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深融合】香港在「雙循環」格局中擔要角

撰文:范曉鵬
出版:更新:

上周三(10月14日),在深刻的內外環境劇變之下,中共為其數十年來改革開放最成功的經濟特區舉行了成立四十周年紀念大會。

在這次聲勢浩大的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警示中國當下所面臨的國際處境,重申主張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理論,並敦促深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應該作出表率。

這已非中共高層首次拋出「新發展格局」。隨着中美結構性矛盾的加劇和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發,全球經濟格局劇變,整個國際社會「保守主義回潮」,促使北京下定決心在2020年上半年改變發展方向,習近平再三呼籲「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深圳經濟特區成立四十周年慶祝活動,重申主張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理論。(新華社)

深乃「雙循環連接點」

從本質上說,依靠境外資本進行出口加工起家的深圳本身就是「對外」的。根據統計資料,1980年深圳外貿進出口總額僅為1,800萬美元,爾後急劇攀升,到2019年達到4,315億美元,年均增長26.1%。中國學界認為,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中國成功抓住新一輪全球化浪潮,制定了「依賴國際大循環開啟國內市場化改革,構建內部市場化大循環」的外向型發展戰略,促成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奇蹟。在中國於本世紀初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中後,尤其如此。事實上,深圳就是這種成功的縮影。

深圳在「雙循環」連接點的新定位也值得香港社會思考。(Getty Images)

中央於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大會前夕全文發布了《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澄清了深圳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清晰定位。深圳的開放程度、國際化程度會愈來愈高,甚至是全方位的。而對內,深圳將是粵港澳大灣區成長的核心引擎,也就是說,它與內地的經濟聯繫將完全嵌入,而不再受「特區」地理範疇的囿限。

深圳在「雙循環」連接點的新定位也值得香港社會思考。作為中國與世界發生聯繫的樞紐,在近幾十年裏逐步實現產業轉移和角色調整的香港,早已出現種種難以為繼的發展疲態,尤其是在人們看來其與深圳的部份重合存在互相競爭,逐漸處於不利的境地……

有關香港成為中國「二次改革」的發動機的重要節點,請閱讀《香港01》周報電子刊全文。

上文節錄自第23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19日)《香港在「雙循環」格局中擔要角》。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押後《施政報告》背後 特首有必要上京「跑部」

香港在「雙循環」格局中擔要角

中央連摑港府幾巴掌 請林鄭班子做好「港人治港」

公開調查 明晰理據 「釘牌」縱有理 教局須服眾

疫症時代 兩岸三地美術館伺機變陣

染疫特朗普親當「白老鼠」 單株抗體療法乃「通往疫苗橋樑」?

政治光譜兩極化 美國第二次內戰的隱憂

張艾嘉:當大家都在後退,就是我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