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報獨家精選|解讀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共究竟說了什麼
上周四(11月11日),在中共黨媒連日來的宣傳造勢和海外媒體的關注下,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順利閉幕,新華社刊發了會議公報。我們可依據會議公報的內容順序,從中提煉出一些比較重要的信息,初步讀懂中共從中想要表達的意思。
依照慣例,中共中央於上周五(11月12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釋放更多細節消息。正如外界所預計的那般,這場官方新聞發布會主要圍繞確立習近平在中共內的「核心地位」,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而展開,並着重解釋《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的內容特徵和出台意義。
詳細分析請閱讀第291期《香港01》電子周報的系列報道:
政治二分不合時宜 新議會須集中精力解決問題
立法會選舉提名期結束,共有154人報名,三大界別共90個席位全數有競爭,其中在10區直選及部份功能組別,均有「非建制派」人士參選。在「愛國者治港」下,理論上任何人進入政權架構均屬「愛國者」,但礙於香港特殊政治環境下,多年來不同政治勢力都歸類於「建制」、「泛民」,以至近年的「非建制」。
近日有論者認為,今次選舉有參選者自稱「非建制派」是「有問題」的,隨時過不了資格審查,有可能被取消參選資格。其實,中央領導已多次強調,「愛國者治港」並非搞清一色,而是容許多元意見,「建制」、「泛民」這種二分法已經不合時宜,現時是做實事的時候。
請按此閱讀全文。
從《無窮之路》的成功看香港「扶貧」之未來
歷時三個月,輾轉幾千里,穿越6個省14個曾深度貧困落後地區,香港無線電視(TVB)講述內地成功脫貧的紀錄片《無窮之路》一經播出就在內地廣受好評,不僅斬獲豆瓣評分9.5的超凡戰績,也在香港引發不俗反響,觀眾紛紛被國家扶貧事業所震撼,形容「知道國家脫貧做的很棒,但不知道這麽棒」。究其成功原因,大體有二。
請按此閱讀全文。
總結通識科失敗經驗 未來還要怎改革?
高中通識教育科本學年起被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未來再經歷多兩屆文憑試便會走進歷史.僅推行十五年已終結。當年推動教育改革的前教育統籌局局長羅范椒芬及教育統籌委員會成員、教改三頭馬車之一的前中學校長戴希立,都認為通識科至少在教材上出現偏差,導致後來的異化情況。
雖然已「殺科」,羅范椒芬認為通識科採用的互動和啟發思考的教學法在其它科目都適用,不會令教育走回頭路;戴希立關注未來要放焦點在引導學生應對資訊爆炸與真偽,令學生具有慎思明辨能力,改革不應停步。
敬請留意2021年11月15日出版的第291期《香港01》電子周報。你亦可按此試閱電子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