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背後的聯想 新體育經濟改變運動員價值觀
幾經周折,原定今年農曆年公映、由陳可辛執導的《奪冠》終於上周五(9月25日)在內地上映。可能因刪改的問題,有一個令人極不舒服的地方,就是這三代排球員的出場處理,只有最新被稱為白金一代(高婷一代)是有名有姓的,亦即前兩代人在片中竟然完全沒有出現過她們的姓名,稱呼時只以球員號代替!
這樣一個嚴重破壞作品的外力因素,除說明當前電影審查機制的嚴苛教人無所適從,卻也恰恰反照了不同時代的國家級運動員的生存狀態。由當年的集體主義,講究犧牲,埋沒個性,到今天的個人抬頭,可跟不同的商業機構合作、往海外發展的機遇到來,新的體育經濟也改變了新一代運動員的價值觀。
不過,正如鞏俐飾演的郎平在片中說的一句很重要的話:因為我們內心不夠強大,才會把贏作為比賽的唯一目標。等我們真正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唯一目標。
《奪冠》用了三場主要賽事的前後發展,來講述三個時代的中國女排傳承,當然,還有主角郎平其時的心理狀態。那三場女排大戰,分別是1981年世界錦標賽決賽對「東洋魔女」日本隊;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對美國隊,以及最新的班底出戰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會,在連輸多場、面臨淘汰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竟然打敗東道主巴西隊之後,又摘下金牌,再創奇迹。
中國女排能夠成為幾代中國人的記憶,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電視才開始在中國內地普及有關。準確來說,它甚至遠未普及,在許多城鄉和單位,依舊出現那種幾十人圍坐同看一部黑白電視的盛況。但那種儀式感使人難忘,尤其是當最後的決勝分拿下,畫面上隊員跳起,電視機旁的觀眾也跟着全場起哄,更有興奮者走上街頭,徹夜狂歡。
那不單是體育的凝聚力量,同時是大眾傳播最光輝的時代。戲中的郎平在帶領球隊的後段,也不無感慨地反問:這時代,還哪裏有人為了贏一個冠軍而上街慶祝?同樣,今天的運動員,從背景、心態到發展機遇,其微妙的變化也是時代演變下的國情縮影。
運動員背負國家任務
中國體育的崛起有它民族自強的需要,特別是經歷文革的封閉、改革開放以來,不僅要搞經濟,更要推中國的形象,要讓中國被全世界看見。這種全國動員的國策,與其說是發展體育,不如說像政治任務。於是,有了舉國體制的加強、全國性挑選潛質運動員、集中訓練、受薪供養,甚至以在國際賽事中奪冠為訓練目標。
那時候,衝出亞洲已是一個宏大目標。金牌變成指標,個人的訓練,配合體委(當時的國家體育委員會,現為國家體育總局)的全盤政策推廣,是為達到目標的棋子。但在那單純的時代,民間的風氣,這種個體犧牲精神卻是合情合理的,因為若比賽有出息,基本生活有保障,因而也出現影響至今的運動脫貧邏輯。
故此可以說,八十年代開始才重新走出國門的中國運動員,背負的是國家任務,除了乒乓球之外,從1981年世錦賽開始,中國女排是這一波讓世人看見的隊伍中最耀眼的。它有一個重要特點,是作為團隊式比賽,中國從未有過世界一級的先例。
1984年那一代的中國得獎奧運運動員,因為差不多成了民族英雄,受到民眾擁戴,基本上之後各有發展。除了繼續備戰1988年奧運,之後因着名氣影響力,不少明星級運動員,退疫後也主要在體育體制內謀職。張蓉芳後來成為排球管理中心副主任,朱玲成為四川體育局局長,帶領五連貫女排的教練袁偉民後來更是升為體育總局局長,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中國女排精神。
比較特別的是「體操王子」李寧,如今家喻戶曉,他下海經商,建立自己的同名體育用品品牌,曾經歷過營銷低潮,近年因為90後、00後主導的新國潮風,加上產品研發的轉型,主攻年輕人市場,令「李寧」這牌子又重新走紅。
郎平女兒白浪在片中演青年郎平時,有一句台詞是:自己沒太多強項,就是能吃苦。但來到集訓基地,發現誰都能吃苦,這很能道出那個時代的艱苦實況。據經歷過的當事人引述,早期的漳州排球訓練營,甚至乎沒有完備的比賽集訓地板,主要以木棚搭建,大家就在泥沙地球場上打。跌碰擦損當平常事,郎平身上,就有20次手術的痕迹。沒有個人,只有集體。
直至2000年前後,這種運動員心態與外在形象才開始出現改變,奪得重要比賽獎項並成名的中國運動員,開始流露更多的個人性格,特別是姚明和劉翔的出現……
▼▼更多《奪冠》劇照▼▼
上文節錄於第233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28日), 文章原題《《奪冠》背後的聯想 新體育經濟改變運動員價值觀》。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