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內最高法院三任命 特朗普最大政治遺產

撰文:葉德豪
出版:更新:

由於原訂於上周四(10月15日)舉行的總統選舉辯論早被取消,上周美國政治新聞的焦點落在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案上,保守派法官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從上周一(10月12日)起一連四日在參議院司法委員會聽證會上接受質詢。此刻,共和黨人打破慣例在選舉臨近時急推任命,而不將大法官任命作為「競選承諾」,以刺激特朗普落後的選情,可見一個六比三、保守派佔多數的最高法院,對他們而言也許更重要。

10月14日,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就巴雷特擔任最高法院大法官進行第三天的聽證會。(美聯社)

經過四日聽證之後,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不顧議事規則,動議通過於本周四(10月22日)投票表決巴雷特的提名,而其大會投票最後可在下周一(10月26日)進行,讓巴雷特能趕在11月3日投票日之前進入最高法院。

在聽證之初,格雷厄姆已坦白聲明「聽證很大可能並不是要說服對方」、「所有共和黨人會投是,而所有民主黨人會投否」。這場聽證說穿了只是一場政治表演。除了對巴雷特按黨派區分進行正反提問之外,共和黨人集中火力將民主黨對巴雷特任命的反對包裝成「宗教審判」,而民主黨人則幾乎隻字不提宗教,將注意力集中在奧巴馬醫保或被法院廢除、共和黨人臨近選舉提名大法官不守信諾等議題上。

聽證表現出色 證可勝任

在這個政治舞台,巴雷特的聽證表現甚為出色。經連日尖銳質詢,她表現溫文、從容不迫,對相關案例與法律概念嫻熟,對答邏輯清晰,回應適可而止。

對於大選相關訴訟、女性墮胎權、奧巴馬醫保存棄等關鍵議題,巴雷特更是滴水不漏,並以早前逝世的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對獲法官提名者「不要暗示、不要預測、不要前瞻」的寄語,去回應民主黨參議員的質問,讓後者難以苦纏。

由於特朗普早前表示,選舉結果將要由最高法院裁斷,巴雷特面對質問,只說會考慮避席相關案件,卻未有作出承諾。被問及確立美國女性墮胎權憲法保障的「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是否是不可被推翻的「超級前例」(super-precedent),她則引用自己正在回答相關問題的事實,去反證連在場的參議員也不能否認「羅訴韋德案」存在爭議,因此並非「超級案例」。

巴雷特表現溫文、從容不迫,對相關案例與法律概念嫻熟,對答邏輯清晰,回應適可而止。(美聯社)

面對民主黨人對她可能會助力推翻奧巴馬醫保的重點質疑,曾撰文批評現任最高法院保守派首席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2012年保留奧巴馬醫保判決的巴雷特,卻借機給人上一堂法律課,指出當年的議題與本年11月10日最高法院馬上就要處理的議題不一樣,同時補充說,她對新的議題未有定見。

在種族相關議題上,巴雷特承認刑法系統有「隱性歧視」,卻指自己作為法官無能力評論種族主義在美國有否繼續存在。擁有兩個從海地收養而來的非裔子女的巴雷特,更藉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發揮,指自己曾與女兒因此飲泣,以柔性回應為自己加分。

總體來說,巴雷特的對答有理有節,沒有直接回應到民主黨人的關切,卻極少有任何讓人可引發爭議的言論,與2018年身陷性侵指控的大法官人選卡瓦諾(Brett Kavanaugh)大相逕庭。

支持墮胎權的示威者反對巴雷特任命案。(美聯社)

看其背景,巴雷特亦是「滿手王牌」。一方面,她是虔誠天主教徒,過去曾在反墮胎廣告上簽名,師承曾明言憲法並無談及墮胎的最高法院前保守派大法官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在聽證首日,她更毫不諱言地表示,她「相信祈禱的力量」。格雷厄姆也大讚她是美國史上首位毫不羞慚地「支持生命」(pro-life,即反對墮胎)、擁抱自己信仰的女性大法官人選。

另一方面,她撫養非裔兒童的在職媽媽身份,有民主黨人所好的「進步元素」;其過去所發表過的保守觀點,也一一可被視為間接表態;同時,巴雷特也多番堅持她的信仰與個人信念不會影響其執行法治的判斷,如此種種,也讓民主黨人難以像針對卡瓦諾一般去針對其個人作攻擊。

然而,巴雷特的任命確有可能對美國司法帶來深遠的影響……

上文節錄自第23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10月19日)《任內最高法院三任命 特朗普最大政治遺產》。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6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押後《施政報告》背後 特首有必要上京「跑部」

香港在「雙循環」格局中擔要角

中央連摑港府幾巴掌 請林鄭班子做好「港人治港」

公開調查 明晰理據 「釘牌」縱有理 教局須服眾

疫症時代 兩岸三地美術館伺機變陣

染疫特朗普親當「白老鼠」 單株抗體療法乃「通往疫苗橋樑」?

政治光譜兩極化 美國第二次內戰的隱憂

張艾嘉:當大家都在後退,就是我進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