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默守街道60載 昔日鐵製方正 今日口細又圓滑

撰文:曾向銓
出版:更新:

一場暴風雨,令一批港英殖民時期的遺物重見天日。上周颱風妮妲襲港,吹倒圍封北角水務署旁天橋橋底的圍板,裏面塵封著23架手推垃圾車,鐵皮早已生滿鏽,灰濛濛;垃圾車上陌生的洋紫荊標誌已掉落大半,只靠那褪色的「港九市政署」標誌做它的身分記認。
垃圾桶默站街道服務市民數十載,經歷香港發奮起步至繁榮昌盛,當初鋼鐵方正的身段,已經發了福,變得圓滑,又變色了好幾遍,依舊站滿街上每個角落,見證時代變遷。

左起:80年代、90年代及現時使用的垃圾桶。(左、中:網上圖片,右:資料圖片)

戰後時期

1969年宣傳清潔香港運動的海報,圖為當年常見的黃綠鐵製廢紙箱。(清潔龍阿德fb)

1948年,市政局開始在馬路放置廢紙箱,並至1954年間每年推行一次清潔香港運動;50年代,全港約有千餘個廢紙箱。當年的黃廢紙箱為鐵製,用四腳佇立,1957年左右廢紙箱變成「黃綠」二色,至60年代巿政總署成立,廢紙箱便印上市政總署(即市政局的執行部門)的英文縮寫「U.S.D」(Urban Services Department)。

廢紙箱原先以格外顯眼的綠、黃二色為主調,後來曾改作黃、籃二色,及純黃色。不過,這些鐵製廢紙箱作逃不過被遺棄的命運,有網民多年前無意中遇到一批被回收商回收的黃色廢紙箱,並為它們拍下最後的時刻。

港英時期的垃圾手推車、廢紙箱恐怕難逃被回收的命運。(圖左:梁銘康攝│圖右:香港交通資訊網)

7、80年代

1970年,港英政府成立全港清潔運動委員會,並在兩年後由港督麥理浩親自展開新一輪運動,於中環皇后像廣場主持「消滅垃圾蟲」儀式,政府隨後新增約四千個垃圾桶,街道上開始每隔數步就有垃圾桶。

到80年代,部分垃圾桶頂部加設了煙灰缸,其後的垃圾桶都沿襲了這個設計;到近年政府開始提倡禁煙,才陸續取消了煙灰缸。

圖左為1987年清潔香港運動宣傳短片,右為1993年。(youtube截圖)

90年代

2000年時食環署以淺黃色垃圾桶代替原來附有兩個市政局徽號的垃圾桶。(政府新聞處圖片)

90年代開始,陸續出現玻璃纖維製的垃圾桶,外貌亦由原先較為四方型改成圓筒型,有說是因為即使垃圾桶被強風吹倒,圓筒型能減低損毀機會,用玻璃纖維亦避免生鏽問題,更為耐用。至於顏色方面,圓筒型垃圾桶亦經歷數次變更。隨著市政局於1999年解散,千禧年成立的食物環境衞生署推出兩款淺黃色垃圾桶,容量分別為70公升及130公升,替換印有市政局徽號的深紫色垃圾桶。食環署其後卻又於2001年改回深紫色,並再於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改成橙色一直至今。

今年6月,食環署分批推出「細口」垃圾桶,投入口由原先37厘米乘19厘米,縮至23厘米乘15厘米,以防止市民掉棄大型垃圾於垃圾桶內。不過,這種方法似乎不太奏效,有人就將較大件的垃圾放在垃圾桶旁,最終苦了清潔工人。

08年食環署將所有垃圾桶換成橙色(左),今年6月將垃圾桶投入口縮小(右),貼上新的告示。(資料圖片)

趣味二三事

顏色、名稱大不同

上文提到,垃圾桶顏色一直在變,由淺黃、深紫到鮮橙色,但原來,各個政府部門所管理的垃圾桶,其顏色亦各有不同。康文署放置在公園範圍外的垃圾桶是黃色,公園範圍內的是綠色,而房屋署在各公共屋邨所擺放的多數是白灰二色。

另外,翻查新聞處紀錄,過往政府在新聞公告曾同時使用「廢紙箱」(94年至12年)和「廢屑箱」(96年至16年)來表達由政府管理的垃圾桶,當中臨時市政局多用「廢紙箱」,食環署及區域市政局多用「廢屑箱」,而「垃圾桶」(94年至16年)一字雖有約800個紀錄,但沒有特別指明擁有人的身份。有人解釋,因法例中用「litter bin」一字,食環署所用的「廢屑箱」是取其翻譯。

康文署管轄範圍內的垃圾桶。(左:王譯揚攝、右:蔡正邦攝)

港垃圾桶全球最多

據報道,2014年食環署、康文署、漁護署合共管理超過4.2萬個垃圾桶,全球最多,是台北的14倍、首爾的10倍。香港的人均垃圾桶比例亦是世界之冠,即平均每172人就有一個垃圾桶。

食環署數據顯示,今年2月其管理的垃圾桶比去年同時期減少逾3,400個,至1.8萬個,減幅達16%。

香港垃圾桶數目全球之冠。(資料圖片)

為何網民叫垃圾桶做「劉江華」?

上屆立法會選舉,劉江華出選超級區議會,有網民拍到一幅經典照片,有一個橙色垃圾放在他的選舉海報前,劉江華雙眼剛好從垃圾桶的投入口露出來,成為網民熱話。劉江華在選舉中落敗,網民就貼出這圖片慶祝他落敗,更將垃圾桶命名為「劉江華」,從此在網民就將兩者掛勾起來。不過,最終他獲委任為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去年官至民政事務局局長。

因為這張相片,劉江華成為垃圾桶的代名詞。(全港各界熱烈慶祝劉江華落選委員會fb)
由房屋署管理的垃圾桶。(生產商圖片)
公園設有不同造型的垃圾桶。(王譯揚攝)
公園內的非典型垃圾桶。(王譯揚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