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上教育.三】向外發展覓出路 香港高等教育能否產業化?
去年12月,科技大學與廣州市政府簽訂協議,未來將落戶南沙合辦一所研究型大學,為珠三角地區培育科研專才,成為香港高等教育向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有分析指,香港高等教育成就突出,但受土地短缺及學生人口收縮所限,發展前景黯淡,而開拓內地市場正好配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維持院校經營穩健;就連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去年底發表檢討報告,均建議自資院校向外尋求發展。事實上,與上述說法類似的「教育產業化」概念,早於回歸初期已經時有聽聞,但時至今日仍然未見實行,原因何在?
其實大專院校向外尋求發展,已不是新鮮事。科技大學在去年12月21日公布,正式與廣州市政府及廣州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合作於南沙一幅鄰近慶盛高鐵站、面積達113公頃的土地籌建「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科大校長史維表示,新校將以國際先進大學的模式辦學,依法享有高度學術自由,並將英文列作基本教學語言,首階段計劃招收4,000名研究生,為珠三角培育科研人才。
國務院早於2003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至今已吸引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和浸會大學到泛珠三角地區開設分校。除了科大之外,早前亦傳出消息指,城市大學已初步同意與惠州市政府合作營辦研究院,其中市政府向城大免費提供建校所需用地,並承擔部分興建成本,而城大則須承擔營運開支。
不只八大,自資專上院校近年亦對進軍內地市場磨拳擦掌。有見及此,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去年底發表檢討報告時,建議政府研究調整自資院校錄取外地生上限,由現時總學生人數10%,至與八大看齊的20%,以便院校對外擴展。
專責小組又指,政府應推動院校「在(收生)需求方面有所變化」,包括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吸引鄰近地區學生來港就讀,甚至「在更廣闊的地域尋求進一步策略發展」,以保持自資界別在未來本地學生人口減少下的生存能力。
曾任教育學院副校長的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榮休教授鄭燕祥指,政府早於曾蔭權時期已提出類似的「教育產業化」概念,大意是確立香港的「區域教育樞紐」地位,並透過招收外地生或輸出高等教育服務,為內地以至亞洲地區培育人才,可惜之後因社會爭議不斷,加上前特首梁振英在2009年將教育剔出「六大優勢產業」之列,導致有關概念難產。
鄭燕祥續說,香港高等教育傳統上由政府直接營運,以公帑應付內部需求,私營教育服務僅屬少數,從而形成相對封閉及精英主義掛帥的發展模式;但隨着全球化現象興起、本地資助大學開始招收來港求學的外地生,卻漸漸暴露單靠公帑難以同時滿足內部及外部需求的弊端,更引發外地生搶奪本地學生教育資源的爭議。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料顯示,2017/18學年八大資助課程合共招收1.7萬名非本地生,當中逾七成即1.2萬人均是來自內地,在過去六年大增五成。在公帑資助教育資源不敷使用下,不時有關注者建議,政府應鼓勵辦學團體發展自資高等教育服務,分擔內部及外部升學需求,甚至進一步設立留學、境外設校辦學、遙距課程、考試評核、質素保證評審等出口高等教育服務,賺取外匯收入,為本港經濟發展帶來貢獻。
目前,澳洲有15萬名大學留學生,年均創造超過50億澳元(約281億港元)的外匯收入,是當地第三大服務出口業。鄭燕祥認為,香港高等教育體系在珠三角地區相對成熟,科研成果亦獲國際肯定,有潛質發展出口高等教育服務,「大灣區的普及專上教育近年才起步,管理上有大量改善空間,本港正好以辦學經驗輸出者的身份,在這個新興市場站穩陣腳。」
不過,鄭燕祥強調,出口高等教育服務只能在本港公私營高等教育體系發展穩定,同時達成設立明確院校及課程規管機制、本地學位學額能全然滿足本地生升學需求、校舍設施足而同時承擔本地生和外地生生源等條件後,才能進一步推行,否則會顧此失彼,「若只將着眼點放在將出口高等教育服務的收益,回饋予院校自身加強本地辦學質素,目前仍屬可行;但如果院校目標是純粹以吸引外地生來賺錢,不只是本末倒置,更間接違反以本地學生為先的既有使命,實非社會之福。」
延伸閱讀:
【專上教育】升格私立大學 對自資院校是「出路」抑或「絕路」?
上文節錄自第148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28日)《檢討報告促「並行發展」 自資高教轉型 須解公私之爭》。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