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 從退市、縮小到被收購 「香江時尚」褪色
4月開始,本港新冠肺炎疫情張馳之間放緩下來,卻先後出現多家香港時裝公司退市、縮減業務,乃至被收購等不利消息,首先是有「一代時尚傳奇」之稱的Joyce於4月27日正式退市,幾乎是同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備受年輕潮人垂青的Esprit宣布關閉中國內地以外所有亞洲店舖;進入5月,港產休閒服裝品牌Bossini(堡獅龍)被內地李寧家族控股的非凡中國公司收購,而有逾百年歷史的香港首間百貨公司「先施」也被內地民營企業偉祿集團提出全購。一時之間,令一眾本土時裝迷百感交集,曾經是「香港製造」四大支柱之一的「香江時尚」頓失光彩……
撰文:曹民偉
其實,香港的紡織業蓬勃於戰後,大量上海紡織廠因時局不穩而遷來香港,從五十年代的17家紗廠發展到七十年代的40家,由於香港有着英聯邦特惠稅之利,紡織品大量運往南非、英國、澳洲、新西蘭等英聯邦國家。其時,香港紡織業佔整個製造業的四成以上,帶動香港經濟起飛,晉身成為亞洲四小龍的主要動力和引擎。從整個八十年代到千禧年,港產服裝出口有長達二十五年高踞世界三甲位置。
記得小時候許多身邊的大姐姐都做工廠妹,最多人做的工作就是紡、織、染、縫,以往很多香港重要工種如電子、玩具、鐘錶等,都是男性較佔優勢,唯獨紡織業幾乎清一色是女性,可以說香港紡織業也是幫助香港女性經濟獨立的一門行業。據香港政府人口調查中,1980年香港製衣業工人高達46.2萬人,佔整體就業人口的20%,可說是一項驕人的事業。
還有不少分發予家庭做的手作仔工序,如剪線頭、車公仔衫、做縫盤等外發工作,讓不少家庭主婦在家中照顧子女的同時,可以取一些貨回家做,以幫補家計,令香港的婦女能真正撐起半邊天。
今天香港大部份紗廠已經搬離或結業,有趣的是,荃灣的南豐紗廠改建成的「Chat六廠」,就是香港首間紡織文化藝術中心,當中特別保留了不少當年的紡紗機器,也展出不同年代的本土紡織品及其製作工序,旨在香港人可以感受香港紡織業的輝煌時光和創造精神。
先施百貨曾為時尚先驅
老牌百貨公司先施可說是香港早期時尚消費的橋頭堡,早在三十年代已舉辦香港歷史上首個時裝表演,並同場展示化妝品及泳衣等,當時香港的女性還不敢拋頭露面當模特兒,便找來塘西姑娘擔當,也有洋女士示範衣着,吸引不少公子名媛到來欣賞,可以說掌握香港時尚脈搏的風氣之先。然而,品牌因為未有做到年輕化,被新一代視為老派,加上社會運動及疫情大大打擊銷情,終致賣盤。
Joyce(Joyce Boutique)曾為「時尚聖地」,創辦人馬郭志清(Joyce Ma),乃經營香港另一間歷史悠久的百貨公司─永安公司的郭沛勳家族後人,她的丈夫馬景華則是先施公司的後人。Joyce本人的時裝品味源自童年時代的耳濡目染,但要到七十年代初,她才開創出代理外國高級訂製時裝這條路,將精緻、優雅的歐洲時尚引入日益國際化的香江。
影視藝人蕭芳芳憶述,七十年代永安百貨樓上的時裝閣令城中名媛嚮往:「那時Joyce在永安公司頂樓開了間『永安閣』,它是第一間引薦外國服裝來香港的,今日的女明星『靚』是『應分』。她們有錢買衫,只要走進Joyce,即使不曉得怎麼配襯,也可指着那些『公仔』說:就要這一套!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Joyce可說伴隨香江經濟的起落,從七十年代經濟起飛,到九七亞洲金融風暴,再到沙士疫症、一連串的社會運動,以及最新的新冠肺炎疫情等等,一再襲來, Joyce也漸漸失去了重要的國際名牌代理權,踏上經營虧損之路。
不過,「時尚女王」 Joyce Ma已於2000年以兩億元將51%股權售予擁有連卡佛的會德豐,2007年更退出公司管理層,當時人家問她可覺得惋惜,她說:「這有什麼好惋惜的,Christian Dior那麼偉大,死了之後品牌還不是只能交與他人之手。」
品牌與消費者一同老去
八十年代很多年輕人愛去銅鑼灣一家「Green Peace」買時尚飾品,如英國Dr. Martens工業皮鞋,又或者美國Levi's 501扣鈕牛仔褲,該店其後改名為I.T(Income Team),大量引入日本時裝品牌,收購A Bathing Ape及引入NEIGHBORHOOD都十分成功,成為本地一大時裝企業,去年更錄得高達4.44億元的盈利,到今年公布的業績,預期股東應佔淨虧損不少於7億元,可見香港時裝業已進入極其艱難時期。
八十年代常跟一班朋友去蘭桂坊DD和君悅酒店地庫的JJ的士高,當年很多朋友都捨得花上大半個月人工往Joyce買一件「戰衣」,可以是Armani套裝,也可以是Yohji Yamamoto的時尚外套,只為了獲得跳舞友伴們青睞,九七以後的士高熱潮退卻,人人躲到K房內幾個朋友自斟自飲,大家都不需要穿上出去蒲所必需的戰衣,那麼,幫襯這些名牌店的機會就愈來愈少了。
新世紀的運動潮流令休閒裝興起,奢華逐漸淡化成簡約,連明星名人也都習慣穿得樸素得像個鄰家的男孩女孩,有點日本風的味道,那些動輒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一套的時裝就愈來愈少人渴求了。今天穿上一身名牌的人,甚至會被誤認為自由行的暴發戶。
曾在香港時尚界佔一重要席位,明星如梅艷芳、張國榮皆會穿着其時裝,為其新店剪彩的Esprit, 4月底亦宣布關閉中國內地以外在亞洲的56間店舖。2008年,Esprit在主要經營者兼大股東邢李㷧離開後,品牌方向愈趨混亂,近年見Esprit藉着在旺角街頭貼海報來吸引年輕人,國際品牌的形象淪落到與波鞋舖與補習社無異,此次縮減店舖不再引起一絲惋惜,只令看過品牌風光日子的一代人感到唏噓。
八十年代,被重新打造的Esprit旗艦店在大廈頂層立起大型紅底白字的廣告招牌,店門前只是標示Esprit小字,該店設計令人嘆為觀止,樓高三層,色彩繽紛,充滿藝術感,呼應品牌的七彩標誌,即使紙袋亦精心設計。
踏入千禧之後,新人類要求時裝多變、環保、手工、品味等特質。而仍然抱着往日成功心態的傳統時裝品牌,顯然沒能夠抓住年輕群族的心,結果只有隨着消費群一同老去,最終消失。
速食時裝掠走傳統市場
至於被收購的Bossini,1987年由本港實業家羅定邦創立,羅氏家族為本地製衣界「四大家族」之一,多年來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國際銷售網絡,全球最高峰時多達938家店舖,製作的休閒服裝遠銷東南亞、中東、歐洲及中美洲等32個國家。
八、九十年代買過不少Bossini,那時香港時裝正旺,聰明的香港人可能買一件外國名牌外套,再配搭幾件本地品牌的內衣褲、恤衫鞋襪等,在未有那麼多外國快時裝如Zara、Uniqlo及H&M登陸香港以前,Bossini、G2000、Baleno、Giordano都是年輕人常穿的本地潮牌。
千禧年以後,大量速食時裝品牌搶走了年輕人的心,每件衫都是穿兩三次就丟掉,時裝業的環保與可持續設計,反而令消費者減少心理負擔去購買更多速食時裝,捨得花幾倍月薪,去購買一件質料好手工佳設計靚的名牌精品的時裝崇拜者少了很多了。
本土時裝有望「文藝復興」?
2019年看着《Vogue》及《Madame Figaro》先後登陸香港,可是不見得香港的時裝就有「文藝復興」般的希望。近年,香港時裝的銷售額仍是世界前五名,各大國際名牌也首選香港設亞洲旗艦店,但背後支撐的其實是中國的龐大市場,香港本土能夠成功的創意品牌近十年來幾乎數不出幾個。
廣東道被喻為香港的第五大道,名牌時裝的銷售數字可以媲美紐約的第五大道,但去年開始出現急轉彎,不少國際名牌悄無聲息地撤離香港,像英國時裝品牌Jack Wills已於去年8月全線店舖結業,9月則有Forever 21關閉全港店舖,10月有內地服裝集團EPO Fashion Group全線撤出,今年初已聽得不少名牌時裝店坦言沒有了自由行,生意不是跌了多少百分率,而是跌至剩下一成到兩成!
在香港時裝業一片愁雲慘霧的時候,政府公布將利用深水埗區這個傳統的服裝布藝批發零售熱點,計劃在該區建立設計及時裝基地,以培育本港新晉設計人才及時裝設計師,將時裝業的設計、製造和零售等環節結合起來。然而,政府同時亦將香港時裝人培育之地深水埗的棚仔拆卸。時裝其實也是創意工業,往往要自由萌生於街頭與巷尾之間,由政府全面控制與推動,能否成功,仍未可料。
香港過去曾經憑藉製衣業享譽全球,未來能否以創意再奪回時尚高地,就要看政商界如何攜手支持,以及新一代創意人如何承傳以往數代人的堅毅與克難了,我願拭目以待。
系列其他文章:
上文節錄自第218期《香港01》周報(2020年6月15日)《從退市、縮小到被收購 「香江時尚」褪色》。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或按此試閱周報電子刊,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