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教授變動物L 從地下巿場拯救野味:不忍牠們被送上餐桌
重慶人李里,是一位國學教授,2013年時,他把家搬到成都郊區10畝大的園子裡,在這裡養了300多種植物,近200種動物。大部分動物是從野味館、地下市場救來的,豪豬、鴕鳥、大靈貓、麅子,還養了小鹿,草泥馬……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qIZYuEC5LO
園子獲得了野生動物臨時救助基地的牌照。兒子小七兒在這裡出生長大,從小就敢和蛇、蜥蜴玩耍,到了上幼稚園的年紀,李里會牽牛、牽驢送他上學,他說,自己過的是農耕文明時的生活。
自述:李里 編輯:倪蒹葭(一条)
我家有個動物園
2013年,我在成都東郊辦了一所國學書院。前院是講堂,後院是贊化園,取的是《中庸》「贊天地之化育」的意思,養了近200種動物。還有個生活區,我和家人住在這裡。
我的父親是大學物理老師,媽媽出生書香門第,從小我就喜歡中國傳統文化,3歲開始畫畫。我初中畢業就沒有再去學校了,自學中國古代文化,也拜訪了很多老先生向他們全面學習國學,像季羨林先生、張岱年先生、侯仁之先生、杜道生先生、劉克生先生等等。在1995年,20歲時我參加了成人自考,獲得自考中文本科的文憑。
到2000年以後,我的一位恩師林木先生,就聘我在四川師範大學教國學,是副教授。2015年,我也被西南交通大學特聘,是茅以升學院書院教授,不定期舉辦國學講座。
開始救養動物是很偶然的,2011年,還沒有搬來這裡,我辦國學院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人工湖,一隻梅花鹿不知道哪裡跑出來,掉進湖裡了。很多人去打撈,抓起來之後就想把它殺來吃了,我花800塊錢把它救下來,餵在書院裡。
成都教授李里窮盡一生拯救過百動物(點圖放大)▼
我從小喜歡動物,養了烏龜、兔子,小時候有當動物飼養員的夢想。救下那隻梅花鹿後,在成都的一些野味館,看到豪豬、鴕鳥等動物要被送上餐桌,我實在不忍心,就救下來。後來從地下市場救回越來越多的動物,為了讓它們有個更好的生活環境,2013年,我們在成都郊外找到這塊寬敞的地方租下來,約10畝地大。只要不拆遷,打算一直租下去。租下來的時候是個廢墟,花草樹木都是一棵棵栽起來,到現在佳木成蔭了。
林業部也表彰我們救養動物的行為,給我們頒發了野生動物臨時救護基地的牌照。動物剛救回來的時候,大多被人夾斷了腿,夾斷了尾巴,或受了重傷。救養動物是很不容易的,治外傷的時候就很怕人,一驚嚇也許就把其他病引發了。
我們救過數百隻動物,真正能夠活下來的,可能佔三分之一。
治傷、養傷的工作,主要是我自己來做,我學過中醫,後來也自學了獸醫知識。現在,園子裡還有4、5個員工一起幫忙。
這個豪豬跟我很親熱,我叫它瓜瓜,一叫它就來了。救來的時候,臉都被打爛了,一根刺都沒有,我就一直餵養它,慢慢給它療傷,全部刺長出來,還生了小豪豬,但是鼻子永遠長不好了。豪豬的本性特別膽小溫順,正因為如此,它渾身都是刺來保護自己。
比如獐子、麅子,鹿科動物都是神經質動物,人一去它就會跳八丈高,但是現在我們的一隻麅子完全可以牽著走,鹿科動物跟著人走,是很難得的。每年春秋兩季,林業局會組織放生。給動物做野化放歸訓練是非常複雜的,大約有1/5活下來的動物還有適應野外生存的能力,能成功放歸。
而沒有野外生存能力、弱的動物,我們就留下來,一直飼養,到它老死。動物越來越多之後,很多人向我們建議說,不如向民眾開放,讓更多人瞭解野生動物的狀況。在2016年開放之後,也引進了一點遊人喜歡的動物,比如羊駝,俗稱草泥馬,還有駱駝、小矮馬。
園中生活
救養動物變成今天的規模,家人是很反對的,反對歸反對,住在成都的父母還是來幫忙。近200種動物,開銷非常大,吃喝、人工,我們有一點點愛心券,但主要就靠我到處講學的經費,還有賣字賣畫的經費。
我畫動物的畫有很多,一張叫《樂在其中》,就是畫的我自己,旁邊有趴在我身上的松鼠、猴子,跟著我的毛驢,地上有豪豬,刺蝟、豬獾、狗獾、狐狸、鵝等等,我在所有的禽獸之中,就叫樂在其中。
成都教授李里為動物揮毫(點圖放大)▼
我的兒子在這裡出生、生長,2歲他就敢把蜥蜴、蟒蛇抱在手上玩,現在4歲了。因為從小在這個環境裡邊,養成了跟動物親近的心性。去年我牽牛送兒子上幼稚園的事,引起了挺多媒體、網路的議論。但我很少上網,不用微信這些。牽牛、牽驢接送他,在我們是很平常的事。
幼稚園離家還有點遠,要騎個40多分鐘。一路上教他念詩,跟他講故事,比如「衣上征塵雜酒痕,遠遊無處不銷魂,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陸游在細雨天騎著毛驢來到劍門關,就是來到四川。
除了出去講學,在家一般是從早忙到晚。早上6點鐘起來,巡視所有的動物,觀察它們的飲食、糞便、體溫,觀察它們的眼神,如果是有神的,精力充沛,就沒有問題。黃昏吃了飯以後,有時候牽著麅子散散步,有時候牽馬,牽驢,牽牛,牽駱駝,附近的田野鄉間走一走。
到過年的時候,園子的幾個員工回去放假,都沒有人,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直要忙到淩晨一、兩點鐘,檢查所有的動物,整個過年七、八天都是這樣子過去。一般人住在裡面會覺得惱火,蒼蠅、蚊子、跳蚤,或者有動物的氣味。但是事物都是美醜並存,善惡同在的,有裂隙的同時也有鳥語花香,也有鳶飛魚躍,對不對?
我固守的是農耕文明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都是如此。從十四五歲開始,我一直穿長衫,這是我們中國的服裝。為什麼要住中國的院子,為什麼要騎牛,騎驢,它是有文化精神在裡面的。
傳統的生活方式不方便,但是很有溫情。
有些人覺得,國學書院也沒有一分錢,搞這個贊化園更是還倒貼錢,覺得我做這些不合時宜。提倡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動物,你說這個到底是不是不合時宜呢?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