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中的「金正恩訪華」
9月底開始,關於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將在本月初中朝建交七十周年時訪華,並考察中國東北的消息便流傳甚廣。這樣的傳言並非無風起浪,無論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早前「微妙回應」,或是過往美朝談判前朝鮮領袖必定訪華的慣例,都令金正恩跨過鴨綠江「勢在必行」。事實上,今次訪問最終未能成行,似乎也昭示着朝美談判進度未如預期。金正恩訪華的消息最早在9月27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現端倪。面對韓國記者問金正恩會否訪華的問題,耿爽僅稱:「中朝兩國保持友好傳統,這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並無否定消息。而據韓國駐華大使館高層官員向《香港01》記者表示,北京大使館所有員工及韓國各媒體駐京記者都放棄「十一長假」,為金正恩可能訪華做準備。不過到周日(10月6日),中朝雙方僅就建交七十周年互致賀電,訪華未有落實。
「訪華」事關美朝談判
儘管如此,早前的傳言亦有其政治邏輯。去年6月新加坡「特金會」召開前,金正恩便分別到訪北京和大連,就無核化及經濟建設問題交換意見;首次「特金會」結束後不到一周,金正恩再次高規格造訪北京,想必雙方領袖對會談結果多有討論。在越南河內「特金會」召開前的今年1月,金正恩亦訪京四天,「討論深化中朝關係及第二次朝美會談事宜」。
而美朝關係也在上月走出低谷。9月9日,朝鮮副外相崔善姬呼籲美國重啟工作對話,美國總統特朗普亦積極回應稱「重啟會談是好事」,重申他和金正恩有非常好的關係。特朗普兩日後提起開除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的理由時更提到「他要求對方遵循利比亞模式,冒犯了朝鮮領導人」。上周六(10月5日),朝美兩國正式恢復中斷已久的工作會談。在局勢出現重大變化之際,金正恩訪華同北京交換意見則是例牌之舉。
事實上,金正恩在美朝關係上同北京交換意見,既屬慣例也屬必然。一方面,中國作為朝鮮半島重要持份者,無論是向朝鮮提供經濟支援,或是代為處理朝鮮當今的核設施及核武器,中國都將在半島無核化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另一方面,儘管韓國在一段時間內扮演美朝「中間人」的角色,但後者短期內仍難擺脫美國盟友身份,獲得平壤充分信任。而北京同華府雖在諸多事宜上存在矛盾,但對推動半島無核化卻有共同利益,更能取信於金正恩。事實上,只要朝美關係要大步向前,金正恩便避不開同北京接觸。
美朝談判推進緩慢
今次金正恩未如人們預期訪華,更多源於美朝關係尚未到火候。眾所周知,今年3月河內「特金會」後,無核化談判已暫時中斷,無論是美韓間不斷的聯合軍演,或是朝鮮方面多次試射導彈,都降低了美朝關係熱度。而雙方上周五及周末(10月4至5日)在瑞典進行的談判又無果而終,反映美朝建立互信仍需時。
瑞典的工作會議後,朝鮮代表對外表示「談判無法達成我們的期待,因此談判破裂,令人不快」,又稱美國的態度依然故我,「結果令人大失所望」。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源自美朝兩國對「具體棄核方式」這一令河內「特金會」破局的根本問題仍欠共識。朝鮮方面一直堅持「分步走」,要求美國等比例撤除對朝施加的緊急制裁;美方則將制裁視為逼迫朝鮮談判的尚方寶劍;更何況,經過幾次「做騷」後,美國國民更期待看到具體協議,單純會面對特朗普民望已無助益。
不過,「朝核問題」作為特朗普的一大潛在外交成績,白宮絕不會在三次峰會後就不了了之。過去數月間,掌握美朝談判主動權的特朗普疲於應對伊朗、中國、塔利班等一系列棘手的談判對象,在國內又屢屢受困,重拾美朝談判也愈發成為他的「救命稻草」。更何况,對朝極端鷹派的博爾頓已於上月離職,為兩國重啟談判提供了又一個契機。
在此基礎上,朝鮮於本月1日宣布恢復同美國會談的次日成功試射「北極星-3」潛射導彈,一方面是平壤鞏固自身非核武國防能力,另一方面也是為即將開啟的新一輪談判「增加籌碼」。縱然兩國接下來數月的談判仍需解決「具體棄核方式」這個老問題,但近期的進展仍不失為頗為正面的信號。
上文節錄自第183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0月8日)《迷霧中的「金正恩訪華」》。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