肌、肱肌、肱橈肌等。同樣診斷為頸椎病,不同患者出現問題的肌肉可以大不相同。
斜角肌出現問題,可造成頭暈、耳鳴、手凍、手指麻痺及頭部側彎受限
以檢查常常容易被忽略而臨床上卻很重要的斜角肌為例,斜角肌分為前、中、後斜角肌,上方附著於頸椎的橫突,下方附著於第一、第二肋骨上緣。前斜角肌與中斜角肌之間有著鎖骨下動脈及臂叢神經經過,如果前斜角肌與中斜角肌之間的空隙變窄,很有機會令上肢及頭面部的供血減慢及神經受壓,可造成頭暈眼花、頭重、單側耳鳴、上肢冰冷和手指麻痺。
斜角肌是重要的姿勢肌,具有穩定頸椎、參與呼吸運動的功能,其單側收縮時,耳朵可側向同側肩膀,下頜轉向同側肩部。所以,當頭部無法側彎向肩部時,不能夠忽略對斜角肌的檢查。
同理,當斜方肌出現問題,容易導致頸肩部及後背部僵硬、酸痛,背部冰涼,仰頭困難等症狀;當肩胛提肌出現問題,容易導致頸肩部僵硬、酸痛,仰頭受限、無法鼻孔朝天等症狀;其它肌肉出現問題而導致的症狀不再贅述。臨床上,當遇到難治性頸椎病或想更加精確地治療頸椎病時,建議利用觸診結合肌肉解剖知識檢查所有相關肌肉,再應用中醫綜合療法,針對性地治療致病肌肉,調整骨骼關節的活動度,釋放頸椎的壓力,以達到最佳的療效。
常見的治療難治性頸椎病的中醫綜合療法如下:
1.刮痧療法—大範圍整體治療
刮痧療法是中醫師利用刮痧板在患病部位施以嫻熟的運板技巧,以刮、點、按、揉、敲、推、挑、拍、摩、點按、點揉、彈撥等手法,使身體深層的瘀血以出痧的形式,通達於外,從而激發人體內經氣,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加強了體表與體內的相互協調,使人體正氣得以充實,起到扶正祛邪、促使經絡通暢無阻的療法。刮痧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使周身氣血流暢,加強了組織細胞營養和氧氣的供給,使疾病告愈。
當頸椎病患者的頸、肩、背以及上肢肌肉大範圍地出現問題時,刮痧療法無疑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它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治療大範圍的肌肉問題,只要方法得當,患者當下即可感受到療效。
需要注意的是斜方肌、肩胛提肌、頭夾肌、頸夾肌、斜角肌、三角肌、肱肌及肱橈肌等皆可以刮痧,唯獨胸鎖乳突肌不建議刮痧,因為用力不當地對胸鎖乳突肌刮痧時,特別是胸鎖乳突肌中段,容易刺激到頸部的頸動脈竇,它是壓力感受器,可反射式地引起心跳減慢,末梢血管擴張,血壓下降,令人出現昏厥的症狀,因此必須注意此情況。
2.針灸療法—小範圍精確治療
治療頸椎病時,中醫常常會針刺穴位如頸夾脊、大椎穴、風池穴、天柱穴、肩井穴、曲池穴、外關穴等,並結合電針治療儀進行治療。而若要更加精確地治療頸椎病,在檢查好明確的致病肌肉後,用手觸診到致病肌肉的特定點,此特定點具有緊張、僵硬、條索狀、疼痛等特點,在此特定點進行針刺,往往可以收到更加滿意的療效。根據臨床經驗,在刮痧治療的基礎上,致病肌肉的特定點會更加容易地體現出來。
臨床上,若能辨清致病肌肉及以刮痧治療,醫者可以使用更少的針刺而更加精確地治療疾病,便可以最大程度地減輕患者的病痛。
3.中醫正骨療法—令療效更進一步
中醫正骨療法應用在頸椎病的主要方法包括頸項部搖法、頭頸部拔伸法、頸項部斜扳法及旋轉定位扳法。在改善患者的頸椎活動度方面,中醫正骨療法這一項非手術及非藥物療法,具備放鬆患者的肌肉,舒筋活絡等功效。在緩解疼痛方面,中醫正骨療法能讓患者的痙攣得到緩解,對其血液循環以及淋巴循環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能夠幫助無菌性炎症得到改善,減輕疼痛,促進頸椎正常的功能恢復,產生治療效果。
臨床上,在完成刮痧以及針灸治療後,大多數頸椎病患者的關節活動度以及疼痛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若想更進一步改善患者頸椎活動度以及疼痛程度,中醫正骨療法無疑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4.運動康復—療效的保證
在接受完中醫刮痧、針灸以及正骨療法後,中醫師可以為患者量身定制特定的運動康復方法,以維持治療效果。這樣的運動康復方法包括穴位點按或按揉,特定肌肉的自我拔伸,自我鍛煉頸部肌肉,以及頸椎及肩關節的自我活動等。
正確的頸部康復運動,對於慢性頸椎病患者以及難治性頸椎病患者來講顯得非常重要,除了可以維持中醫療效,還可以預防頸椎疾病的發生以及加重病情,甚至能夠獲得比正常人士更為健康的頸椎。運動康復在臨床上常常容易被醫者或患者忽略,除了需要引起重視之外,患者的恆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避免不正確的姿勢,防止頸部受寒,令頸部保持溫暖,可以使頸椎保養得更為健康。
5.湯水保健—舒筋活血湯
功效:舒筋通絡,活血化瘀
材料:葛根30g 雞血藤15g 丹參10g 川芎6g 生薑15g 豬脊骨1斤
做法:洗淨材料後,將藥材及2公升水放入煲內,浸半小時,然後加入豬脊骨,以大火煲滾後,再轉細火煲1至1.5小時。
註:由於體質不同,請向你的中醫師查詢後再服用。
作者簡介: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致力推廣醫學研究、教育培訓及提供醫療服務,團隊人員包括中醫師、西醫、註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等,旨在揉合兩個醫療系統所長,改善醫療服務。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網頁:http://www.hkiim.cuhk.edu.hk/imc/tc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熱話》設有「健康百科」欄目介紹各類健康資訊,讀者如有健康疑難,歡迎私訊到「01熱話」facebook專頁或電郵至:hotpicks@hk01.com,如有需要,將會邀請專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