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高手】Panasonic、希爾頓創辦人至勝之道:用直覺領先對手
商場如戰場,企業家每天都要作無數決定,一旦錯誤不但損失慘重,更會影響公司的長遠發展。每間成功的企業,領導人必需有決斷力,台灣企劃專家郭泰在新書《怎樣成為企劃高手》中指出,人類天生有一種本能,可以用來預測未來準確性相當高,這就是直覺。他列舉知名企業家旅館業大亨希爾頓(Conrad Hilton)及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為例,他們經常運用敏銳直覺來讓作出具前瞻性的決定,着着領先對手,建立成功事業。郭泰指直覺可以培養得來,只要長時間下苦功鑽研,搜集大量資料,讓精神放鬆,待潛意識發揮作用,直覺自然就會出現,然後幫助作出正確的決定。
以下是《怎樣成為企劃高手:5個企劃腦、10項生活特色、7個預測未來的方法、10個企劃案實例》的節錄內容:
下載「香港01」App ,即睇城中熱話:https://hk01.app.link/l7U1Y7t5LO
直覺即是心聲,又稱為第六感,有人解釋它是人類的一種本能感覺,一種天賦的智力,它能根據現成不足的資料,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預測。人類的思考可分為理性思考與感性思考。
直覺是感性思考,它並非完全忽略理性思考,其實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先有邏輯、系統的理性思考,再用直覺評估,預測才會準確。
直覺預測未來的準確性相當高。根據日本氣象局的統計資料顯示,1904年尚未用電腦時,僅憑氣象預報員的直覺預測天候,準確率達76%。五十年之後,使用電腦(分析過濾大量資料)來預測天候,準確率達77∼78%,相差不過1∼2%。
通常成功企業的創辦人都有敏銳的直覺力,而且他們經常使用直覺下決策。美國的旅館業大亨希爾頓(Conrad Hilton)與日本的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就是兩個典型的例子。希爾頓屢次用直覺四處標購旅館。有一次,他決定買下芝加哥的一家舊旅館。業主公開招標,在投標截止前數日,他寫上十六萬五千美元的價碼。當晚,他輾轉反側,心中有一種強烈的直覺告訴他,這一標一定會失敗。根據這種奇妙的直覺,他立刻改投十八萬美元。結果他以最高價得標,次標為十七萬九千八百美元,僅差他二百美元。
松下幸之助憑直覺就知道何種產品會暢銷。他先後開發出「改良式附屬插頭」「雙燈用插燈」「砲彈型腳踏車車燈」等暢銷產品。1957年,當時日本黑白電視機的普及率只有5%,松下用直覺研判電視機將快速成長,立刻下令投資擴廠。1958年,實況轉播皇太子結婚典禮,黑白電視機呈現爆炸性成長。於1959年擴廠完成的松下電器,掌握先機,領先其他同業,奠定了日後成為家電王國的良好基礎。
神奇的直覺並非瞎猜,也不可能無緣無故憑空而來,它必須建立在下列三個基礎上:
精於一業
任何人必須在某一行業下苦功長期鑽研(至少十年)之後,碰到問題時,直覺才能自然而然冒出來。
換言之,直覺來自豐富的經驗。
以出版為例。一位剛出道的編輯面對一本新書,很難預估銷售量。但一位有一、二十年經驗的老編,看看書皮,翻翻內容,很快就能預測其銷量(此預測與後來的實際銷量都很接近)。
有人曾經請教全壘打王王貞治,為何能夠長年維持高的打擊率,王貞治答道:「我能夠看到球的縫線。」因為他長期苦練,累積豐富的經驗之後,才能在打球時看到球的縫線。王貞治用直覺打球締造了佳績。
日本棒球之神川上哲治曾解釋這種直覺。他說:「當球員傾全力打球,達到忘我的境界,他會忘記常識性的判斷,這時本能湧現,跟球結合成一體,能夠事先知道球的動向。」
大量資料
從表面上觀察,直覺是根據有限資料做出正確的預測,其實在有限資料的背面,早已隱藏大量的資料,只是自己未察覺罷了。
如果希爾頓平時沒蒐集大量有關旅館業的資料,在緊要的關頭就不可能浮現強烈的直覺了。松下幸之助的情況也一樣,如果不是他平時就蒐集有關黑白電視機的大量資料,就不可能在1957年產生電視即將快速成長的直覺。
鬆弛情緒
面對問題,絞盡腦汁,搜索枯腸,百思仍不得其解之時,丟開問題,鬆弛一下緊繃的情緒,去散步、洗澡或休憩,讓潛意識發揮效用,這時神奇的直覺才會浮現出來。
汽車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rd)每次遭遇難題,苦思不得其解,就會暫時拋開問題,離開辦公室去和朋友們玩撲克牌。大約一小時後,牌局結束,他再去想那個難題,直覺出現,正確的答案立刻浮現腦際。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著名的相對論,是他在長期不眠不休的研究之後病倒,於醫院裡被綁在病床強迫他休息時,浮現腦中的。這也難怪他會說:「我相信直覺和靈感。」切記!直覺是鬆弛之後的產物。
作者:郭泰
政大新聞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並在世新大學教過廣告企劃,到了2018年他72歲,總共寫了35本書,讀者高達120萬人次,深入淺出,擅用故事是他一貫的寫作風格,曾榮獲「金鼎獎」與「金書獎」,作品不但暢銷,而且長銷,其中多部著作更是跨世代必讀經典。
企劃方面,他比較滿意的作品為《怎樣寫好企劃案》與《怎樣成為企劃高手》;推銷方面,他比較滿意的作品為《推銷學》與《鼓舞》。
出版社:時報出版
《香港01》獲出版社授權轉載,標題為《香港01》編輯所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