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停課】疫情持續下 如何迎接「教育新常態」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影響層面已不局限在公共衞生方面,對經濟社會民生亦構成嚴重影響,尤其大大窒礙了莘莘學子接受教育與成長之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資料顯示,疫情下絕大多數政府都停課抗疫,在4月初最高峰時,全球有近200個國家全國停課,近16億學生受影響,佔全球學生人數逾九成。隨着疫情轉趨緩和,不少地方都重啟經濟及復課,但截至8月初,全球依然有逾10億學生需停課(見圖),佔總數六成之多。
在家上課、遙距學習,乃是停課不停學的一條出路。不過,相對傳統安坐課室面對面授課,網上學習的效能終究要打個折扣,先進國家如是,落後國家更不消說。
網上學習效能大打折扣
美國最大教育測評機構美國西北測評協會(NWEA)在4月發表的報告中直言,停課將嚴重影響學生的能力和成績。報告指出,有三大現象普遍存在於各個季節性學習研究中:一,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成績在暑期後會下降,出現「學習流失」(learning loss)的情況;二,數學的「學習流失」較閱讀能力嚴重;三,愈高年級的學生流失比例愈大。
專門從事行為及社科研究的機構美國研究所(American Institutes for Research,AIR)7月底亦發表最新報告,在初步收集到近500個美國校網的回應資料反映,初小學生在疫情下每日平均只花費2.2小時在指定的遙距學習上,有四分之一人更少於1小時,高小、初中和高中生的時數雖見增加,但即使是時數最長的高中學生,平均亦僅花3.9小時,遠遠低於日常課堂最少的6小時。
較早前,獲美國教育局資助並接受企業和私人捐款的研究機構Center on Reinventing Public Education(CRPE)在調查過全美477所學校後發現,絕大多數遙距學習課程基本上「無王管」─雖有多達85%的學校提供了網上教學資源,如網上派發教材與功課等,但僅約三分之一預期教師會與學生互動及跟進相關課程內容。CRPE強調,以上數據不等於說教師全無作為、學生全無得着,惟缺乏監管與評估的做法始終未如理想,批評教育不應淪為「聽天由命」(leaving learning to chance)。
窮人、女生受害最大
利比里亞教育部長Ansu Sonii不諱言說,當地少於20%學童有聆聽電台的公開講課。非牟利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CGD)研究顯示,在全非洲5億兒童裏,僅約100萬人可使用遙距學習,比率低至只有0.2%。2018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的4G覆蓋率只有34%,當地人要享用1GB數據用量平均須花費月入的6.8%。
過去二十年間,受惠入學人口大幅增加,全球童工數目大減40%,惟一場疫症卻令情況逆轉。救助兒童會預計,疫情過後恐有多達1,000萬名兒童無法重返校園。綜上可見,疫情不單直接威脅兒童的生命安全,還將大大窒礙他們往後的發展,發達國或貧窮國皆難倖免。遙距學習或許是未來教育所向,卻非當下的最佳解決方案。
上文節錄自第226期《香港01》周報(2020年8月10日)《疫情持續下 如何迎接「教育新常態」》。如欲閱讀全文請按此訂閱周報電子刊,瀏覽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