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人姓氏有多少個?
欣賞日本歷史劇集或是玩歷史遊戲時,經常發現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都有好多名字,甚至有時他們的姓氏又會轉來轉去。有時同一個人物就有好幾種稱呼,容易令不熟悉的人感到摸不着頭腦。到底日本古代的武士有多少個名字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理解這些名字?
不少人在接觸到這些戰國武將時,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這些武士經常改換姓氏?對於中華文化圈的人而言,改變姓氏絕非常見的事,傳統上更認為是背祖忘宗的行為。但偏偏日本武士似乎並不抗拒於改變自己的姓氏。要了解這點,我們首先得先了解到底古代日本人如何看待我們所謂的「姓氏」。
「姓」與「氏」
在日本,「姓」與「氏」是兩個概念。這其實跟中國古代的用法非常相似:「姓」從「女」旁,是母系社會的象徵;而「氏」則是父系社會的象徵。而去到日本,「姓」讀作「かばね」(kabane),用於表達身份。在武士之間最常見的「姓」則是「朝臣」。所謂的「朝臣」,原本就是字面上「朝廷的大臣」,只有身份地位比較高的人能使用,並非所有武士都能自稱為「朝臣」。但隨着歷史變遷,階級也會流動,「姓」代表階級身份的功能也愈發稀薄。
而日本的「氏」(うじ,uji)是指父系的氏族名稱。在古代,有像「蘇我氏」、「物部氏」、「中臣氏」(即後來之藤原氏)等。而武士階級的主要氏族為「源氏」和「平氏」(並非所有「源氏」和「平氏」都成為武家,主要為「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這兩大支族本身都出自於天皇的王子,因皇室人數太多,於是降為人臣,日本常稱之為「臣藉降下」。在9至10世紀之間,這些氏族開始漸漸成為專門負責作戰的武人,成為武士的濫觴。
苗字
一般而言,「姓」與「氏」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所以實際上我們看到一些中世武士經常變換姓氏時,其實上不是「姓氏」而是「苗字」(みょうじ,myouji)。這感覺似是十分多餘,但卻與日本的繼承制度有關係。日本很重視「家」的概念,家業一般由其中一個兒子繼承,其他兒子則須「自立門戶」。為了突顯一個新的開始,一些貴族庶出會選擇起用一個新的「苗字」去區別於「本家」(常稱為「庶流」或「分家」)。
中世以後,由於封建制度的發展,武門使用苗字的情況更為普遍。簡單而言,「氏」代表家族的祖源(但很多為假託),而「苗字」代表自己家族的名號,故此一個武士可以同時擁有「氏」和「苗字」,兩者並無衝突。例如成立江戶幕府的德川家康自稱為「源氏」,苗字為「德川」,全稱應為「源(氏)朝臣(姓)德川(苗字)家康」,又或者有時直接使用氏稱「源家康」。
苗字會經常變化有很多原因,大概包括了以下幾種情況:1)「庶流」起用新的苗字(例如江戶時代德川和松平的關係);2)被過繼或入贅至其他家族;3)而絕大部分是因轉移到一個新地方或就其居所而起用新的苗字,例如「一條」、「九條」(屬於公卿而非武士)、寺院名稱(如本願寺、由布院)、以「田」作結尾(如織田、前田、新發田、真田等);4)獲賜苗字(由天皇或主君等);5)很少數因為特別原因而改變苗字,例如戰國時代一介平民出身的豐臣秀吉就不清楚為何從「木下」改為「羽柴」。
有不少讀者補充關於木下秀吉改苗字為「羽柴」的原因來自於當時織田家內兩個主要部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這個說法的可信性一直備受學界質疑,認為是後代人穿鑿附會的傳說。主要的原因是此說本身欠缺史料佐證,而且「丹羽」和「柴田」兩人在織田家的地位差距很大,以兩人並列的講法比較牽強。故此未有採用此說。有關於「羽柴」氏的研究,現在學界似乎未有公論,故本文以「不清楚」作論。
不過,「苗字」與「氏」兩者的區別在中世至近世開始變得非常模糊。而在現代日本,姓、氏、苗字三者基本上是相等的,故此日本的人名也變得簡單了。順帶一提,古代只有武士或貴族才會有苗字,一般的平民百姓可能世代沒有苗字,一直到明治維新日本近代化才改變。明治3年(1870年)頒布「平民苗字許可令」容許平民使用苗字;在明治8年(1875年)再頒布「平民苗字必稱義務令」要求所有國民必須有苗字,才成為現在的情況。
其他日本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