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余德耀美術館 陰霾下挖掘新契機
中國是新冠肺炎肆虐以來首個大規模封鎖城市的國家之一,由年初起,不少大城市的公共活動都被迫暫停,好像上海市就因應國家和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上海各級各類公共文化場館自1月24日起採取暫時關閉措施。」是故,原來衣香鬢影的上海頓時黯然失色。
上海近年逐漸發展成中國當代美術館的集中地,不少大型的私營美術館在此落成,好像著名的龍美術館與余德耀美術館等,它們亦因疫情而關閉數月。上海的美術館現時已全面重啟,疫情對美術館帶來什麼影響?《香港01》走訪余德耀美術館行政總裁余至柔,以深入了解。
撰文:蔡倩怡
無法規劃未來展覽
余德耀美術館位處上海的徐匯區,該處現時亦聚集多間畫廊及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的創辦人余德耀是一位印尼華裔企業家,亦是著名的當代藝術收藏家,尤以裝置藝術為甚。他自2007年起成立了非牟利機構余德耀基金會,致力推廣藝術;更於2014年正式開設余德耀美術館,展出其藝術收藏。
疫情閉館期間,最大的影響定必是安排展期。原定於9月開幕的奈良美智巡展因前一站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的展覽受疫情影響而關閉,以致余德耀美術館也須將展覽延後到翌年9月。這對需要長時期規劃與研究的美術館而言,確實是巨大的考驗。疫症期間,國際間的運輸物流面對巨大障礙,也直接影響了美術館策劃展覽與展期。余至柔說:「如何在疫情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規劃未來展覽,恢復和提升參觀人流,推廣展覽和活動的宣傳等都是很大的挑戰。因為余德耀美術館與國際合作的項目佔主要部份,但在目前海外疫情還非常嚴重的情況下,如何與海外機構合作,如何讓藝術品順利在國際間運輸等都是關鍵問題。在疫情將與我們長期共存的情況下,如何在增加參觀人流的同時防止疫情傳播也是相當重要的問題。此次疫情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許多變化,美術館要思量如何順應這些變化而發展。」
私營館的財政壓力
作為一座私人美術館,疫情帶來的衝擊尤其明顯。當美術館無法開放,直接導致收入停頓。余至柔坦言,疫情帶來最直接的影響除了展覽活動需延期外,還有資金的短缺。美術館的門票、衍生商品、咖啡廳等收入均大幅減少。她說,減少支出成為了面對這場疫症的最大難題之一。同時,美術館的支出未有降低,館方仍需支付日常開支,如展廳維護、營運費用、員工薪酬,甚至需額外支付其他費用,比如展覽延期導致相關費用增加,疫情導致機票及運輸等費用提升等。」
作為一座私營美術館,財政壓力必然影響營運方針。美國的美術館因疫情而陷入財困,最終不得不裁員節流。余至柔稱,余德耀美術館從未作出如此考慮:「疫情發生後,大部份企業面對巨大壓力,採取了裁員或減薪的措施。這樣的環境下人員流動是比較大的,員工的心態也容易不穩,美術館將面臨人才流失。我們希望能夠保護員工,留住人才,所以,我們沒有改變員工的待遇以減輕美術館的壓力,而是在艱難時期盡力幫助和關懷員工。」
有關美術館應對疫情收入大減的措施,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3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19日)《上海余德耀美術館 陰霾下挖掘新契機》。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