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四成癌症病人死於營養不良 抗癌關鍵是營養好吃得對
文:曾曉玲醫師@中大中西醫(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註冊中醫師)
惡性腫瘤本身會使新陳代謝異常、消耗肌肉脂肪蛋白,令身體疲憊、食欲不振、甚至消瘦,出現所謂的「惡病質(Cachexia)」,使人沒足夠體力抗癌,最終造成嚴重營養不良,導致多重器官衰竭而死亡。據統計指出,有多於一半的癌症病人在診斷時,已有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的狀況;而有20-40%的癌症病人最終是死於營養不良,而非癌症本身。可見癌症病人營養不足的情況十分常見,「好營養、吃得對」,於抗癌路上是成敗的關鍵之一。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大家都知道化療及放療除了破壞不好的細胞,同時也會傷害健康的細胞,故此病人應先作好備儲,飲食上「斤斤計較」,即採取多均衡、多元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以提高對治療的承受能力,幫助修復受傷的組織。在臨床上,亦發現營養較差的病人在治療中會更容易出現或出現較多的症狀,如胃口差、吸收障礙、傷口癒合速度減慢、無法維持正常的免疫系統、感染風險增加等,嚴重者更須中斷治療。相反,體重能保持者,其能保持病情穩定或治癒的機會相對增高。
坊間常提及的「食清啲」,不應是全面戒口,而是食用烹調方式較清淡而又富營養的食物,避免一些煎炸油膩、醃製加工類食物。至於肉類,筆者認為可根據情況食用。如體質偏熱,皮膚易見瘙癢者,可減少食用雞肉;如治療中見貧血者,可加添含有豐富鐵質紅肉。
若病人接受治療後接續數天出現食欲不佳、噁心的情況,或接受放療病人出現口乾咽痛、口腔潰瘍,甚至吞嚥困難的症狀,則建議食用質地較軟或流質、滋潤性較高的食物,因為此時的吸收營養重點在於「少食多餐」。臨床上,同時配合中藥治療可改善這些症狀,處方以健脾和胃、養陰生津為主,如以麥芽、神曲、山楂、陳皮、製半夏、砂仁等幫助消化;沙參、麥冬、玉竹、石斛等滋潤黏膜。
至於「辟穀」,就以上觀點說明並不是明智之舉。中醫以人論治,由於個人體質不同及症狀多樣化,故服用中藥前,建議先咨詢註冊中醫師。
(原文:【體檢】3種檢測發現早期癌症 有家族病史高危可及早驗癌指數)
作者簡介: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轄下的醫務中心,致力推廣醫學研究、教育培訓及提供醫療服務,團隊人員包括中醫師、西醫、註冊護士、臨床心理學家等,旨在揉合兩個醫療系統所長,改善醫療服務。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網頁:http://www.hkiim.cuhk.edu.hk/imc/tc
(文章標題由《香港01》編輯所擬。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
《01熱話》設有「健康百科」欄目介紹各類健康資訊,讀者如有健康疑難,歡迎私訊到「01熱話」facebook專頁或電郵至:hotpicks@hk01.com,如有需要,將會邀請專家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