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者治港|「賢能治港者」要懂的不只是MIRROR的人數
中央出手改革香港選舉制度過後,外界尤其關注能否產生「賢能治港者」,連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也嚴厲提醒他們不要「辜負中央期望」,並開出「五大要求」,當中提到「接地氣」。談及「接地氣」,相信全港最大政黨民建聯或會「胸有成竹」,因為該黨早前舉行「賢路」選拔人才計劃,據報考核過程設有通識問答,問及本港人氣男團MIRROR的成員人數,此舉獲黨友形容「非常貼地」。然而,如果民建聯的「選賢」標準僅止於此,就實在令人擔憂,因為他們似乎誤解了「接地氣」的意思——從政者固然需要了解市民的興趣和訴求,但目的不是「得個知字」,而應反思要為大家打造怎樣的生活,才能讓大家追求興趣、實現訴求。
無可否認,今年初提出「變革香港」的民建聯,的確動作頻頻,算是相當積極尋求轉型的政黨。繼5月中舉辦首屆「政道」政治理念研習課程、開宗名義志在培養管治人才之後,在6月又推出「賢路」人才甄選計劃,冀能選出才德兼備的政治人才加入該黨人才庫,用以參選立法會、加入政府問責團隊等等。當時負責簡介計劃的民建聯副主席張國鈞表示,將從四個方面評核參加者,分別是政治才能(判斷力、執行力)、政治品德(忠誠、廉潔、有擔當)、業務品德(誠實、盡責、顧大局)、業務職涵(親和力、過往貢獻、團隊精神)。
事隔個多月,據報民建聯已透過「賢路」挑選出26名「精兵」,當中包括主席李慧琼和五名副主席張國鈞、陳勇、陳克勤、周浩鼎、陳學鋒等高層,以及陳恆鑌、柯創盛、劉國勳等現立法會議員,還有顏紋羽、林琳、李世榮、胡健民、陳凱榮等年輕黨員。不過,相對於這個令外界不太驚喜的名單,甄選的標準更加引人側目——參加者需要「過四關」,包括撰寫一份3000字政策倡議書並接受政策倡議面試、進行一對一辯論、看圖三分鐘演說及通識問答——據悉其中一條通識考題問及氣男團MIRROR的成員人數,有成員形容「非常貼地」。
「賢路」的具體試題如何外界不得而知,但如果所謂「通識」考題僅止於此,或者民建聯所理解的「貼地」、「接地氣」就是如此,就實在令人擔憂。在內地官場當中,「接地氣」意指廣泛接觸普羅大眾的普通生活,能夠與廣大市民打成一片,了解大家的興趣、利益、訴求;對從政者來說,「接地氣」的目的並非只是「得個知字」,而會加以反思要到底為大家創造怎樣的環境、打造怎樣的生活,才能讓大家無憂無慮地追求興趣、獲得利益、實現訴求。
但「賢路」的MIRROR考題,似乎只是搞點噱頭、為問而問,即使能夠透過對「成員人數」的了解間接考核參加者是否「知道市民興趣」,但也實在難以藉此得悉參加者在「知道市民興趣」之後,是否明白MIRROR「緣何成為市民興趣」、又是否懂得應該如何「打造理想生活環境」以「幫助市民追求興趣」。當然,公道點說,這種嘩眾取寵、不求甚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政客通病,絕非民建聯獨有——事實上,經過民粹選舉和僵化官僚的洗禮和扭曲,大多數治港者早已忘記——最大的政治就是為人民打造美好的生活,最美好的生活就是建立在社會的有效治理之上,最有效的治理就是解決各種矛盾和衝突,才能讓人民獲利、得益。
由ViuTV選秀節目《全民造星》衍生的12人男子偶像組合MIRROR,無疑是香港當下最為炙手可熱的明星;而由MIRROR其中三位成員呂爵安、盧瀚霆及邱士縉主演的首套港產BL(Boy's Love)電視劇,最近亦掀起近年本地久違的「煲劇潮」和「追星潮」;由此而開設的社交媒體專頁「我老婆嫁左比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更為不少港人帶來快樂和慰藉。可以說,如果有治港者對這種風靡現象一無所知,那當然可謂「十分離地」,但如果治港者僅僅是知道MIRROR大受歡迎而沒有意識考究他們緣何大受歡迎,其實也根本稱不上是「接地氣」。
社會通常對「追星」抱持負面觀感,認為「追星一族」喪失理智、浪費金錢,相信治港者們亦是如此,所以從沒正視「追星」對於由1980年代開始興起並且席捲兩岸、日韓及東南亞的流行文化熱潮、文創產業發展、乃至精神面貌塑造等等方面究竟有多大貢獻,自然也會忽略一個地區的經濟基礎、生活品質及社會氣氛等等因素對於「追星」文化究竟有多大影響。
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劇集成就了「港產片」的輝煌,周潤發等人撐起的警匪片成功闖出香港紅遍亞洲,「無厘頭」的周星馳電影是香港文化不可磨滅的經典,從許冠傑、譚詠麟到「四大天王」等人開創和繼承的廣東歌潮流屢屢在整個華語樂壇稱霸——回想那些年,有人寫出憂國憂民的俠義情懷,有人演出肝膽相照的英雄本色,有人道出荒誕誇張的港式幽默,有人唱出同舟共濟的拼搏精神——那是個經濟騰飛的「黃金時代」,產業發展興旺、向上流動活躍、公共服務充足、生活負擔較輕,香港人不至於只為三餐奔波,沒有太多焦慮和怨氣,可以有些閒情逸致「追星」,但大家「追」的可不只是「星」,而是文化層面的精神滿足。
不過,「黃金時代」已不復在,經濟發展停滯、產業結構單一、向上流動緩慢、資源分配不均,人們生活壓力面臨「爆煲」,而「港產」文創亦江河日下,基本已經無「星」可「追」,人們也在社會高度政治化下轉為追求「民主自由」,以為這是令香港「回到過去」的靈丹妙藥。
如今MIRROR竄紅的時代背景,明顯有別於以前,不是一種建立在「衣食飽暖」之上的心靈追求,而更像是陷入一種政治熱情退潮的虛無主義。因為MIRROR崛起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當粵語流行音樂面臨低潮的背景下,有一班年輕人努力不懈地追夢,矢言要重新振興廣東歌的輝煌、「浩浩蕩蕩迎來另一個新世紀」,確實帶來一點令人振奮的敢於「挑戰不可能任務」的希望;加上政治問題衍生的「世代矛盾」導致不少年輕人被視為「廢青」,這班年輕人仍然腳踏實地、迎難而上、打破舊有娛樂霸權,也難免令觀眾有所情感投射甚至心靈寄託,認為可以暫時逃離高壓的氣氛、尋找點滴的快樂、填充精神的缺失。
可是,虛無總會過去,人們總會醒來,但特區政府及一眾治港者們,似乎都沒有藉此深刻反思,繼而著手長遠規劃——到底應該如何透過夯實經濟基礎、實踐公平正義、提升生活品質,從而幫助市民從焦慮和怨氣中解放出來,得以安居樂業、享受心靈滿足?又該如何檢視文創產業發展弊端、推行什麼產業政策,好讓中西薈萃的港產流行文化能夠在兩岸三地繼續佔有一席之地,使得大家重新建立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
但遺憾是,治港者們沒有反思又缺乏視野也都算了,有些竟然只懂藉著MIRROR熱潮「整色整水」,實在浪費時間,而且自暴其短。
更重要的是,儘管最近的確有不少人「追星」,但其實香港也有不少人根本「追」不起「星」。物價指數上升,但市民的收入卻永遠追不上開支的增幅;全港最低工資目前維持在每小時37.5元,遠遠不及團體推算所需的最低生活工資時薪70元;專上教育學費不菲、公私醫療差額巨大、房屋支出負擔沉重、公交成本越來越貴、安老開銷更不便宜——每一個問題都把不少香港人壓得喘不過氣來,遑論有時間和金錢去「追星」!
例如昨日DSE中學文憑試放榜,有報道指考獲4科5**的元朗天主教中學基層學生何文謙,由中一開始和父親蝸居劏房,至中三每逢放學便去麥當勞兼職幫補屋租,到中五才獲親友資助得以辭去兼職專心上學,而在六年中學生涯當中,他只去電影院看過兩齣電影,而且從沒去過任何主題樂園——自以為考核MIRROR成員數量就等同「貼地」或「接地氣」的民建聯,看到這單新聞不知會作何感想?
民建聯又是「政道」又是「賢路」,但與其去數MIRROR到底有多少成員,倒不如積極響應夏寶龍上周五(7月16日)出席《港區國安法》周年專題研討會時對治港者們的千叮萬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用工作的實際成效來贏得廣大市民的口碑,不辜負中央的期望。」
撰文者是香港01首席記者黃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