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媒失聲談起:中國需要怎樣的媒體環境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近月江蘇省徐州市「豐縣鐵鏈女事件」,一直在中國輿論場發酵,民意洶湧不斷,與同時間熱火朝天的北京冬奧會形成複雜中國的兩個面相。為了平息輿情,徐州市和豐縣發出四份官方聲明,但疑點重重,尤其是前兩份官方通報有以闢謠的方式傳謠、造謠的嫌疑,使得網絡輿情更加洶湧和猛烈,徐州市和豐縣的政府公信力備受衝擊。民眾渴望了解真相,中國官方媒體卻處於失語狀態,只有民間一直持續關注和發聲。

事已至此,日前,江蘇省政府決定成立調查組,「徹底查明事實真相,對有關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嚴懲,對有關責任人員嚴肅追責,結果及時向社會公布」。目前人們大多期望江蘇省能拿出一份紮實、客觀、全面的調查結果,給被拐賣傷害的女性和世道人心一個交代,從而為這宗本來完全不至於發酵到如此沸反盈天程度、當地官方理應有能力妥善處置的輿情事件劃上句號。

官媒失語網民發聲 倒逼官方徹查真相

縱觀整個事件脈絡,令人感到遺憾和詫異的是,面對如此洶湧的輿情,面對民眾對於事情真相的渴望,中國官方媒體,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在內的中央級媒體,幾乎普遍處於失語狀態,既沒有紮實的報道,又沒有評論,彷彿豐縣八孩女子事件不存在。

反倒是中國大量的自媒體、網民,面對無時不在的刪帖封號壓力,持續關注和發聲,將整個事件的熱度不斷推向高潮,倒逼官方查明真相。兩位已經改行的《雲南訊息報》前記者有感於整個輿論場沒有一份關於八孩女子事件的調查報道,自願自費前往雲南福貢縣走訪調查,寫出爆紅網絡的調查文章《尋找小花梅》,初步為世人勾勒出小花梅的不幸身世和家庭背景。此情此景,既讓輿論場上不少人感嘆近些年調查報道在中國的萎縮,又與2021年5月成都四十九中學生墜樓事件發生後,新華社通過發布詳細的調查報道一舉平息輿情形成對比。

「豐縣鐵鏈女事件」持續發酵,抖音影片可見女子被鐵鏈拴住脖子。(影片截圖)

正是因為有感於豐縣八孩女子事件中官方媒體調查報道的缺失,中國《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在個人微信公眾號呼籲:「老胡強烈希望有國家級媒體的權威記者組深入開展調查。現在徐州方面的通報訊息太少,網上的訊息更新很快,疑問迭出,需要有一組權威的調查記者嚴守新聞專業性,把所有證據和疑問連起來,搞清楚鐵鏈女的確切身份。我知道那些國家級大媒體裏有經驗非常豐富、同時也具有高度責任感的記者能夠承擔這樣的任務,他們一定可以搞清事實,將真相負責任地公之於眾,回答天下人的疑問。」在這種情況下,2月17日晚,即江蘇省決定成立調查組後,中國網絡上有消息傳出,中央級媒體已經派記者前去調查。消息的真實性暫時不得而知,但希望是真實的,早點補救已經受損的公信力。

健康社會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

豐縣八孩女子事件讓許多人感到疑惑或痛心的是,為何中國官媒大多失聲?為何在近些年壓制了市場化媒體的調查報道空間後,官方媒體未能及時跟上?難道是因為豐縣八孩女子事件是負面新聞,不是正能量,所以官方媒體都在層層等命令?如果真是如此,那官方媒體的新聞客觀性、專業操守和職業倫理,都去哪了?官方媒體究竟是代表誰的聲音?還是為人民發聲嗎?社會上這些疑問,既嚴重侵蝕中國官方媒體的公信力,又讓人不能不去反思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媒體環境。

這個話題比較複雜,本文嘗試從兩個維度來回答。第一,中國應該根據現實情況,有序構建一個寬鬆、包容、多元的媒體環境。道理很簡單,一個健康的社會,不可能只有一種聲音。不論是為了讓人民能夠發出聲音,有基本的知情權,還是為了讓人民可以行使輿論監督權,限制權力濫用,防止資本作惡,推動解決現實問題,都有賴一個有合理限度、寬鬆、包容、多元的媒體環境。這既是人民的基本權益,又是確保社會進步,實現良政善治的前提條件。毛澤東在延安時期的著名窯洞對當中就曾說過,要想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內地傳媒報道徐州市和豐縣的聯合調查組為女子進行會診和治療。(央視視頻截圖)

關於這一點,中國前總理朱鎔基任內視察央視,與央視負責人和《焦點訪談》節目的編輯、記者座談的一段話,頗能說明問題:「過去我們經常說,宣傳工作要『以正面報道為主,以宣傳成績為主』,這是正確的方針,但這種觀點也束縛了我們。什麼叫以正面報道為主?是指99%都應該正面報道嗎?98%、80%就不行嗎?我看51%不也行嗎?大部份節目以宣傳成績為主,有這麼一兩個節目來指出我們前進過程中的問題,動員全黨的力量去解決它,這樣做的效果比單純宣傳成績好得多。沒有這樣的節目,群眾的聲音反映不出來,那還有什麼民主?還有什麼監督?現在,《焦點訪談》以它自己的工作成績和實際效果,證明全國人民都接受了這個節目。並不是因為它開展了批評、報道了問題,大家就垂頭喪氣,而是從中接受批評,改進工作,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途,堅定了鬥志……把老百姓的疾苦反映出來,把政府的毛病揭露出來,馬上就改。有錯就改,這才是共產黨人的姿態,對人民群眾的鼓舞很大……現在把問題揭露出來,改正以後就給人民帶來極大希望,真正把人民群眾凝聚起來,就有了信心。」

對於近些年日益重視以正面宣傳為主的中國,朱鎔基這番話尤其具有強烈的警醒意義。畢竟,中國古人早已說過,「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尊重和保障人民的表達權和知情權,讓他們監督社會和政府,才是長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八個孩子的父親在抖音等平台發布影片。(影片截圖)

媒體生態應相互制衡 發揮監督互補作用

第二,從媒體的構成結構來說,中國應該建立一個官方媒體(公共媒體)、市場化媒體和自媒體相互補充、相互制衡的媒體生態。官方媒體應該發揮公共屬性,從人民和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發揮輿論監督、保障人民知情權的作用。

儘管官方媒體應該盡最大努力保障公共屬性,不能被官僚利益集團裹挾,但考慮官方媒體的控制者是政府,故官方媒體監督政府的效用往往是有限的,因此更多只能監督資本,揭露社會問題。市場化媒體則因為其性質不同於政府控制的官媒,利益深受市場和人民大眾的喜好影響,剛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彌補官方媒體監督政府的短板。只不過,考慮到市場化媒體有可能被資本壟斷或被民粹裹挾的風險,政府需要為市場化媒體劃定清晰的監管紅線,既不能讓某一種資本或某種狹隘意識形態壟斷市場化媒體,又不能讓假新聞、謠言氾濫,制衡民粹對市場化媒體的影響。自媒體的情況同樣如此,一方面自媒體是移動網路時代人人都能發聲的具體形式,有巨大的正面作用,是人民表達權和監督權的正當延伸,理當尊重和依法保障,另一方面自媒體同樣有可能被資本和民粹裹挾,故合理限度的政府監管是必要的。

官方媒體、市場化媒體和自媒體的關係,某種程度上可以用經濟學的鯰魚效應來比喻。官方媒體只要能恪守公共屬性,便能制衡市場化媒體和自媒體的潛在問題,而市場化媒體和自媒體的存在,又可以彌補官方媒體的不足,刺激官方媒體積極參與到公共輿論和觀念世界的競爭之中,從而增加官方媒體的活力和競爭力。這就像中國經濟以公有制為主體和國有經濟為主導,但不能沒有民營經濟和外資,後者的存在如同鯰魚,能促使公有制企業自我革新和進步,從而激活整個中國經濟。媒體生態同樣如此,只有官方媒體、市場化媒體、自媒體各自找到合適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制衡和補充,整個中國的媒體環境才會變得更加健康可持續。而這正是豐縣八孩女子事件帶來的媒體生態之思,亦是中國應該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