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全年增速5.5%是不可能任務?關鍵在於如何化解內房風波
上周五(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2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第二季度內地國民生產總值(GDP)為29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期增速為0.4%;上半年GDP總值為56萬億元,同比增速為2.5%。與第一季度4.8%的增速相比,第二季度數據可謂「斷崖式下跌」,令中國今年5.5%的經濟增長目標再蒙上一層陰影。然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韌性亦不應被忽視,從2.5%到5.5%的跨越仍有破局的可能,關鍵在於如何化解內房風波。
挑戰:預期風險帶來需求收縮
急速剎車的GDP增長,最大主因當然是今年3月至4月在上海、北京等地爆發大規模疫情,及疫情防控所導致的連月經濟停擺。數據公佈翌日,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主辦、以「穩增長與實現路徑」為主題的2022中期宏觀峰會在北京舉行,前任政府高官、國家級智庫學者、首席經濟學家齊聚一堂,分享對中國下半年經濟表現的研判。
國家發改委轄下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決策咨詢部主任孫學工在論壇演講中推算,假設二季度沒有疫情,仍按照5%左右計算經濟增長,並且維持通脹水平不變,第二季度GDP就會比現在多1.3萬億元。他形容這「1.3萬億元」是「為疫情所負的代價和賬單」。
孫學工指出,第二季度GDP增速之低對全年GDP增速影響約為1.1個百分點,即今年的5.5%增速目標之下,即使其他季度都維持正常不變,第二季度的疫情亦導致增速下降到了4.4%,「影響非常大,是萬億規模的影響。」
在經濟寒冬之下,失業率高漲,消費疲軟。《華爾街日報》7月初報道,騰訊、字節跳動兩間中國科技龍頭企業正在裁員,甚或波及核心業務。其中字節跳動教育業務在頂峰時期有逾兩萬位員工,去年7月「雙減」新規後縮減至不足六千人,今年再削減約三千人。
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司長王萍萍介紹,上半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5.7%,高於去年同期0.5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失業率均值為6.5%。另外,16-24歲青年失業率持續上升,6月份達到19.3%。「國內經濟運行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減弱三重壓力,企業用工需求偏弱,總體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失業率仍高於去年同期。」
孫學工指出,消費信心普遍低落,即使有支付能力也「不願花錢」,例如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3%,但社會商品零售額卻是-0.7%,「收入和支出之間存在很大的缺口」。
人力需求及消費需求的極速下降,是市場主體為應對「公共風險」的收縮行為。而市場對於公共風險的擔憂,則來自於愈演愈烈的房市危機,以及缺乏預期的風險管理。
關於預期風險對需求的影響,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曾在今年4月的中國經濟50人論壇主題演講《從「風險-成本」視角看我國當前經濟形勢》中,以「風險—成本」分析框架拆解中國當前經濟形勢的全新思路。劉尚希指出,風險是一種「將來時」的成本,「當前的風險成本越來越大,尤其在高度不確定的條件下,對企業行為的影響越來越大,從而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當公共風險水平上升,風險成本就會普遍上升,經濟就會收縮。」
劉尚希解釋,政府連續多年為企業減負,但企業仍然覺得成本壓力日益劇增,就是因為風險對沖了降本政策的效果。他也指出,縱使對不同企業、不同行業來說,承受風險程度不一,但概率相同,即公共風險對微觀主體來說沒有區別——不僅影響企業,也會影響居民,乃至影響整個社會。
談及公共風險的來源,劉尚希劍指兩者:其一是企業的個體風險外部化,例如中國龍頭房地產企業恒大集團的債務危機;其二是治理轉型和發展轉型不適配,即政府治理改革落後於經濟發展,所以政策缺乏預期、未能良好管理公共風險。
破局:管理房地產行業風險方能築信心
「從短期和長期的關係來看,當前面臨的各種短期問題都是長期問題衍生出來的。從風險和問題的關係來看,當前我們面對的各種風險、挑戰都是日積月累的問題導致的。」劉尚希在是次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上說,「所以,從這點來看,我們要穩增長,還是要從長期入手來解決短期問題,要從化解日積月累的問題入手,來防範化解風險。」
是次峰會中,各經濟學家、政要對下半年提振經濟的共識都指向一點:要達至「5.5%」的目標,必須重點關注房地產行業,化解行業在「房住不炒」國策及市場調整下可能出現的風險。
例如,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指出,房地產市場的「變異」,反映政府對於房地產頭部企業債務整頓和業務剝離過程中的風險暴露路徑準備不足。劉元春建議,市場調整不宜過快,但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可以適度加快,「從而避免在穩增長和控風險之間出現衝突。」
劉尚希也表示,諸如新冠病毒疫情和房地產風波等不確定性事件將打擊已顯脆弱的市場信心,尤其需要「高度關注」房地產風險的連鎖反應。他提到近期備受關注的「爛尾樓盤斷供風波」:「老百姓交了錢,房子多年沒有到手,這是一個民生問題。但如果斷供進一步蔓延,影響的不僅僅是開發商,會影響到購房者、開發商、銀行、以及在相關的行業企業相互影響,那就形成一個風險的循環,很可能造成風險的擴散、疊加。」
劉尚希強調,房地產市場依然有潛力,但要堅持「房住不炒」的基本方針,也要保證基本的住房需要,「要調整改變房地產的發展模式,避免泡沫的衍生」。
「我們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實際表現為資產負債表的衰退。所以,怎麼從資產負債表的相互關聯中去實現經濟的『穩』、就業的『穩』,我覺得至關重要。」劉尚希舉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普通家庭都受制於越來越高的「資產負債比率」,不願擴張和擴大消費,可以借用股權和產權市場,「把錢變成長期的資本金」。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則補充,除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的風險,還要關注現金流斷裂的風險,「如果現金流一下子受擠壓了,微觀層面的風險可能是會放大的,這是我們需要高度關注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副所長陳道富建議,處理風險事件需要引入一些投行思維、突破現有框架,「從問題實質出發來進行資源在整合,盡可能地止損或防止風險擴散」。他建議設立風險處置機制,「什麼樣的風險處理機制會決定風險、事件最後怎麼演變。所以,選擇好合理的風險處置機制有助於維護中國整個體系的穩定。」
內房受困,各路專家近期紛紛獻策。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日前(7月12日)曾在第159期研討會上建議調整「三條紅線」政策。該政策是指2021年起人民銀行和住建部限制房地產開發商融資的三個標準:(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2)淨負債率不超過100%;(3)現金短債比不小於1。根據「三條紅線」的觸線情況,房企被分為「紅、橙、黃、綠」四擋,不同檔位的房企執行不同的借債標準。
姚洋直指「三條紅線」需要仔細考量和打磨,例如「第一條紅線——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超過70%,可以說(企業資產負債率超過70%)不對,但應該給企業調整的空間,而第三條紅線更匪夷所思,現金短債比不小於1,如果手裏有現金還去借錢嗎?」
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日前接受內媒訪問時則指,除了調整「三條紅線」政策之外,還應成立「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穩定基金」才可擺脫當天困局。他建議,基金規模可達1萬億元,先由政府出資1000億元,再從金融機構募資9000億元,以此入股民營房企成為小股東,從而穩定市場信心;當行業回復正常狀況,有關基金可以及時獲利退出,不要追求長期持股。他相信,「如果政府信用能夠進來,行業預期就為之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