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花木蘭》縱不討好 迪士尼仍是最後贏家

撰文:劉燕婷
出版:更新:

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從選角到上映一直爭議不斷,遭遇着各種批評和抵制。然而,從票房觀之,迪士尼卻注定是商業行銷上的最後贏家。
幾經波折,真人版電影《花木蘭》9月終於上映,此片先是因主角劉亦菲的撐港警言論引發抵制風波,再到片末感謝新疆當地中共官方部門而引發第二波抵制,屢屢創造話題。

但意外的是,《花木蘭》9月4日上映,首周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均為票房冠軍,先前抵制聲浪頗大的台灣首周票房突破3,700萬新台幣,屈居當周亞軍,貢獻全球第二高的票房(僅次於泰國),雖後勢疲軟,但也不差。

《花木蘭》早前因主角劉亦菲的撐港警言論引發抵制風波。(資料圖片)

在香港,《花木蘭》於上周四(9月17日)上映,截至當日下午六時,票房僅為10萬港元,遠遜於同日上映的港產片《麥路人》票房約32萬港元,以及同期荷里活大片《天能》的136.4萬港元;但在上周六(9月19日)的Wmoov「今天最受歡迎電影」排行榜上,《花木蘭》雖排在《天能》和《麥路人》之後,卻位列第三。而迪士尼寄予厚望的中國內地9月11日上映,首周票房僅1.65億元人民幣,對比過去迪士尼電影而言不甚理想。但受到抵制、疫情等影響,整體票房算好算壞,難以客觀定論。

票房以外,《花木蘭》的全球口碑也負面大於正面,豆瓣和IMDB的初期評分中,僅分別獲4.8分、5.4分。回顧1998年迪士尼動畫《花木蘭》在全球創下三億美元票房佳績,讓「花木蘭」首度穿上「迪士尼公主」外衣,腳踏全球化的浪花席捲各地。片中的「單于」、「木須龍」、「幸運蟋蟀」,成了一代人對中國的印象。二十二年過去,迪士尼此次既欲進軍紅利豐厚的中國市場,又想兼顧西方口味,連番算計下,最終卻產出一個東西方都無法喜愛的「公主」。

1998年迪士尼動畫《花木蘭》在全球創下三億美元票房佳績。(資料圖片)

西方女權觀VS東方忠孝觀

若迪士尼意圖在動畫中呈現出多元文化觀,《花木蘭》無疑是說好「中國故事」的絕佳素材。1998年上映的動畫版《花木蘭》,雖然在「服化道」(服裝、化妝、道具佈景)和文化考據上備受批評,無法跳脫西方對東方的視野和想像,但至少仍緊扣着「忠孝」兩字,描繪出與其他公主相異的中國特色。

動畫版的《花木蘭》中,「光宗耀祖」和「保家衛國」是貫穿全片的核心,也是《花木蘭》與其他迪士尼公主不同之處:她沒有家世顯赫的皇宮背景,也沒有與王子相遇嫁入皇室的浪漫故事,而是圍繞對國家為忠、對父母為孝的出發點,從中找尋到了自我。

無論是真人版還是動畫版的《花木蘭》,花木蘭被識破女兒身後,其過去的所作所為,都因性別而遭到質疑。(imdb)

但這樣的敘事方式顯然不符合當前西方的「女權觀」和迪士尼「新公主系列」女性覺醒的設定。即便真人版《花木蘭》仍不斷強調透過畫面補足「忠、勇、真」,結尾又加上了一個「孝」,但真正貫穿全片的精神其實只有「真誠」和「勇敢」,也就是花木蘭對自己女性身份的「坦承以對」。例如女巫提醒花木蘭「不要偽裝成不是你的樣子」,於是男兒身的「花軍」死了,女兒身「花木蘭」則就地重生,因唯有直面女性的花木蘭,才能發揮她最強大的本領。

上文刊登於第23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9月21日), 文章原題《迪士尼仍是最後贏家 混血《花木蘭》緣何不討好?》。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

232期《香港01》周報精選內容:

【封面故事】當法治遇上政治—傅華伶與陳祖為對談 如何跨越央港話語鴻溝?

從沙中線剪短鋼筋到新信號系統延遲啟用 「吹哨者」論港鐵管治之惡與壞

收拾特朗普留下的外交爛攤子 拜登如何重塑美國的全球形象?

全球零售靜待「疫」轉勝

迪士尼仍是最後贏家 混血《花木蘭》緣何不討好?

「三隻小豬」的啟示 新版腦機介面欲藉「豬腦」翻身

想像中的世界 疫後旅遊之道:假裝在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