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護理員|資歷、薪酬、地位「低人一等」 護理業怎有人入行?

撰文:黃舜煬
出版:更新:

香港人口老化,護理人員不足,問題刻不容緩。上周三(12月14日)行政長官李家超會同行政會議通過,《僱員再培訓條例》(第423章)第14(3)條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下稱「計劃」),增加輸入外勞名額至7,000人、放寬所有院舍聘請外勞的資格、放寬本地僱員與輸入外勞的比例至1:1或2:1,以應對人手荒。不過,單靠輸入外勞紓緩壓力,並無對焦人手短缺的根本問題,就是未有重整護理人員的資歷架構、未能設立護士以外的專業護理職系,導致他們長期處於資格認證、薪酬待遇、社會地位都「低人一等」的狀態,自然難以吸引更多新人入行。

行政長官李家超會同行政會議通過,推出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增加輸入外勞名額至7,000人,以紓緩護理人員的不足。(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護理人員長期短缺
政府從未正視需求

「計劃」主要分為四方面:一是增加外勞名額,額外輸入3,000名護理員,合共最多7,000個;二是擴闊合資格申請範圍,由以往只限私營院舍,擴至包括津貼院舍在內所有類型院舍;三是設定招聘條件及薪金水平,院舍必須證明曾通過社署指定途徑招聘本地人但未能填補空缺,並規定輸入護理員薪金不得低於統計處編製的護理員每月工資中位數,至於本地招聘人員的薪金亦必須不低於輸入護理員的薪金;最後是精簡審批程序,預計申請審批時間將由現時「補充勞工計劃」所需約五個月縮減至約兩個月。

政府希望最快在明年第二季推行「計劃」。當局預計未來三年院舍行業需要至少額外約4,500名護理員,計及輸入外勞的3,000人,還有1,500名護理員空缺需要填補。然而,勞工及福利局前局長羅致光曾於今年4月3日發佈的局長網誌表明,整個院舍照顧行業需要4.5萬名人手,但當時已經出現近兩個職位空缺,即仍然缺乏1.125萬名工作人員。以此推算的話,計及每年根據「補充勞工計劃」輸入約2,800名私營院舍護理員,以及因第五波疫情而臨時引入的3,500名內地護理員,的確仍然需約4,500名人手。然而,今年臨時引入的護理員合約為期兩年,約滿後需要續約,也即供應難言穩定,當局未免過份樂觀地低估需求。再者,特首李家超已在《施政報告2022》訂明,直到2027年年底要7.5萬個安老宿位增加至8.12萬個,相信這6,200宿位的增幅也需要不少護理人員。

無可否認,輸入外來勞工及精簡審批程序,對緩解問題,立竿見影,但要從根本上扭轉護理員的「供不應求」,還須正視「無人入行」背後因由,正是基於護理工作本身的「厭惡」性質,加上照顧工作艱辛、薪酬待遇太差、工作時間過長等負面因素影響,導致有心投身護理行業人士卻步,甚或選擇薪酬待遇更好、晉升梯級更為明確、觀感上更受人尊敬的護士,而非護理員。而歸根究底,關鍵在於港府從未重視人口老化的嚴峻,也就未有切實估量安老行業的需求,因而未有整理護理行業的資歷架構、未能設立護士以外的專業護理職系,也就未能為安老服務和照顧行業提供足夠人手。

啓航計劃自2015年推出,至2021年6月底,共招收了1,158名學員,其中530人已畢業,只有302名畢業生繼續受聘於社福服務單位。(資料圖片)

從資歷認證到薪酬待遇
醫護業與安老業大不同

香港不是完全沒有設立護理人員的資歷架構和職業階梯,但在「醫護業」和「安老業」的資歷認證和薪酬待遇,卻有天淵之別。根據教育局於2018年協助安老行業制定的《安老服務業職業資歷階梯》,主要為「安老業」員工提供四級資歷認證,當中第二級是擁有三年安老服務年資和護理訓練證書的護理員,起薪為14,150元;第三級是擁有五年安老服務年資和保健訓練文憑的保健員,薪酬介乎20,540至32,545元;第四級即最高級的是擁有六年安老服務年資和院舍管理培訓課程副學士或高級文憑的院舍主管,月薪介乎3萬元至7萬元,再工作七年以上就可以成為頂薪為9萬元的院舍總監。

當局自2015年7月推出、為吸引17至29歲年輕人進入護理行業的「青年護理服務啓航計劃」(「啓航計劃」),也在上述階梯當中:只要完成中五或擁有同等學歷的青年報讀「啓航計劃」,需要自行墊資學費完成為期兩年的香港公開大學修讀健康學文憑(社區健康護理)課程,畢業後三個月將獲全數發還學費;而在學期間,首年會被安排在院舍擔任護理員,起薪點為9,900元(如今是14,150元),每周工作44小時(如今是40小時),次年升任註冊保健員,月薪為11,890元(如今是20,540元至32,545元不等)。

不過,相較於「醫護業」中護理人員的資歷認證,「安老業」員工明顯不具競爭優勢。前者提供五級資歷認證,頭三級和後者相若,但第四級是需要完成護士學校開辦的兩年制訓練課程並通過《香港護士管理局》考試的登記護士,月薪介乎20,540元至43,610元;而第五級則是需要完成大學開辦的三年制護理學學位課程的註冊護士,月薪介乎32,545元至52,370元,及後可再按工作年資、管理才能、碩士學歷等晉升為護士長,月薪介乎54,840元至92,090元。不難看出,「醫護業」比「安老業」的晉升階梯更明確。

相較於「醫護業」中護理人員的資歷認證,「安老業」員工明顯不具競爭優勢。

啓航計劃難吸新人入行
從速設立專業護理職系

理論上,上述完成「啓航計劃」的年輕人,如果有志終身投入護理行業,可以通過「安老業」或「醫護業」的護理資歷架構獲得認證;但在實際上,除了晉升階梯更加細化、分明之外,「醫護業」的入職及晉升門檻也比「安老業」更具基礎。

例如在「醫護業」,只需年滿18歲,且在中學文憑試取得五科合格的成績,或者從基礎文憑和毅進文憑的一年課程中畢業,就可報讀護士學校的登記護士培訓課程,及後可循上述途徑晉升。但在「安老業」,同樣以上述完成「啓航計劃」的年輕人手為例,如果要從保健員升為院舍主管,除了需要在安老行業服務一定年資之外,還要在累積一定管理經驗之後,完成職業訓練局的「長者社區保健護理」高級文憑課程、或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院舍主管培訓專業證書」課程——其中「長者社區保健護理」高級文憑的資歷要求較高,需要持有老年護理、醫療保健服務、長期護理管理、公共衞生、公共行政管理、工商管理或醫療管理高級文憑或副學士、學士或碩士學位;而「院舍主管培訓專業證書」課程則適合現職於安老院或殘疾人士院舍的主管,或獲得院舍提名進修的其他員工,並開放予社工、護士、醫生、中醫、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等專業人士報讀,可見競爭激烈、憎多粥少,晉升前景不算相當明確。

除此之外,同樣是護理人員,但在社會地位和公眾形象方面,「醫護業」也比「安老業」更加吃香,例如護士常有「白衣天使」的美名,但護理員則被視為低端工作。再者,護士又作為保健員的上級階梯,那自然會將護理人員,從安老業推向醫護業。現實數據也顯示,「啓航計劃」自2015年推出至2021年6月底,共招收1,158名學員,其中530人已畢業,當中只有302名畢業生繼續受聘於社福服務單位。

因此,調高護理員的入職薪酬,將保健員與登記護士看齊,是第一步。此外,設立一條專屬院舍護理人員的專業職系及晉升階梯,吸引更多人入行,亦猶為關鍵。而這絕非難事,例如持續深化保健員的專業性質,在其職級之上,增置與學士、碩士等專業課程、資格考試和年資掛勾的職級,提供相對應的薪酬待遇和資格認證,如高級保健員、護理保健員,或專屬於院舍的護士職級。與此同時,推動護理行業的改革,保健員不僅是從事基本的護理和急救工作,更需要分擔專業的醫療工作,如慢性病、糖尿病和慢性勞損的跟進,令到長者及時得到適切幫助,亦有助建立護理人員的專業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