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議案.跨境醫療|雙向合作緩慢 制度差異並非不能解決的障礙
立法會上周四(11月24日)通過由工聯會選委界議員黃國提出的「推動跨境醫療合作」議案。多位議員認為,香港基層醫療壓力大、專科診療服務輪候時間長,因此促請政府擴大便利港人在內地就醫計劃。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時提到陸港醫療體制存在較大差異,冀能繼續透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作為試點輻射兩地合作經驗。不過,港大深圳醫院已經落成十年,但其成功模式並未成功複製至其他內地醫院——除了制度差異之外,到底還有什麼是拖慢跨境醫療雙向合作進程的障礙?
立法會議員議案政策分析系列
內地港人醫療需求迫切
「推動跨境醫療合作」議案促請特區政府擴大便利港人在內地就醫計劃,包括擴闊長者醫療券服務範圍、推動陸港醫療保險互通互用、參與內地制定的醫院質量評審體系、跨境使用電子病歷紀錄、雙向落實「港澳藥械通」、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醫療機構互動、恆常化慢性病病人於港大深圳醫院覆診的特別支援計劃並擴大至專科服務,再把成功經驗擴大至大灣區內地九市的三甲醫院,方便在港輪候太久的港人北上求診。
「我們的醫療需求應該由誰照顧?」選委界管浩鳴在辯論議案時提到,他問及很多長者是否願意返回內地養老時,對方都十分願意,唯獨擔心未能享有像香港般方便、可靠、便宜的醫療服務。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2021年底逗留廣東省半年或以上的香港居民人數為523,300人,其中65嵗以上居民有85,100人,約佔總逗留居民人數的16%。對於長居內地的香港居民、尤其是長者來說,便利而廉價的醫療服務是他們的重要需求。
被議員反覆提及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是目前內地唯一一間採用香港管理模式的醫院,承載多個惠及在內地港人的就醫計劃。例如長者醫療券,當局自2015年在港大深圳醫院推出試點計劃,截至今年10月底,有超過1.1萬名合資格長者曾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醫療券,涉及交易資金超過3,800萬港元。又如為照顧受疫情影響無法回港覆診的慢性病患特別支援計劃,當局自2020年11月委託港大深圳醫院跟進診症服務,截至今年9月已為合資格人士安排53,900個預約。這些數字只能反映部份情況,也即實際需求更大龐大,因為對於居於偏遠地區的長者而言,要乘搭數小時車程到深圳就醫並非易事。
港大深圳醫院難以複製?
一間醫院承載如此多人的期望,自然是分身乏術。在上個月初,立法會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小組委員會在討論醫療服務發展問題時,就有議員提出擴展長者醫療券的適用範圍至港大深圳以外的醫院;直到是次「推動跨境醫療合作」議員議案辯論,醫療券仍然備受議員關注。不過,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回應時表示,内地醫院與香港醫院的運作模式與管理不同,且三甲醫院數量眾多,政府當局難以逐一審視是否符合標準故難以通用,只能寄希望於將港大深圳醫院的營運模式輻射到其他内地醫院。
除此之外,亦有多位議員要求特區政府推進電子病歷跨境互通,但醫衛局同樣強調陸港醫療制度差異之難。當局解釋稱,病歷互通涉及複雜數據和行政安排,香港的醫管局和醫健通系統相當先進,能夠聯通公營和私營醫療市場的資訊,但內地不同醫院之間本就沒有相關安排,若要全面與內地醫院對接,就要與每一間醫院的每一個系統進行對接,而目前只有港大深圳醫院的數據系統可以在某程度上滿足香港醫管局的對接要求。
數據安全問題固然重要,但依靠技術解決也並非沒有先例。許多地區都引入區塊鏈技術保存醫療數據,在保障安全性時實現數據互通。早在2016年愛沙尼亞便與數據安全初創企業Guardtime合作,利用區塊鏈技術保證100萬份病人醫療記錄安全。由內地企業主導開發的區塊鏈底層平台FISCO BCOS曾於今年3月試行粵澳跨境數據驗證平台,當中包括醫療服務,居民可直接攜帶跨境病歷在大灣區內就醫,醫院只需在平台上進行病歷驗證,而無需實質接收病患數據,可在一定程度上確保數據安全和病人私隱。
跨境醫療不能侷限於單向措施
對港大深圳醫院寄予厚望的不止身在内地的香港人,許多立法會議員和政府官員也將其視爲緩解本地醫療系統壓力的手段之一。黃國指出香港醫療面臨「三輸」:公立醫院候診時間過長,政府醫療開支年年增加但成效不彰,以及醫護工作壓力太大。根據政府早前公布的「醫療人力推算2020」,估計到2030年,香港會欠缺約1600名醫生,到2040年缺口更會擴大至超過1900名。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調查顯示,超過7成受訪香港居民支持推行跨境醫療合作,希望可以經政府資助到港大深圳醫院等內地三甲醫院求診。
民建聯新界東南直選議員李世榮表示,許多市民向他反映「睇牙好困難」,因為香港牙科服務供不應求、輪候時間極長。他提議政府除了增加人手外,還可以鼓勵市民去大灣區其他城市包括澳門就醫,以此作為「過渡性安排」,直到香港醫療人手充足為止。
然而,一個系統出了問題,就用另一個系統來填補窟窿,沒有問題時就各自為營,這聽起來不像跨境醫療,反而像香港醫療系統出現問題後的臨時安置點。事實上,在是次「推動跨境醫療合作」議案辯論中,儘管「大灣區」一詞頻頻出現,但討論的焦點依然在於單向的如何便利港人內地就醫,卻較少提及雙向的如何深化陸港醫療合作。
選委界議員陳凱欣發言時強調,推動跨境醫療合作不等於盲目將病人推到內地去治療,「將本港醫療問題轉嫁給大灣區其它城市絕對不是解決醫療的方法,跨境醫療重點在於合作」。她亦指出,香港醫療服務主要由西醫組成,中醫培訓面臨實習機會少的挑戰,許多中醫醫科生需要去到內地中醫服務機構實習,但機會相當有限。因此,她提議政府加強與內地中醫機構的交流,增加更多實習名額。勞聯勞工界立法會議員周小松也認為政府應推廣中醫服務,將皮膚科、風濕等病人分流到中醫進行初步診治,在輪候期間先紓緩病情。
系統的優化應當是環環相扣的,通過不同系統之間的取長補短,可以將挑戰化為新的機遇。內地與香港的醫療制度固然不同,但與其只看到制度的「不同」而令跨境合作停滯不前,不如將解決民眾的實際需求作為更優先級別的考量,好好思考如何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