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牽拉麵茶.影評】以美食消弭民族怨恨 入場前必須先吃飽

撰文:李美
出版:更新:

《情牽拉麵茶》的「情牽」二字,透露了電影的溫情元素;「拉麵茶」更是電影的靈魂,難怪成為柏林影展「美食單元」的閉幕作品。

近年日本的文化輸出,電影擔當了重要角色。去年辭世的日本殿堂級演員樹木希林,曾參演多齣有關日本國寶級文化的作品,包括談茶道的《日日是好日》、紅豆銅鑼燒的《甜味人間》、仙人畫家的《綠野仙師:熊谷守一》。此外,早年的《伙頭仔昆布》、《將太的壽司》、《中華一番》,以至《深夜食堂》,都是傳揚日本飲食文化的經典。回看香港,為何鮮見類似作品?說到觀眾一邊看一邊食指大動的電影,香港卻不如日本。

大家入場觀看《情牽拉麵茶》之前,宜先飽餐一頓,否則必然肚皮打鼓,而且應做好電影開首節奏偏慢的心理準備。本片以溫情掛帥,前段鋪排部份有點單調乏味,而且眾演員永遠嘴角帶笑,硬銷溫情的地步使人吃不消。

以美食為主題的電影,看得觀眾食指大動。(《情牽拉麵茶》劇照)

電影不是只談食物,背後還有言情言志。可惜,正正由於配合相關主旋律,以致過度營造氣氛,因而出現矯情的反效果。直至故事中段所有角色盡出,尤其那位滿口「Singlish」(新加坡式英語)的角色登場,電影才由「矯情」回復到寫實的「真情」,發揮後勁之效。

《情牽拉麵茶》的立足點不低,惟執行上卻欠缺理想。相較而言,同期上映的另一日本片《爸爸是壞蛋冠軍》,由創意、氣氛,到言情言志等方面更勝一籌。若非對「拉麵」情有獨鍾,筆者推介大家選擇後者。

《情牽拉麵茶》先談食物,由拉麵店開筆,談到真人(齋藤工飾)缺乏父愛與母愛,繼而帶出其父母的感情乃結緣於媽媽(歐萱飾)工作的新加坡肉骨茶店,並萌芽於爸爸(伊原剛志飾)工作的日本料理店。由食物「情牽」的第一個層次,涉及兩國美食。故真人的尋根之旅,亦與尋味之旅同時進行。

真人的尋根之旅,與尋味之旅同步進行。(《情牽拉麵茶劇照》)

由食物「情牽」出來的第二個層次,乃是民族。真人父母的結合,可寓意為日本與新加坡的融和。充當他導遊的美食家美樹(松田聖子飾),以及教他煮肉骨茶的舅父(李國煌飾),也在當地誕下混血下一代。

事實上,片中盡見民族聯姻,語言也涉日語、英語、國語,以至廣東話,甚至出現了「兩溝」的新加坡式英語。電影選取新加坡為文化融和的背景平台,實是貼題的不二之選。

為何本片捨港取星?香港不是東西文化交匯之地?這個美食天堂的fusion菜式亦不算少。只是,這顆東方之珠是華人社會,民族多元方面遜於新加坡,跨民族婚姻比例更遠遠不及。故綜合考慮,電影以星洲為舞台無疑合理之至;戲中安排廣東話及廣東菜登場,算是肯定了香港地位。

真人父母的結合,可寓意為日本與新加坡的融和。(《情牽拉麵茶》劇照)

至於第三個層次,乃是民族所涉的國仇家恨。日本曾侵略新加坡,導致真人的外婆(Beatrice Chien飾)反對女兒嫁予日本人,繼而跟女兒及孫兒斷絕關係。這份怨恨如何化解?這是電影涉足的嚴肅命題。

一如其他觸及二戰的日本電影,出路皆在突顯平民無辜,告誡世人不應以偏概全。日本軍國政府及日軍的殘暴不仁,並不代表所有日本人同樣如是,也不代表所有日本人俱有「原罪」。《情牽拉麵茶》當中,由真人到他的父親,都跟戰爭暴行無關,但卻受此牽連,堪稱禍延幾代。

「拉麵茶」就似真人自己,也是日本和新加坡的「俊美」結晶,這美食後來也大受兩地人歡迎,也代表了文化融和。(《情牽拉麵茶》劇照)

真人最後與外婆媾和,答案乃回歸食物,弄出一碗文化融和的「拉麵茶」—就似他自己,也是日本和新加坡的「俊美」結晶,這美食後來也大受兩地人歡迎,包括同為拉麵師傅、代表地道日本人的叔叔(別所哲也飾)。

由食物到民族,乃至國仇家恨,最後回歸食物,電影「二元合一」,甚至「多元合一」的格局可堪回味。只可惜其溫情過於突兀,區區一碗「拉麵茶」就令外婆忘卻數十年怨恨,損及電影的真實性與說服力。不是言情言志便屬佳作;過程是否說得動聽、說得有力,才見高下分野。

上文刊登於第169期《香港01》周報(2019年7月2日),原標題為《《情牽拉麵茶》美食消弭怨恨 促成文化融和》,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香港01》周報影評:【上流寄生族.影評】笑中有淚 誇張情節突顯現實更荒謬【黑超特警組:反轉世界.影評】劇情熟口熟面 喜劇元素大減【不老的戰跡.影評】一戰從軍實錄 戳破戰爭迷思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