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外勞|01讀者踴躍倡議:唔該高官、議員、公務員都請外勞!
香港勞動人口持續縮減,由2018年的368萬人減少至2022年的346萬人。為應對勞工缺口,特區政府上周三(6月13日)推出專用於建造業和運輸業的「輸入勞工計劃」,並放寬「補充勞工計劃」的26個低技術工種限制。特首李家超一錘定音,但普羅大眾仍有不少擔憂,以《香港01》最多讀者瀏覽的十篇「輸入外勞」文章為例,討論相當熱烈,平均有過百則留言,不少讀者更提出「唔該特首、局長都請外勞」、「一邊叫人去大灣區,一邊又引入外勞,咩邏輯」、「增加香港內部矛盾,令弱勢社群更難找到工作,完全只為商家財團服務,和中央政策背道而馳,無法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等等質疑,冀當局必須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善本地勞工待遇。
對特區政府而言,輸入外勞既是迫於無奈,也是勢在必行,因為香港已經出現結構性人手短缺問題,例如在2018年至2022年之間,勞動人口就由368萬人縮減至346萬人,足足減少了22萬人,當中有16萬人屬低技術勞工。特區政府有見及此,破格作出行政決定輸入外勞——為建造業和運輸業特設的「輸入勞工計劃」,允許最多輸入兩萬名,並規定工資不能低於相關職位月薪中位數;而被優化的「補充勞工計劃」,則容許未來兩年輸入以往禁止的26個非技術或低技術工種,包括侍應生、接線生、收銀員及售貨員等。
計劃公佈之後,早已高呼「輸入外勞」的資方自然樂見其成,甚至以為藉此「妙方」就可一勞永逸,因為可以在無須明顯改善工人薪酬待遇的情況之下補充人手,更加不用承擔改善生產技術、提升工人能力的責任。但勞方的反應,就相當憤慨。一則擔心本地勞工薪酬早已長期被資方壓榨,如果過度依賴輸入外勞,即使不會拖低收入,但也難以大幅提升,更加無法寄望政府和企業願意合力活化傳統產業、培訓工人增值;二則政府事前完全沒有諮詢勞工顧問委員會的意見,更加令人不滿當局罔顧基層勞工權益。
普羅大眾的擔憂正在發酵。在政府公佈計劃後的六天內(6月13日至18日),《香港01》最多讀者瀏覽的十篇「輸入外勞」文章,合共有超過50萬點擊率,比一般硬性政策文章多得多,可見市民相當關注。而且,在這十篇文章當中,讀者討論得相當熱烈,合共有接近1,400則留言,即平均每篇有約140則,不少讀者更提出相當直接的質疑。
最多讀者提出這類說法:「唔該特首、局長都請外勞」、「政府高官都可以請外勞,使乜三四十萬請他們,四五萬元都大把大陸博士生來做,效率分分鐘更高」、「強烈要求引入內地公務員,薪資按香港中位數水平發放」、「全部高官局長立法會議員都請外勞就最好」、「官員都要輸入外勞,我希望內地領導來管治香港。香港官員人工貴,辦事能力低。不划算」、「立法會議員,醫生,警察,消防員,公務員等,護士,會計,律師,法官等全部都應該外勞,一年政府起碼節約多100億元派給市民,何必向基層開刀」。儘管這些留言多少有些情緒化,但也是市民最直觀的感受,值得特區政府注意並反思。
為什麼會把矛頭指向治港者?因為大家一般期望治港者的存在,就是秉持公平正義,幫助社會解決問題,一旦施政與期望出現較大落差,自然產生追責心理。
至於具體不滿,或許可從以下留言找到答案:「(政府)打爛本身一班香港低收入人士無飯開(的飯碗)」、「政府只聽僱主一面之辭,完全無聽過打工仔心聲」、「人工為什麼貴?看看租金佔收入比例!香港結構性問題在於地產」、「本土工種已經不多,香港好多低收入家庭,如果要再輸入外勞,讓香港人怎樣生存生活下去」、「這26種職位並不是勞工不足,只是僱主不願給一個能養活自己的薪酬,變成有職貧窮的職位」、「一邊叫人去大灣區,一邊又引入外勞」。儘管港府一再像錄音機般重申三大原則,即確保本地勞工就業優先、保障本地勞工的工資收入、以培育和增加本地勞工為主,但由於未能給出具體保證,更加未有提供數據支撐,明顯難以釋除基層擔心被取代的疑慮。
在眾多留言當中,有一則尤其意味深長:「增加香港內部矛盾,令弱勢社群更難搵到工做,完全只為商家財團服務,以便增加更多廉價勞動力,基本上,同中央政策背道而馳。貌似香港商界巨企同香港深層政府利益互相輸送關係依然牢固,好多高層政府官員讀番書畢業,對西方世界叢林法則價值觀堅信不疑,對香港社會穩定發展非常不利。」
「人力短缺」絕對是香港的真命題,而「輸入外勞」在某程度上也是用以平衡經濟政策的必要之舉。然而,如果治港者一方面形容人手短缺是結構性問題,但另一方面卻不着力從產業政策和分配機制進行改革,而是貪圖安逸地以為一招輸入外勞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結果恐怕只會不斷加劇並未真正平息的民怨,令香港市民更感被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