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反對不只革命一途

撰文:易汶健
出版:更新:

社會不平等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一次及二次分配失效,社會向上流動失靈,政治經濟制度偏袒既得利益者,顯然急需變革。即使如此,在香港反對資本主義、 推動本書作者艾瑞克.萊特(Erik Olin Wright)倡導的民主社會主義,難度不比作者身處的美國小。或許因為上世紀的歷史往績,以及《基本法》列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如此主張會嚇怕不少人。但萊特斬釘截鐵地告訴讀者,他反對以革命推動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是一個遠期目標,套用書中導讀的話,萊特主張「應該在重建國家能力與公民社會的基礎上,塑造更公平、民主、分權與多樣化的資本主義,以利於尋找民主社會主義轉型的可能性。」

萊特認為,抗爭是反對資本主義的其中一種方式。(資料圖片/江智騫攝)

這本書是大師級作品,但行文簡潔,條理清晰,毫無學究味道。萊特首先立論,從平等、民主、社群等左派三大價值反對資本主義。平等不只是指機會平等,還是指人人有平等渠道取得必要的物資和社會工具,獲得美滿人生。民主是指人人有平等的渠道行使權力。社群是指每個人真心關注別人的福祉,並且認為自己要履行此道德義務。三者互相促進,不可或缺。而資本主義違反此三大價值之處,分別是剝削勞動者、少數人和企業壟斷經濟及政治權力、個人主義和消費主義打擊社群團結。

美國的資本主義疑惑已醞釀多時。(路透社)

目光要遠大 行動須務實

釐清反對資本主義的原因和規則後,萊特闡析反對策略。他把社會運作比喻成遊戲,當玩家不滿時,他們需要思考如何改變:是改變整個遊戲本質、遊戲規則,還是在規則不變之下,改變玩家行為?萊特直率地告訴左派人士,顛覆整個遊戲—打碎資本主義,訴諸革命—只會徒勞,一來因為國家和既得利益者會阻撓,二來在二十世紀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即使改造了經濟結構,人民也未普遍掌握權力、可以作出民主決策。

他建議集中改變遊戲規則和玩家行為,並以行動目標分類。若目標是緩減資本主義的害處,行動者可以在民間抗議或者組織社會運動而不進入政府,或者進入政府實行福利國家制度,但保留生產工具私有、在勞動市場僱用工人的資本主義元素。若目標是建立另一套經濟制度,行動者可以逃離而不改變整個制度,自組合作社,成立地方貨幣;或者改變規則,在政府層面推動國有化,由政府分配資源。

(香港01製圖)

萊特隨後闡述改造國家大計。他預計契機早晚到來,因為氣候變異要政府動用大量公帑應對,亦會嚴格限制企業行為,因而終結新自由主義。若認為氣候變異仍有爭議,那麼科技變革則幾近確定。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普及會導致大量勞動人口剩餘和勞工邊緣化,國家要設法避免失業潮和大範圍貧窮。

有些反資本主義者會抗拒與資本主義國家共存,因為愈替資本主義「治療」,資本主義的壽命愈長。萊特反駁,直接攻擊資本主義而沒有改良方案很難存活,尤其是當改革力量衰微之時。他以全民基本收入為例,從政府角度,基本收入方案緩減貧窮和匱乏感,補貼工資,保持底層人民的消費力,有助於資本主義存活。從反對者的角度,人們有了穩定而基本的收入,可以更自由地選擇工作,甚至脫離僱傭關係,尋回生活滿足感,不再受資本主義束縛。愈來愈多非資本主義經濟活動出現,有助人類社會步入民主主義社會。

社會不平等是香港的深層次矛盾,社會向上流動失靈,政治經濟制度偏袒既得利益者,顯然急需變革。(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相比戰後及蘇聯解體時期,現在不滿資本主義的力量頗有苗頭。美國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及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自稱民主社會主義者,並獲不少青年世代支持,足證社會主義的思想禁忌已被打破。與其說本書是介紹反對資本主義的策略,不如說是傳授心法。

萊特相信改革者要有以下幾個原則:
一、世界可變:人類生活可以更美滿,可以打造更好的世界。
二、慢慢來比較快:非革命的方法容易實踐,洞悉資本主義國家的內在矛盾,伺機削弱資本主義的主導地位。
三、眾志成城:沒有先鋒黨這回事,人人皆可參與改革。
四、兼容並包:樂見各種非資本主義實驗,只要不忘初衷,可與資本主義妥協。
五、裏應外合:壯大公民社會之餘,積極改造政府和參與選舉,透過議會和行政部門啟動國有化和民主化等程序。
六、由道德價值推動行動:轉型必須以平等、民主和團結的願景推動,這三大價值是批判資本主義的基礎,是民主社會主義的根基。
七、強調民主價值:這能吸納和團結對反資本主義有所保留的人。

這些原則,可供大家參詳。

艾瑞克.萊特著作《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資料圖片)

《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
作者: 艾瑞克.萊特(Erik Olin Wright)
譯者: 陳信宏
出版:春山出版 (台北)
出版日期:2020年3月

上文節錄自第239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1月9日)《《如何在二十一世紀反對資本主義》反對不只革命一途》。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9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報道】美國大選扯下民主遮羞布 還有什麼值得香港趨之若鶩?

一個令拜登不太滿意的結果 藍色巨浪變浪花

特朗普選舉輸了 特朗普主義贏了

夢起.夢滅 漩渦中的中國赴美留學生

暴風雨後的《施政報告》 林鄭月娥的政績大考

傳媒查冊關乎公眾利益 政府如何平衡私隱權與知情權?

因言獲罪還是裹挾輿論? 螞蟻上市風波的兩種敘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