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

撰文:劉彥汶
出版:更新:

「農業」在香港是個有趣的議題。有人把它當成「經濟活動」,認為它的發展早已式微,如今產值佔比不足0.01%;有人將它和「本土思潮」扣連,高呼「農地復耕」、「自給自足」;也有人視它為煩囂城市的「小確幸」,在新界租用小片農地,每逢假日可以下下田、種種菜。面對各種理解和期許,特區政府明顯沒有給出明確方向和清晰說法,除了早於2016年拋出口號般的「新農業政策」、提供僅僅五億元補助、開設一個只有80公頃的「農業園」之外,根本欠缺全面規劃,更加沒有追上科技發展的升級配套和能夠面向市場的落地扶持。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經濟騰飛之前,農業曾經是香港的重要產業,例如「元朗絲苗白米」便是老一輩香港人念念不忘的回憶,而港產蔬菜、活家禽、活豬肉、淡水魚的生產量,更分別佔去全港食用量的33%、40%、20%和10%,尚算能夠應付突如其來的供應鏈中斷。

但農業的輝煌已經過去。和其他現代化城市一樣,當香港「城市化」漸具規模,四大經濟支柱愈發穩固,農業也就開始式微;尤其在1983年「生發案」後,為在日益昌盛的物流發展當中分一杯羹,農地被自行改用成為露天停車場和儲物場的情況愈來愈多;加上港府自九十年代起積極徵地發展新界東北,至今農業產值佔比已跌至不足0.01%,有99%食品都是進口而來。

如果單純用「經濟活動」理解「農業」,天然資源匱乏、土地面積有限、以服務業為主的香港確實沒有優勢,所以不時有人質疑大力發展農業的必要。但與此同時,近年本土思潮炙熱,有人因而將「本土」和「農業」扣連,並把「發展」和「農業」放在對立面,一方面極力反抗政府徵收農地重新建設,另方面高呼「農地復耕,自給自足」。

香港土地面積有限,在農業方面確實沒有優勢,所以不時有人質疑大力發展農業的必要。(資料圖片/吳鍾坤攝)

農業具社會生態價值

不過,就算跳出「經濟」和「政治」的維度,農業亦非一無是處,而是具備一定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香港雖然是個自由貿易的港口,來自世界各地的農產品應有盡有,但如果過度依賴進口產品,例如有多達99%食品供應來自進口,也着實並不理想—以往世界各國擁抱全球化的時候,供應鏈相對穩定,但近年「反全球化」之風盛行,加上中美貿易戰、圍堵中國等等紛爭,香港身處夾縫之中,或會受到影響;再者,食品供應也與燃料價格和運輸便利等息息相關,去年爆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多國經濟停擺、生產停頓,加上封城、封關措施難免限制糧食進口,各地食品價格一度出現驚人增幅,香港更出現多次擔心食品短缺的搶購風潮。

另外,有機農業已被視為解決全球氣候惡化問題的良方,作為亞洲國際大都會的香港,沒有理由置身事外。如果推動生產有機作物的「都市農業」,鼓勵農民以城市廢物作為堆肥材料、採取對生態友善的農耕方式,不但能夠減少垃圾、循環再用,而且可以帶來低碳效應。事實上,近年港人的食安意識已經逐漸提高,對「有機食品」的需求亦穩步上升,在環保大潮之下,市民更加注重縮短「食物里程」以減少碳排放,相信本地有機市場極具潛力;再者,由於香港高樓林立,愈來愈多市民希望城中能夠保留更多綠色空間,以實踐低碳生活。

然而,當香港市民對農業發展有了新的期盼之際,香港政府卻只是利用新的包裝,施以舊的政策—位於新界東北古洞南蕉徑的農業園便是一例。

當香港市民對農業發展有了新的期盼之際,香港政府卻只是利用新的包裝,施以舊的政策。(資料圖片)

「農業現代化」欠清晰定義

前特首梁振英曾於2016年《施政報告》提出「新農業政策」,以推動本地農業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當中「農業園」是首項政策要點和先導試點,希望藉此協助農業持份者學習農業科技和農業商務管理方面的知識,促進有關知識的轉移,從而提升生產力。不過,儘管「現代化」一詞在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現,但當局並未為此釐定清晰定義。至翌年發表《新農業政策的主要措施進度報告》(下稱《進度報告》),雖提及「農業園」將劃分作傳統耕種、有機耕種、花卉耕種及現代化耕作模式,但仍未有解釋何謂「現代化」—事實上,除香港最流行的「水耕種植」外,現代化農業還包括多種技術,例如「精準農業(precision farming)」,卻未知有何部署。

當定義不清,方向就變得模糊,措施也就混亂,未能達致最佳效果。香港土地教育基金總幹事龍子維質疑,當局未必懂得區分「現代化農業」的各種技術:「如果只是『水耕』,未必需要在農業園裏做,在市區、棕地也可以;如果是『精準農業』,似乎又看不到政府有什麼政策可以做,令人懷疑『現代化農業』在農業園的角色是什麼?有沒有合適的配套?」他解釋,被劃作第一期農業園的蕉徑本為常耕農地,水源、土壤資源及地理脈胳都十分適合土壤耕作,暫未看到改以水耕種植的必要性;其次,「精準農業」技術雖然可以用於土培農耕,但需要數據系統記錄土壤狀況,再計算需要投放的農藥、肥料等數量,協助提高農作物的質量,相關配套必不可少;另外,水耕與現有農戶商業模式不一,容易引發銷售不公。

其實,對於現代化農業,政府有多條道路可走,例如《進度報告》提到「容許工業大廈容納新農業科技」,絕對可為城市農業帶來新轉機。龍子維也說,這是值得探索的項目,倘若可以發展天台農場、垂直農場,相信無論是減低碳排放抑或活化大廈,都是理想的現代化農業選擇。

但政府明顯沒有仔細思量,歸根究柢,其實是本身對香港農業的未來也未能給出明確說法—究竟是有心有力重振農業,還是只利用一些小修小補的措施安撫業界,例如把農業園當成新界東北農戶的「補償性安排」,以為找個地方安置他們就可以了?

龍子維質疑當局未必懂得區分現代化農業各種技術。(黃寶瑩攝)

關鍵在於能否成產業鏈

「水耕也好,常規也好,(割)草機也罷,這不重要。關鍵是你是否認為香港農業可以形成一個產業鏈,由科技到學界支援,再到銷售以至技術援助,政府可否集合農友,以提供產業上的支援?」龍子維一再質疑「農業園」的目的和成效,認為如果政府有心發展農業,必須重新制訂產業政策,而不是簡單劃出園區了事。以商業配套為例,絕對需要政府提供政府扶持,「政府有向水耕種植提供『一條龍』的銷售計劃,甚至找明星幫忙賣廣告」,龍子維認為「農業園」也應該由政府投資協助常規及有機耕作農戶,讓其成為農作物的銷售點。須知道,倘若政府在推動產業時無法提供行銷策略及產業的經濟發展前景,無論以什麼高科技、建多少個農業園,都無法保留現有的農業人才,遑論吸引年輕一代的創新農業人才。

可是,當下根本沒有農業政策的目標,更加沒有衡量農業園是否有用的標準。龍子維分析,從「新農業政策」得知,農業園計劃連同「農業優先區」同時提出,估計前者是後者的先導計劃,政府可能根據農業園的收益考慮劃分多少土地用作農耕;不過,2018年食物及衞生局匯報「新農業政策」主要措施的進度時指出,「農業優先區」的顧問研究需花數年完成,計劃在今年依然無聲無息。而且,在未處理好農地分配問題前, 政府已急不及待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以增加房屋供應,更令龍子維懷疑所謂「新農業政策」是否已經失效,他更擔心這個80公頃的農業園或會成為唯一會受政策保護的農地,「對於其他不包括在內的農地,政府的立場又是如何?」

無可否認,基於政府農業的定位模糊和政策匱乏,農業園前景堪憂,但它還是為不少有心人帶來願景,起碼可集合農業人才,共同研究香港農業的升級轉型和可持續發展。

林漢明認為,農業園可拓展優質種子的研發,例如研發出能適應香港氣候的新品種。(歐嘉樂攝)

集合人才思考如何轉型

香港中文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林漢明接受《香港01》 訪問時坦言,隨着城市發展,香港原有大片農田已被打成小散戶,生存機會愈來愈低,「有很多(農田)荒廢了,有些作有機耕種、有些作休閒農田、親子活動,變了碎片化的農業,可以走多遠?」他認為,如果無法集中農田,農戶孤立在外無援,而「農業園」的出現,起碼提供了共同思考轉型的機會。

儘管政府許下保留農業的承諾,但明顯缺乏專業知識,因而限制了對「現代化」農業的想像。事實上,農業園可以做到的高科技發展,遠遠不限於《報告》所指的水耕種植、垂直種植,正如林漢明所指,未來世界的農業發展一定是跨學科,會包含不同的技術,「有年輕人會想用AI(人工智能)技術協助種植,要結合機械工程學、資訊科技學等,所以更需要有這些地方(農業園)可以聚集(人才和技術)。」另外,以研究種子為主的他認為,農業園還可拓展優質種子的研發,例如新品種,或適合香港氣候和都市化農業的品種。

林漢明強調,香港農業轉型是必要且逼不得已,土地資源的緊張本來已令農業漸走下坡,單靠零散化的常規農業和並不完善的產業鏈,只會令農業慢慢被淘汰,但他相信,如果農業園可以做好科技及教育工作,或會吸引新的農夫進場,「如果大家都有創新意念,讓新一代人認為農業不再走下坡,不再是純粹消閒的東西,或可以通過他們去說服地主發展(農業)。」

林漢明認為,農業園是重要的教育及培訓中心點。(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政府在推動式微產業時最為人詬病的,往往是缺乏對人才的培訓與大眾的教育,一個產業的消亡,除經濟環境的影響外,人才流失也是致命原因。林漢明認為,農業園是重要的教育及培訓中心點,「以往香港未必會有高技術(農業),但現時有一個集中地可訓練農夫、有興趣的人,可以推廣生產。」他指出,當下年輕一輩未必對農業有太多認識,如農業園可以成為教育平台,安排學生定期考察,可讓下一代對農業發展形成新概念;同時,「對於農民來說,他們可能會感到高興,覺得原來新一代人都會覺醒,知道農業是重要的。」

如果農業園能夠成為學者研究農業科技的據點,將已研發好的技術或種子帶到農戶手中,香港農業自然有望出現轉機。可是,當局只是以「地換地」的方式向農戶租賃土地,根本沒有完整規劃,除基本建設外,也未見提供任何機械設備或水利建設,着實難以令人寄望農業園可為香港農業發展帶來什麼效益。林漢明在訪問結束時向記者表示:「我是很支持『農業園』計劃的,但我不想在它完成後會覺得很可惜。」

上文節錄自第259期《香港01》周報(2021年4月6日)《「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5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對選舉改革的積極反思 把港人治港落到實處

「忠誠的廢物」只是善意鞭策 對話田飛龍:「一國兩制」正在換個活法

蘇州過後無艇搭 被忽略的首份白皮書和習近平勸告

「農業園」能否成為香港農業救命草?

歐洲疫情爆發一年 歷程峰迴路轉 後續仍難預料

媒體電子轉型的存亡之秋:在網絡世界中尋覓新聞價值

《民法典》實施之後 說好的「新時代女性」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