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宜居|香港需要成為世界級宜居都會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若要把香港建設成世界級都會,我們首先要使它成為一個整潔、舒適、足以自豪的美好家園......市民、商家、政府決策局和部門都應該通力合作,一起實踐『可持續發展』。」——1997年9月,香港回歸後兩個月,特區政府旋即展開歷時四年的《二十一世紀可持續發展研究》;至1999年10月,時任特首董建華正式在《施政報告》提出「可持續發展」議程,冀把香港建設成為世界級宜居都會;兩年後,當局正式公布一套涵蓋居住、交通、消閒、保育等等方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準則。

二十五年過去,這座城市似乎沒有變得更加宜居、更加適合下一代居住。撇除政治動盪,光是生活成本已經常常被評為「全球生活開銷最高城市」之一,更別說那供不應求的房屋問題、日益嚴重的交通擠塞、難有喘息的公共空間、淪為口號的環境保育。踏入「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承諾的中場階段,候任特首李家超承諾將會帶領香港翻新篇章——他必須回答,如何把香港打造成為世界級的宜居幸福城市。

「香港回歸25周年」深度報道系列

香港回歸以來,這座城市似乎沒有變得更加宜居。(鄭子峰攝)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世界委員會早於1987年發表報告《我們的共同未來》提出:「可持續發展是指既能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及後代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模式。」不過,一般人以為「可持續發展」是個環保概念,但它實際上需要環境、社會、經濟三者互相平衡;換句話說,市民的生活質素對於可持續發展而言同樣關鍵。

「對香港而言,『可持續發展』的涵義就是:(1)在追求經濟富裕、生活改善的同時,減少污染和浪費;(2)在滿足我們自己各種需要與期望的同時,不損害子孫後代的福祉;(3)減少對鄰近區域造成環保負擔,協力保護共同擁有的資源。」1999年10月,為配合早於回歸後兩個月展開的《二十一世紀可持續發展研究》諮詢工作,時任特首董建華首次在《施政報告》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正是涉及環境、社會、經濟三種元素的發展,銳意把香港建設成為整潔、舒適、足以自豪的世界級宜居都會。

二十多年過去,儘管香港經濟水平媲美很多發達國家和地區,但遠遠稱不上「宜居」。

根據全球外派人力資源顧問機構ECA International於今年3月發布的「宜居城市排名」,香港只排在全球第77位,而同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的新加坡,則蟬聯第一名。至今年6月,ECA International再度發表生活費用研究結果,香港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球生活開銷最高城市」,大量人才正在流失往生活質素相近或更好的地方,例如新加坡。

至於「可持續發展」方面,根據國際顧問公司凱諦思(Arcadis)編制的《2018年可持續城市指數》報告,香港在全球100個城市當中排行第9名,並不遜色。不過,報告有三點值得注意:首先,香港在三個可持續發展元素中評分最高的是經濟(78%),其次是社會(67%),最後才是環境(56%),三者發展不均差距不小,可以推斷經濟發達在一定程度上拉高整體排名;其次,在社會元素方面,報告提到香港公共交通網絡發展成熟且四通八達,因而取得較高分數,但報告同樣指出香港市民現正面對不少困難,例如難以負擔居住開支、沒有乾淨的水源或空氣等等,需要長遠可持續的政策妥善處理;最後,報告認為香港城市規劃不及其他範疇出色,因而衍生房屋供不應求、交通嚴重擠塞、社區營造欠佳、保育政策落後等等問題,引起市民生活不便與不滿。

那麼,到底何謂「宜居城市」?市民又需要一個怎樣的生活環境?

聯合國成員國於2015年簽訂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具備參考價值。當中有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涵蓋地球、人類、繁榮、和平與夥伴關係等四大範疇;而第11項目標——「建設包容、安全、有抵御災害能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所列舉的7項指標都能切中香港問題要害,其中涉及居住、交通、消閒、保育的四點尤其需要香港聚焦:

(1)確保人人獲得適當、安全和負擔得起的住房和基本服務,並改造貧民窟;(2)向所有人提供安全、負擔得起、易於利用、可持續發展的交通運輸系統,改善道路安全,特別是擴大公共交通,要特別關注處境脆弱者、婦女、兒童、殘疾人和老年人的需要;(3)向所有人,特別是婦女、兒童、老年人和殘疾人,普遍提供安全、包容、無障礙、綠色的公共空間;(4)進一步努力保護和捍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香港01》曾於2018年遠赴新加坡借鑑當地如何透過城市規劃打造宜居城市,當時被譽為「新加坡城市規劃之父」的劉太格一針見血指出,香港需要發展成為能夠容納1000萬人口的國際大都會,當中要打造兩個中央商務區。事隔三年,特首林鄭月娥終於去年底提出建構「北部都會區」,但目前未有具體規劃。《香港01》就此提出「宜居四問」,並與香港大學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座教授葉嘉安對談,藉此回顧回歸二十五年以來的城市發展,並展望未來另一個二十五年,香港如何成為一個真正宜居、可持續的城市。

按此試閱香港01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