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戶「家徒四壁」求助 被指鋪靚地板用精油惹議 曙光計劃回應
非牟利慈善機構「曙光計劃」自2007年成立起便幫忙回收二手家具,將合適的家俬轉贈給有需要人士。機構近日收到社工轉介個案,求助人自去年手術後失去工作能力,妻子亦患上抑鬱症,加上2名年幼子女,一家4口半年前獲分配公屋單位,至今無力添置床具及熱水爐等,一家四口每晚睡地蓆及沖凍水涼。機構希望利用網絡力量幫求助人,亦可捐款資助二手家俬的搬運費用。
帖文附有4張照片見到求助家庭「家庭四壁」的情況,並附有「捐款方法」,市民可以轉賬到「曙光計劃」的銀行戶口。惟相片意外引起「瘋傳」,網民看質疑「個廳咁X大都叫『家徒四壁』」、「個角落位已經大過我屋企」,有人研究求助人家中物件,質疑為何有錢鋪雲石地板及買疑似價值不菲的精油,嘲諷「精油放上架,細路瞓地下」。
曙光計劃主席何峻維接受《香港01》查詢時表示,相關個案由社工轉介,他們相信社工專業判斷,義工上門時只會做簡單度尺,不會過問太多私事,又指求助人原本住在劏房,其兒子亦有健康問題,但同不便透露太多個人私隱,現已為該家庭物色部份家俬。他坦言看過網上言論後「好委屈」,強調該個案求助人是想要轉贈家俬而非要捐款,呼籲捐款是用於請人運輸搬拆安裝,這是機構首次就二手家俬轉贈呼籲捐款,用於幫助運輸費用方面,他們多年來無接受過政府資助,完成的轉贈個案已多達5000宗。
入住公屋半年沒床沒熱水爐
非牟利慈善機構「曙光計劃」於11月11日在Facebook專頁上傳以「家徒四壁—家俬轉贈求助個案」為題的帖文,指接獲社工轉介1個公屋戶個案,求助人去年接受手術後身體虛弱,失去工作能力,妻子亦患上抑鬱症。他們一家4口於半年前獲分配公屋單位,惜至今未能添置床具及暖水爐等,「求助人家庭一家4口(連同兩位年幼嘅小朋友)因為無錢買床,每晚都係訓喺地蓆上面,同埋仲未能夠安裝到熱水爐去沖涼」。
近日天氣轉涼,機構希望幫助該家庭。惟因資源有限,故希望利用網絡力量尋求社會大眾善心人士幫助,並在帖文上傳4張該家庭的環境照片,表示「如果您希望出一分力,可以去成為曙光計劃嘅義工,亦都可以透過捐款直接幫助求助個案」。而帖文的相片附有「捐款方法」,市民可以轉賬到「曙光計劃」的銀行戶口。
4口家住大公屋鋪雲石地板
照片可見,求助人入住的公屋單位除了舖上光滑的雲石地板外,沒有任何房間間格或大型家具,只有1張圓枱和層架櫃,地板放了2張地蓆,見到2名年幼童坐着,而鋁窗上沒有安裝冷氣機,反而地板上放有1部冷氣,而屋內雜物不算太多,但圓枱上卻見到一排多支疑似精油。
網民:大過好多香港人屋企
帖文在網上引起極大迴響,相片被瘋傳及轉載到討論區,普遍網民反應冷淡,甚至留下負評,「真係好羨慕佢有咁大間屋」、「大過好多香港人屋企」、「間屋好大好通風又光猛,環境好過我好多,好羨慕」;而其中1張寫上「家徒四壁的家」的照片,更是引來一片謾罵聲,「個廳咁X大都叫『家徒四壁』」、「我睇完幅圖,再睇下我租緊個迷你單位,即刻需要心理治療」、「佢冇儲物空間,但間屋大把空間」、「個角落位已經大過我屋企」。
求助人家中物品惹爭議
有網民更放大每一幀照片,研究求助人家中物件猜測其生活水平,甚至質疑求助人是否值得幫,「個雲石地板靚到」、「地板蠟蠟靚、小朋友睇英文書、又有平版電腦用,竟然窮到要瞓地下」、「其實佢只係無床,佢已有電視櫃」、「有錢裝修,無錢買家俬。但富貴竹好緊要,唔可以唔買」。
題為「家中沒有儲物空間」的照片中,有網民指圓枱上的木架擺放多支精油,推測價值不菲,指求助人是「有錢人」、「啲精油有廿X幾隻味」;又有人指求助人孩子的玩具要價過千,「呢個玩具唔係平,我仔極鍾意我都唔捨得買俾佢玩」。但有網民認相關物品可能是他人所贈,「家俬都唔捨得買,應該就唔會捨得買玩具,估計玩具都係人哋畀」、「唔好鬧住,都未知係咪人哋捐出嚟」。
「曙光計劃」今日(12日)再發帖,解釋稱「公屋內嘅基本建設都係收樓時有嘅,因為(求助人)一直無能力購置基本家俬先轉介畀我哋」,求助人並無要求直接金錢幫助,只希望有心人捐贈合適二手家具,而呼籲捐款並非直接把款項給求助人。
機構解釋轉贈二手家俬產生的行政費,主要為運輸費用,過程中還需要聘請司機、裝拆師傅及搬運工人,每個個案的成本約為3,000至5,000元,並表示「我哋咁耐以來都無接受過政府資助,主要都係靠做搬屋服務去產生經費去幫助個案(自負盈虧),只有少數人係捐款支持過個案」。機構又強調「如果大家擔心捐款唔知去咗邊,可以唔捐款(我哋都建議需要了解整個流程先捐款)」,並表示假如熱心民眾有合適家具捐出,可先聯絡機構查詢。
有網民留言支持,但亦有網民提出質疑,「公屋收樓保留雲石地磚?」、「地磚咁新淨,還屋畀房署唔使還原咁好?」、「我都係第一次見上手可以留到咁靚地板」。
曙光計劃主席何峻維接受《香港01》查詢時表示,相關個案由社工轉介,他們相信社工的專業判斷,而帖文內的照片是由社工拍攝,社工形容相關受助人「家徒四壁」,故直接套用其說法,而單位現場也的確無家俬可言,未料那些照片拍到的屋內物品亦被放大檢視更引起爭議。他表示,義工接到個案時會做簡單家訪,主要上門度尺以確認合適的家俬,不會過問太多私事以免觸動受助家庭情緒,也不會審查受助人經濟狀況,他們亦不可過多透露受助人私隱。
該家庭今年才成功上樓,原本居住旺角劏房,受助人身體2023年開始出問題,與妻子均無法工作,而其兒子也有健康問題,故家庭陷困境,現已為他物色了一部份家俬。
主席:做社福要有同理心
何峻維指,曙光計劃2007年起在香港做環保回收,想幫忙解決社會問題,現時「有(公)屋無傢俬」的大有人在,見到網民的批評,他坦言「好委屈,本住個心出嚟幫社會,無收一分一毫」,感嘆「我哋做社福要有同理心」。曙光計劃負責的家俬轉贈個案已達5,000宗,許多是由其他慈善機構轉介,並無接受政府資助,今次是首次在網上籌款用作轉贈家俬的物流行政費用,內部有檢討遭到評擊的原因,過去他們幫助過許多獨居長者,可能是公屋戶及新移民等因素被放大。
機構義工感難過
曙光計劃的義工透露,看到網上言論感到非常難過,「(網民)只係睇到間屋地板好靚」、「小朋友想要床係咪錯?」,義工上門時屋內小朋友真的沒有床睡覺、屋內亦沒有衣櫃,無奈網民只看到別人有公屋,而非該家庭是否有困難。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