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文化.四|借鑑澳門保育經驗 掌握文化發展主導權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澳門與香港一樣,分別經歷葡萄牙和英國的殖民統治,但兩地回歸以後的特區政府對於歷史建築的態度截然不同。澳門旅遊學院講師陳昭宇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澳門與香港一樣同樣經歷過殖民管治,葡國政府亦在澳門興建過不少古典主義建築,但她感覺到澳門中西文化的融合比起香港更和諧,「例如你經過教堂或一個小巷,會立刻感受到中西(建築)之間的衝突或變化。」

澳門中西融合建築更和諧

澳門被殖民的歷史更為久遠。葡萄牙王國於1523年的西草灣之戰敗給中國明朝軍隊後,將陣地轉移至今日的澳門一帶,而葡萄牙在1583年成立澳門議事會,一直有向明朝政府繳付地租銀。直至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後,葡萄牙與清朝欽差大臣耆英要求豁免地租銀,並由葡萄牙軍隊駐防。後來,葡萄牙為了與成為自由港的英屬香港抗衡,女王瑪麗亞二世便單方面宣佈澳門為自由港。1849年,連番惹起華人民憤的澳門總督亞馬留被刺殺,葡國便與清朝交鋒,全面佔領澳門。最後,清政府被迫於1887年與葡萄牙王國簽訂《中葡和好通商條約》,澳門自此正式接受葡萄牙的殖民統治。

同樣經歷殖民統治,但澳門與香港的建築文化和保育取態大相徑庭。澳門旅遊學院講師陳昭宇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澳門與香港一樣同樣經歷過殖民管治,葡國政府亦在澳門興建過不少古典主義建築,但她感覺到澳門中西文化的融合比起香港更和諧,「例如你經過教堂或一個小巷,會立刻感受到中西(建築)之間的衝突或變化。」

澳門有一個由22座建築物及8塊前地所組成、以舊城區為核心的「澳門歷史城區」,而這個城區在200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整個城區並不只有西式建築,還有古宅、古廟的中式建築,「這算是一個標誌,(中西建築)它們在整個範圍是比較和平,不會說這裡是教堂區、那裡是中國文化區,變相可體現較清晰的中西文化交流。」

走進澳門的大街小巷,都會發現中西文化融合的特徵,澳門旅遊學院講師陳昭宇認為,澳門中西文化的融合比起香港更和諧。(江智騫攝)

關鍵在於提高文化歸屬感

陳昭宇亦指出,葡萄牙對澳門的管治比香港多300多年,澳門人對於葡萄牙的文化基本上是習以為常,不太排斥,「他們整體上是接納這一件事,本身市民已覺得這些建築物是澳門的一部分。」陳昭宇解釋,從歷史角度而言,有部份人認為當時葡國政府曾向清廷交稅,所以澳門只是一個接受殖民行政管治的地區;不過他也補充,「當然,他們(葡萄牙殖民政府)帶來的建築物可能存在種族隔離傾向,例如葡人或土生葡會集中在澳門半島的南端,但大部份華人會聚居在半島中部或北部;後來他們建立劇院、劇場等功能性建築,當中白人會在正面觀看表演,而華人則要在舞台側面。」

確實,澳門被殖民期間,華人曾受白人排斥,甚至引發過亞馬留被刺殺事件,但他們卻甚少對殖民時期留下的建築物心生厭惡。陳昭宇認為,從澳門歷史城區申遺一事可見,澳門特區政府重視文化遺產完整性的概念,更以國際視野去看建築物的價值。

反觀香港,香港政府對於文物建築保育的視野狹窄,多從經濟上作考量,亦可能在無意間將政治爭議帶進保育之中,令鞏固香港文化的過程愈來愈困難。

對於保育文物建築和推廣澳門文化,陳昭宇表示最重要的是市民對於澳門整體文化的歸屬感。她的想法與香港大學建築保育系前副教授李浩然曾提及過的「社會價值」概念不謀而合,重點是這些文物建築的使用程度,「他們是會用到歷史城區中的建築和廣場,利用率是頗高。我舉個例子,澳門每年會舉辦『光影節』,通常會利用到(歷史)建築物,有教堂、寺廟,變相人們都會帶小孩、家庭成員去,欣賞表演之餘,亦透過不同角度欣賞澳門的歷史文化 ,增加他們對建築物的認同感。」

再來看看香港,康文署不時會在大館舉辦展覽和表演,但未能吸引多數市民到場參與,亦甚少使用其他歷史建築。特區政府或應參考澳門做法,考慮定期於不同的文物建築舉辦大型或標誌性的活動,令市民能以更有趣味的形式認識香港歷史與文化。

陳昭宇認為澳門中西文化的融合比起香港更和諧。(網上圖片)

政府需要取回文化發展主導權

另一方面,正因澳門政府對於文物建築的重視,他們的保育措施亦較香港謹慎,「首先政府不會主動拆卸文物建築,通常只有發展商。」陳昭宇解釋,澳門政府明白不少文物建築具歷史價值,不會茂然拆卸;發展商如申請將《澳門文物名錄》以內的建築改建或清拆重建,需要得到澳門文化局的批准,雖然有時候因業權問題而政府無法過於干涉,但有部份業主對於文物保育的重視度較高,會與澳門文化局商討改建方案,務求讓建築的影響減至最低,例如澳門內港的沙梨頭圖書館,本被發展商「相中」清拆重建,與文化局討論後便決定將建築物租予政府活化成圖書館。

從澳門保育政策可見,他們較為重視文物的價值而非以經濟作考慮,而政府的主導性較強,加上發展商共同合作,方可讓保育及文化推廣的工作更順利。香港的文體旅遊局成立後,更應取回保育主導權,並與各方持份者合作,才能有效推廣香港文化。

被問到澳門「去殖化」的問題,陳昭宇認為這些建築物都是代代相傳的成長環境,對市民而言亦是一個具功能性的建築,因此市民對此沒有太大抗拒;加上葡萄牙在澳門統治的影響已愈來愈細,不用特意去做任何事情去找出澳門文化的主體性。她表示,澳門現時的文物保育活動是市民慢慢尋找自己文化認同的過程,包括教育及民間團體的活動,也能夠「說好澳門故事」,「要找回自己的文化,反而應該是我來告訴你這段歷史的發展,讓你去找到一個最好的、可以表達自己文化認同的故事。」

文化不是一種能夠容易定義的概念,或許港英政府確實刻意將西方文化滲透至香港市民的生活中,但經過歷史的洗禮,文化會不斷演化、融合,形成的是一個中西文化薈萃的國際都會。面對由國民身份認同不足引申的去殖爭議,相對於刻意抹去任何實物的存在,特區政府應加強市民的歷史認識,從而尋找專屬於中國香港的文化主體。當局無法「限制」文化認同,但至少可緊守「保育」崗位,讓歷史文化可以流傳後世、更可推廣至世界各地,實現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文化要求——「說好香港故事,說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