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需要「忠誠的廢物」 北京應不拘一格用人才
又到了香港選舉季,接下來五個月時間裏,香港將會陸續舉行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這既是香港數年一度的重大政治事件,更是今年香港選舉制度修改後的首次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不久前的香港選舉委員會選舉已經結束,全部1448名選委中,只有一人是立場趨向中間派的非建制派,其餘均是建制派,北京對於香港選舉的掌控力度和「愛國者治港」在選委會層面的席位優勢,可謂達到空前程度。可以預料,在接下來的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過程中,「愛國者治港」這一基本原則會繼續得到強有力的落實,香港政治秩序至少短期內將趨向穩定和有序。
這一變化儘管會讓香港泛民、台灣社會和西方國家難以接受,但若從政治穩定和地方治理的視角來看,只要承認香港是中國下轄的地方特區,那麼其實今天的變化有其內在邏輯。長期以來,香港都深受意識形態撕裂、黃藍之爭的困擾,為了反對而反對的扭曲現象屢見不鮮,改革寸步難行,經濟社會發展一再被耽擱和拖累。而之所以會這樣,一個關鍵因素是香港民主政治有嚴重的「離地」現象,建制派和泛民時常爭論的不是與香港社會發展和市民利益息息相關的經濟民生,而更多是香港與北京的關係、對待北京的態度和意識形態議題。這類議題不是說無需討論,而是說應該要有個合理限度,因為這類議題多數時候不是香港作為中國轄下特區所能主導的,與其浪費太多精力和公共資源在上面,加劇撕裂,不如適可而止,量力而行,將更多精力和公共資源放在本地治理,實實在在改善港人的生活。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經歷香港修例風波和區議會選舉時激進本土勢力趁勢而起後,北京強勢修改香港選舉制度,嚴格落實「愛國者治港」確實有不得已的原因,主要目的是為了穩定政治秩序和提升治理效能,讓香港聚焦於地方治理。當然,從長遠來看,選舉制度修改應該是階段性的,等時機成熟,預計會有序深化民主程度。
回到接下來的香港兩場選舉,既然北京修改選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讓香港由亂轉治,實現良政善治,進而確保「一國兩制」在新形勢下繼續行穩致遠,那麼北京治港系統在考慮立法會議員和特首的人選時,就應該在扎牢「愛國者治港」的底線基礎上廣泛選拔政治精英,不拘一格用人才。北京治港系統的官員早就說過,「愛國者治港」不是高標準,而是實行「港人治港」的最低標準。香港政治若想趨於良政善治,「一國兩制」若想長期保持行穩致遠,那麼北京在落實「港人治港」時顯然不能只堅持最低標準,而是應該追求高標準,除了愛國愛港,還要有管治才幹和遠見卓識,能夠審時度勢,勇於決斷,善於破解各種複雜棘手的難題。
今年5月,筆者在評論香港選舉制度修改的文章《香港能像新加坡那樣接近良政善治嗎?》中曾寫過,香港若真的希望像新加坡那樣接近良政善治,至少存在兩個有待改進之處:一個是香港要探索建立「一國兩制」下治港者對民眾負責卻不民粹的長效機制,另一個是香港要儘快建立一套選賢與能的政治人才選拔機制。
當時筆者認為,任何時候人才都是關鍵,無論多麼好的想法終歸要靠人來落實。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曾說:「我們利用一代人的時間成功地從第三世界躋身第一世界……要打造這樣的新加坡,我們必須擁有最有能力的、最有魄力的、最有敬業精神的領導人。我們在物色這類人才,委以重任以檢驗他們。只有這樣的領導人才能保持經濟增長,才能創造好工作。」他認為,「一個國家能取得多大的發展和進步取決於領導者是否具有創新能力,是否願意從其他民族那裏借鑑經驗,能否通過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迅速而堅決地落實好的想法,能否讓大多數國民相信進行艱難的改革是有價值的。」
李光耀的話,對於今天香港來說,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多年以來,香港社會普遍認為港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的思想理論水平和管治能力存在明顯不足,難以令人滿意,「忠誠的廢物」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觀事實。香港已經回歸中國20多年,歷經數屆特區政府,卻始終未能在香港市民心中建立廣泛的公信力,歷任特首的受認可程度,都明顯不及港英殖民時期的總督麥理浩(Crawford Murray MacLehose)。
究其根源,除了意識形態因素之外,最關鍵因素正是香港回歸後的歷任管治團隊都缺乏像已故前港督麥理浩那樣非常有作為的官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港英殖民時期尚且懂得任用有能力的官員,通過一番作為來贏取香港人心,那麼今天北京治港應該比港英政府更懂得「良才善用,能者居之」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香港發展正處於關鍵節點的當下,只要符合香港基本法和「愛國者治港」的標準,真正有管治才幹,北京都不妨以「英雄不問出處」的開放態度招攬。
毛澤東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某種程度上說,今次香港選舉改制能不能早日獲得香港社會認可,北京反覆說的香港深層次矛盾能否被破解,一個關鍵因素在於能否「良才善用,能者居之」,讓德才兼備的治港者來推動結構性改革,促進社會公平,讓更多港人過上美好生活。隨着香港進入選舉季,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的日期不斷臨近,這一問題的重要性變得更加突顯。
過去20多年的香港管治足以說明,曾經那套選人用人機制早已問題重重,在遴選德才兼備的治港者方面存在明顯不足,許多人都是空有政治忠誠,缺乏解決複雜問題的魄力和能力,認知和視野均有很大不足,公務員思維和打工仔的心態盛行。有鑑於此,面對接下來的立法會選舉和特首選舉,不論是為了「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還是希望早日讓香港由治及興,真正解決長期困擾的深層次矛盾,贏取香港人心,北京都應該解放思想,大膽地試,將「愛國者治港」基礎上的選賢與能作為最主要的用人考量,打破舊有用人機制和小圈子的束縛,不拘一格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