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防疫關鍵考驗 建立信心穩定民心
撰文:01周報
出版:更新:
步入新冠疫情爆發的第三個年頭,愈來愈多國家正試圖走出疫情陰霾。令人擔憂的是,感染消退後的「長新冠」(Long covid)的成因和後患猶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將在未來幾年與之打持久戰。
與此同時,多國的經濟和民生其實也在經歷「長新冠」:在初期極度痛苦的企業倒閉、供應鏈中斷、消費和投資驟減之後,還要面對大規模政府借貸和極端QE政策這些「應急藥」造成的高企債務和嚴重通脹等「長期症狀」。相較於2020年的「恐慌」和2021年的「災難」,2022年面對的一大問題是「有序」。
好經驗值得學習,壞經驗也可以參鑒。應對Omicron變種病毒時,如何避免「蔬菜之爭」、「糧油之爭」、「廁紙之爭」、「救護車之爭」,可參鑒各國在恢復秩序方面的經驗。此外,當局應針對無症狀感染者和輕微病症患者制定更適當的安排,避免醫療資源擠兌;適當紓緩地方政府背負的政治壓力,更有效率調配及分發物資;讓被隔離的無徵狀感染者和輕微患者居家隔離,並提供經濟補貼。
解決防疫亂象的手段是更為精準防疫,前設條件是予人們以信心和預期。同時,應降低人們對病毒的恐懼,讓民眾知道「確診不代表患病」,避免徒增各方壓力的歧視現象。人們建立好信心和預期,才是最大的「穩」。
詳細內容請閱讀第313期《香港01》電子周報(2022年4月19日)《上海防疫探路面臨關鍵考驗 人們需要的是信心與預期》。按此試閱電子周報,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