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中概股回流 港府不能只讓金融業得益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近年中美角力成為「新常態」,中概股也無奈受到波及,面臨退市風險。上周三( 5月4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發布第六批交易所「預摘牌名單」,88家中國企業被納入其中,包括京東、拼多多、網易和嗶哩嗶哩等新經濟股。至此,美股當中合共已有128家中概企業被列入名單,佔全部250家中概股公司的51%。在風波之下,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更加突顯關鍵作用,是中概企業的「避風港」。

香港01製圖

據《香港01》記者統計(上圖),前五批進入名單的40家中概股市值大約1.3萬億港元,其中有11家企業已在美國以外交易所上市,市值佔比達七成以上。這意味着,一些市值較高的頭部中概股,已經有提前準備,以應對被SEC退市的風險。當中有8家企業選擇在港掛牌,市值達9,310億港元。

當香港資本市場迎來更多內地企業,金融業無疑會賺到盆滿缽滿。只是,金融業雖佔本港GDP約20%,但提供的就業崗位只有6.8%。新冠疫情之前,金融及地產以外產業發展早已停滯不前,薪酬增幅長期追不上樓價升幅;眼下,金融以外的其他產業又因疫情幾乎停擺,導致失業率高企,相信無論交投市場如何炙熱,都無法惠及普羅大眾。特區政府不得不思考,如何借助這波「中概股回流潮」全面提升香港作為國家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之餘,也應藉此撬動整個公共財政結構的改革,令人人共享經濟繁榮成果。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6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5月10日)《中概股現退市風波 香港突顯「避風港」定位》。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