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精虎猛|公平分配醫療資源 讓各個階層活得健康、過得快樂

撰文:戴小橦
出版:更新:

新冠病毒疫情持續,在農曆新年期間,「身體健康」自然成為最受市民歡迎的吉祥話語。不過,回到現實層面,若想「身體健康」可不能光靠幾句美好祝福,還需要特區政府秉承公平正義原則分配社會資源,以免頂層階級以外市民因為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工作狀況等等層面的資源差異造成生理和心理傷害,形成「健康不平等」;而當中的一大關鍵,就是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既要調整公私市場差額做好分流,更要以「基層醫療」作為整個醫療體系的未來發展主軸,才能令不同階級市民都能得到有效預防和適切治療,毋需為難以負擔的費用和毫無止境的輪候擔憂。

每到流感高峰期,急症室輪候時間平均長達10小時。(資料圖片)

醫療質量不能反映健康水準

世界權威醫學期刊《刺針》(Lancet)曾在2018年發布《全球疾病、傷害和風險因素負擔研究報告》(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 Injuries, and Risk Factors Study ),對世界上195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服務情況和質量進行排名,其中西歐、北美、大洋洲等經濟發達地區醫療能力最強,非洲、東南亞、南亞等地區則是低層次醫療質量聚集區。

一般人都會以為,醫療能力最好的地方,人均健康水平肯定也較高。不過,從事「健康不平等」研究逾四十年的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聯席所長馬穆(Michael Marmot),在著作《致命的不平等:社會不公如何威脅我們的健康》一書中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醫療保健,但是美國15歲男孩的生存率卻和土耳其、約旦等國家差不多。」

本港現有約1.5萬名註冊醫生,其中四成半服務於公營醫院,卻要照顧全港近九成病人。(歐嘉樂攝)

公私醫療資源分配失衡

馬穆強調,醫療保健甚至公共衞生的技術高低,幾乎都和生存率沒什麼關係,如果把死亡歸咎於醫療技術的不足,就等同把窗戶破了歸咎於缺少工人維修,但找不到人修窗從來不是導致窗戶破了的原因。

可是,香港正正深陷這種迷思——以為香港醫療保健和公共衛生技術之高,等同人人擁有較佳健康狀態,完全忽視公平分配醫療資源的重要。例如流感高峰,公營醫院急症室的輪候時間和內科床位總會面臨爆煲——病房入住率高居110%至130%,急診室輪候時間動輒幾個鐘,即使好不容易等到醫生問診,入院後也要等一兩天才能分配到病床。

至於專科輪候時間,就更加離譜了。根據醫管局數據,截至2021年9月底,公營醫院專科門診的預約等候時間中位數為133個星期,即接近三年。此外,內科、外科和精神科只有不足一成緊急病患能在一星期之內得到治療,長此以往,難保小病不會拖成大病。

鍾劍華指出,如果香港基層醫療做得好,直接減輕後續系統的負擔。(資料圖片)

五成半醫生照顧一成病人

為何公營醫院的醫療資源供不應求?歸根結底,是公私市場分流失衡。

本港醫療服務主要由公營的醫院管理局和私營醫療機構負責營運。醫管局轄下有43間公立醫院和醫療機構、49間專科門診及73間普通科門診,而私營界別則有13間私家醫院和3000多間西醫醫務診所——按理說,為數不少的私家醫院和西醫診所應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攤普通病患的求診需要,但由於公私市場收費差距過大,大部分市民仍然傾向依賴公營服務——以「香港居民」為例,在公立醫院當中,每次急症室診症費用為180元,入院費則為75元,另外每天加收120元;至於普通私家診所,診費加上藥費大約300元至500元不等;但在私立醫院,每次門診診治費用介乎790元至2210元,而急症醫院的住院費用更介乎4430元至6650元一天。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指出:「市民過度依賴公立醫院服務,香港醫護人手不足問題愈加嚴重,醫療質素就一定降低。」根據醫務委員會網站資料,本港現有約1.5萬名註冊醫生,其中四成半服務於公營醫院,卻要照顧全港近九成病人;而在私營醫療系統工作的五成半的醫生,僅需照顧約一成病患,出現明顯的比例失衡。

更令人擔心的是,公營醫護人手本就嚴重緊缺,而且正以驚人速度流失。根據醫管局年報,2020至2021年度醫管局招聘580名醫生及2,500名護士,但同時有4.6%醫生及6.5%護理人員流失,總共約三千人。其中急症室、兒科、內科及老人科作為公立醫院的壓力重點,但這些科室的前線醫生數量在過去10年沒有增⻑。

鍾一諾表示,提升健康不只是醫病,更重要的是要預防疾病。(鄭子峰攝)

須以基層醫療作為發展主軸

若要成功促使公私市場有效分流,達至醫療資源的公平分配,不外乎兩大法寶。

第一,縮小公私服務收費差距——這包括增加公營收費和減少私營收費兩種方法,但對特區政府而言都殊不容易,因為增加公營收費等同加重普羅大眾負擔,實屬不義;至於減少私營收費,則由於當局已經對「自由市場」走火入魔,總認為無論市場價格有多不合理都不應該出手調控。

第二,要以「基層醫療」作為未來整個醫療體系的發展主軸,適度調配各種專職醫療和地區服務的力量,在社區築起第一道以預防為主的防線。儘管一般人總把「基層醫療」誤解成「為基層百姓提供最基礎的醫療服務」,但它實際上是由不同專業範疇的醫護人員所提供的多樣化服務,包括護士、牙醫、中醫、脊醫、家庭醫生、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營養師、藥劑師、視光師及言語治療師等,他們各司其職又互相協作,共同促進社區居民預防疾病、持續護理、保持健康,並為急性及慢性疾病患者、殘疾人士及末期病患者提供復康、支援和紓緩治療等服務。

「香港的基層醫療非常不夠。」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副所長、公共衞生專家鍾一諾指出,「基層醫療」才應該是個人及家庭在進入醫療過程當中的第一個接觸點,能夠避免市民過度依賴醫院資源,從而減少因為有關資源的供不應求而造成的健康不公。

鍾一諾舉例問:「如果有一位在飲食業做女工的母親有兩個小孩需要照顧,她沒有有薪假期,不做工就意味著沒收入,當她生病的時候,你覺得她會不會因為不舒服而告假?」他解釋,一次要幾百元的診費等於她的半日薪金,往往這樣的母親們就會選擇不看醫生,「那麼她就間接地得不到適切治療了。」

鍾劍華也認為,如果香港基層醫療做得好,類似的問題完全可以避免,因為不同領域的專業醫護會在社區提供不同需求的服務,這既能避免市民在沒有病徵時不找醫生但在明顯患病時則四處求醫的慌亂,又能直接降低入院的頻率,從而減輕整個系統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