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文化|中西融匯軟硬兼施 把握文化發展新機遇
適逢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文化界有兩件大事。其一是流行文化方面,內地湖南衛視和香港無線電視(TVB)聯合推出大型音樂節目《聲生不息》,通過內地和香港歌手「老歌新唱」的方式,重新探尋「廣東歌」的發展歷程和文化底蘊。其二是籌備五年的重點文化項目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即將對外開放,被賦予弘揚中國優秀傳統、促進世界文明對話的重任。見證香港文化發展興衰的音樂人陳少琪和倡導者黃英琦,分別就此與《香港01》對話,暢談他們對於香港未來在文化軟實力方面的想像和路向。他們深信,香港並非「文化沙漠」,只要政府願意投放足夠資源,仍可發展無限可能。
「香港回歸25周年」深度報道系列
《聲生不息》重新激活廣東歌
音樂綜藝節目《聲生不息》的熱播,再次掀起廣東歌的熱潮。談及香港流行音樂,活躍於詞壇超過三十年、創作超過3,000首作品的陳少琪,絕對是功不可沒的音樂人之一。從1980年代風靡亞洲的梅艷芳、張國榮、譚詠麟,到1990年代紅極一時的張學友、陳慧嫻、林憶蓮、李克勤、劉德華、郭富城、黎明、鄭秀文、陳慧琳、梁詠琪,到2000年後崛起的陳奕迅、Twins、古巨基、鄭融等等的歌曲當中,都能看到陳少琪的身影。
《聲生不息》首播當天,這位一路見證廣東歌興衰的金牌音樂人特意看了直播。《香港01》記者問他有何感觸,他說既熟悉又陌生:「第一次這麼多歌手在內地節目大規模唱我的歌。」更令他驚喜的是,首播結束後,很多「90後」、「00後」的歌迷在新浪微博平台上和他互動,「很多人給我留言說沒想到粵語歌的歌詞這麼有韻味,他們覺得很有詩意。」陳少琪感慨,在《聲生不息》的舞台上,幾十年前的經典曲目被重新激活,讓更多年輕一代重新認識廣東歌,「會引發更多人關注港樂,甚至是做港樂。」
相比回歸之前廣東歌的輝煌,不少人認為香港樂壇日漸沒落,但陳少琪並不以為然。在他看來,內地音樂市場的繁榮,不代表香港樂壇的退步,「只是聚光燈暫時離開了港樂。但港樂還是在舞台上黑暗的一角表演,大家看不見,不代表它的水平下降。只要聚光燈回來,香港歌曲就會再次被留意到。」陳少琪相信,好的作品和好的創作人一直存在,只要再次被關注,依然有能力大放異彩。
「小天地」仍在伺機「創天地」
但是,陳少琪強調,港樂的復興不能全憑綜藝節目的熱播來實現:「綜藝節目僅僅是節目,要考量綜藝效果、收視率等很多因素。它會讓更多人關注港樂,但要說年輕人通過一檔節目就徹底愛上港樂我覺得是不現實的。」《聲生不息》的成功提供了一個可借鑑的發展方向,他希望,內地和香港的音樂人未來加強交流合作,內地樂壇應該有更多的香港人參與,香港的音樂也不應該局限於香港人來做,這樣才能推動港樂的新發展。
最近這段時間,陳少琪非常繁忙。除了《聲生不息》,他還參與籌備香港回歸二十五周年官方主題曲《前》的製作,也在籌劃微電影《出發2022》——影片記錄了四個25歲的年輕人如何在經歷風雨後走向美好人生,一如香港在經歷跌宕起伏後走入美好新時期。
《前》同時也是《出發2022》的片頭曲,歌詞一如陳少琪很多作品那般洋溢着專屬於香港的樂觀精神:「尋夢者啟程起跑線 / 在這獅子山下衝線 / 願這香港同心一起創建……」2007年他為香港回歸十周年生日歌《始終有你》填詞時,通過「感謝你 / 小天地 / 創天地」表達他對香港可以在有限空間裏創造廣闊天地的信念;十五年過去,他依然相信香港人可以把握新機遇,再創獅子山下的輝煌盛景。
「新機遇」需要大量「接班人」
從新生代歌手炎明熹和曾比特在《聲生不息》中以驚艷表演成功征服兩地觀眾而人氣急升的經歷可見,年輕一代重振香港文化的重要作用。如果說廣東歌只是大眾流行文化的一環,那麼去年底開幕的亞洲首間全球性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M+,以及即將於7月2日正式向公眾開放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就有望為香港文化的另一面向帶來昇華——但有了這些基礎設施並不足夠,仍然需要從方方面面培養不同範疇的文化接班人。
「要發展香港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必須要重視藝術教育。」著名文化倡議人、藝術倡導者黃英琦說,藝術教育要從小開始培養,但香港的藝術教育呈現出非常功利化的狀態,「儘管很多不少家長送自己的子女學鋼琴學繪畫,但只為了有一張好看的履歷表,以便於以後可以升入好學校,並非為了增加藝術素養。」
長期以來,香港藝術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為前途鋪路的工具,連教育局發布的小學課程指引也是如此執行。教育局2001年開始推行「學會學習」課程改革,規定中小學整體課程主要包括中文、英語、數學、科學、科技、個人及社會學科、藝術及體育八項,在2014年發布的最新《基礎教育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中強調培養學生對體藝活動的興趣和基本鑑賞能力。但在實際操作中,美術和音樂的教學常常其他科目的教師承擔。當英美等西方國家都在藝術教育課程規定中寫明必須由專業受訓教師教授藝術課程時,本港小學藝術課上還會出現美術老師不一定都懂畫畫、數學老師兼教唱歌的情況——這如何為香港文化藝術發展培養人才,又談何建設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小學藝術教育缺乏專業配套,那已經明確規定由音樂或美術科班出身人士擔任授課老師的中學有填補藝術教育的空缺嗎?答案是,依然沒有。
課程發展處2001年發布的《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中提出關注中學生藝術學習經歷,但校本課程中卻沒有明確要求學校必須開設有關藝術課程。而西方國家已經在藝術教育紮根學校後,開始校外合作新辦法。以英國為例,在正式課程中加入藝術教育後,教育部與藝術局(Arts Council)又在2006年聯合發布《藝術家入學校指引》(Artists-Schools Guidelines),讓藝術家可以進入學校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藝術,而本港學校還停留在舉辦唱歌比賽來完成課程指引中要求的藝術學習目標。
「文化沙漠」是英殖貶義說法
「所謂香港是『文化沙漠』,我並不認同。」在黃英琦看來,這是對傳統的東方文化和外來的西方文化認識不清,甚至是港英政府殖民時期對香港的一種貶義講法。
當年稱香港是文化沙漠,是覺得香港缺少高雅式藝術。「在當時什麼是有文化?」黃英琦自問自答,英國人所謂的文化,是聽聽古典音樂、鑑賞古玩藝術這些西洋文化,而當年香港的確比較稀缺,但香港有的是豐富的世俗文化,有席捲亞洲的流行音樂和影視作品。她形容,嚴格來講,金庸就是世俗文化代表,就是一種接地氣,展現都市生活;但在殖民之下,西洋文化成為正統,缺乏中華文化傳統的香港也就成了所謂的「文化沙漠」。
1997年回歸之後,隨着香港和內地的頻繁交流,香港也逐漸找回中華文化的根,不斷發展融匯中西的本土特色文化。不過,黃英琦認為香港光有機遇並不足夠,政府必須制定整全的文化政策,因為沒有政策支撐的文化發展只是空中樓閣,無法真正將香港建立為堅實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當局以往總被詬病文化決策政出多門,缺乏統一的規劃部門將分散於民政事務局的文化事務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創意和旅遊事務統整起來;如今由候任特首李家超所帶領的新一屆政府設有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外界拭目以待。
至於備受爭議的西九文化區,曾為M+顧問委員會成員的黃英琦表示,博物館裏的館藏可以很好地展現香港視覺藝術文化。例如M+博物館開幕展覽有包括《香港:此地彼方》、《M+希克藏品:從大革命到全球化》、《物件、空間、互動》、《個體、源流、表現》、《安東尼‧葛姆雷:亞洲土地》及《博物館之夢》六項,將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當代藝術融合在一起,展現出文化的多樣特色。但同時,她也指出西九聘請了不少不懂中文的外國人管理的問題,「本地策展人寥寥可數。」當管理層不懂香港,更不了解中國文化,難免會在政策推行上產生誤判,無法真正讓香港發揮中西合璧的特色優勢。
藝術科技也要急起直追
除了西九文化區,黃英琦也談及即將於下月開幕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專程從北京抵港的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上周一(6月20日)表示,香港故宮短短五年落成,是見證回歸二十五年的重大禮物,相信香港故宮將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向世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對外窗口。他透露,故宮博物院未來會與中國文化研究院合作,推出文化講座,在香港推廣中國傳統文化,另將與香港故宮合作,推廣中華文化走向國際。
黃英琦特別提到,香港故宮是推廣藝術科技的新嘗試。例如館方介紹的展覽中將會應用的互動裝置,可以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彷彿到景德鎮設計宮廷禦用瓷器製品。
「現在科技都已經主導生活,未來科技都會主導藝術發展。」黃英琦認為,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下,科技賦予文化接觸更多的可能,例如人們可以通過虛擬技術去參觀博物館,讓藝術能夠以一種更加沉浸的方式進入周遭生活,對於整個文化產業有利無弊。
實際上,特首林鄭月娥在2020年的《施政報告》中也看到了藝術科技的潛力:「藝術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可以涵蓋的範圍廣泛,廣義上可理解成融合科技(例如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實時影像投射等)於藝術創作中,促進藝術創作的內容和傳遞,支援藝術的傳承,以及加深觀眾的參與和體驗。」然而經歷兩年疫情,香港雖然多了不少運用AR、VR技術的節目,但在藝術科技的應用上已經有所落後。
相比之下,內地早已通過將新媒體技術與傳統文化藝術結合,打造出文化藝術新產品。例如很多博物館和直播平台合作,舉行「雲遊博物館」。在2020年7月,北京故宮博物院發佈「數字故宮」小程序,讓民眾可以足不出戶,打開手機就能看到故宮全貌以及600件珍貴文物的高清展示,成功將傳統文化與時代連接,讓死板古老的遠古文化變得可知可感、可親可近,讓文物開口說話,讓歷史走進現代,讓文化發揚光大。根據北京故宮網站公布的數據,80後、90後已成為主要遊客群,30歲以下遊客佔比達到40%。藝術科技的大量應用不僅提高了短期的經濟效益,更吸引年輕一代加入到文化內容的傳播和再生產中來,這才是在傳統文化和現代科技中讓文化生生不息的不二法門。
請按此試閱香港01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