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未來】複製寵物販賣情感 空有軀殼無靈魂
打從首隻複製羊多莉(Dolly)於1996年誕生後,廿多年來,先後有複製貓(2001年)及複製狗(2005年)的出現,複製動物亦從科研的初衷,逐漸轉化為治療寵物離世之痛的大眾生意。這股潮流從韓國和美國蔓延至中國,北京基因公司希諾谷(Sinogene)預計,中國首隻複製貓將於今年第一季出生。然而,以大量胚胎和代母煉成這些空有軀殼而無記憶的貴價複製品,是否值得我們去追求?
用高溫的鐳射刀剖開肚皮,在金屬鉗撐開的傷口中,黃禹錫(Hwang Woo-Suk)從母狗肚中抱出幼犬。在旁的護士抹淨幼犬嘴上液體,讓其順利呼吸,黃禹錫剪掉臍帶,編號1192的複製狗出生了。
這是韓國首爾秀岩生物科技研究基金會(Sooam Biotech)的日常光景。秀岩是全球首間犬隻複製公司,過去十多年,已有逾千隻複製狗誕生於此,每隻收費10萬美元。秀岩狗隻繁殖研究員Jae Woong Wang坦言:「無錯,複製已經變成一門生意。」一般來說,只要狗主在愛犬死去五天內,把其DNA樣本交至秀岩,就有複製的可能。「只要狗隻遺體的細胞仍未受損,我們保證在五個月內可複製出狗隻。」 Wang說。
瞄準龐大市場
黃禹錫一度是韓國國民英雄。2004年他擔任首爾大學教授時,其團隊在《自然》(Science)期刊發表論文,聲稱已成功複製人類胚胎,被視為幹細胞研究重要突破。雖然研究在2005年底被揭發造假,黃禹錫教職不保,更幾乎入獄,但他作為複製狗之父卻無可爭辯。2005年,黃禹錫利用阿富汗獵狗(Afghan hound)耳朵細胞,成功複製出全球第一隻複製狗「Snuppy」。此後他創立了秀岩,起初只研究複製豬、牛,在2009年受鳳凰城大學(University of Phoenix)創辦人、富商John Sperling所託複製出其女友的愛犬Missy後,他和秀岩開展了商業性複製狗隻事業。
複製動物在科研上有其價值和潛力。例如黃禹錫透露,其員工正以之研究幹細胞與胚胎發展,除了更深入理解動物細胞如何發展,還有望幫助治療如阿茲海默症和糖尿病等疾病。事實上,秀岩也正接受政府資助,為研發黑色素瘤(melanoma)藥物建立模型。黃禹錫本人也正參與另一計劃,試圖從冰封於西伯利亞的長毛象抽取細胞,結合大象卵子,以複製方式「復活」長毛象,研究亦可應用於其他絕種動物如庇里牛斯山羊(Pyrenean Ibex),或保育如埃塞俄比亞狼(Ethiopian wolf)等瀕危品種。
秀岩也把《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中最小型的芝娃娃犬(Chihuahua)Miracle Milly複製了49次。秀岩生物科技研究總監Yeonwoo Jeong解釋:「我們想知道牠為什麼這麼細小,這種特徵又可否轉移?但原來是不可以的,複製品都比牠大。」秀岩不只複製寵物,還有用作拯救、搜索或緝毒的複製狗,也有農業上用的複製豬、牛。
在專業應用以外,這些動物複製公司正把技術推往更大的寵物市場。隨着少子化趨勢,愈來愈多人把寵物視為重要的家庭成員,愈加願意為牠們花費。據美國寵物產品協會(American Pet Products Association)調查,2017年美國人在寵物身上花費了694億美元。美國太陽信託銀行(SunTrust Mortgage)一項調查發現,三分之一千禧一代買屋的原因在於養狗,比結婚或生小孩還高。美國德州的ViaGen Pets是另一間知名的動物複製公司,複製寵物貓和狗分別收費25,000和50,000美元。
中國近年也成了這股潮流的最新落腳點。據《2018年中國寵物產業白皮書》,現時全國城鎮約有9,149萬隻貓狗,產業規模達1,708億元人民幣。希諾谷自2017年9月起提供複製狗服務,每次收費38萬元人民幣,需時六至十個月。該公司至今複製了不足20隻狗,其中之一是「汁汁」,複製自出現在《心花路放》、《惡棍天使》等電影中的明星狗「果汁」,主人兼訓練師何軍預料汁汁的演藝潛力比果汁更大。希諾谷副總經理趙建平上月向《環球時報》透露,中國第一隻複製貓將在今年第一季誕生。
現時複製動物基本上離不開秀岩、ViaGen Pets和希諾谷這三間公司,但複製寵物的興趣來自全球各地。秀岩辦公場所有一道白色大牆,上面貼滿了笑容滿面的人與新生複製狗的合照,每張都標示了城市名稱和國旗:南楊州、東京、洛杉磯、莫斯科、渥太華、巴西利亞、瓜達拉哈拉、海德拉巴、安克拉治……
三間公司所用的技術,基本上仍是「體細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即1996年複製多莉的那一套——先從一隻狗身上提取卵子,把它的細胞核移除,再從想要複製的狗身上提取體細胞,注入到該卵子之中,然後以電擊誘使兩者融合及分化,繼而把發展成的胚胎植入代孕狗隻子宮,順利的話,複製狗會在約60天後出生。
趙建平補充,複製狗不限種類,希諾谷已成功複製過史納莎、德國牧羊犬、北京狗和貴婦狗。此外,由於體細胞在活體提取時質素最佳,因此寵物主人需於寵物死後盡快保存其細胞。這些公司一般會提供基因保存服務,例如ViaGen Pets收費1,600美元,讓主人可在寵物仍然在世時預先保存細胞,方便日後隨時複製。
為何複製狗收費這麼昂貴?黃禹錫解釋,這是由於狗隻每年只發情兩次,令從牠們身上提取卵子的成本高企:「不像其他物種,現時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讓狗隻的卵母細胞在體外成熟。」 Jeong寄望日後可利用幹細胞技術在實驗室製作,毋須費時又昂貴地以手術方式從動物身上取得。
治療喪親傷痛
至於為何會如此多人想複製愛犬,黃禹錫解釋:「主要原因是愛犬已成為了他們的家庭成員之一,這些人希望愛犬陪伴他們愈久愈好。」 Wang亦說:「寵物死後,身邊的人必然不好過。對這些人來說,複製是葬禮以外的選項。有些人會製作動物標本,有些會選擇火化,而複製是另一種應對死亡的方式,是最接近重獲已逝寵物的方法。」
美國殿堂級歌手芭芭拉史翠珊(Barbra Streisand)是其中之一。去年2月她在接受《綜藝》(Variety)雜誌訪問中透露,現時飼養的三隻棉花面紗犬(Coton de Tulear),有兩隻是從前年逝世的愛犬Samantha複製而來,剩下那隻名為Miss Fanny,是Samantha的遠親。給她靈感的是美國娛樂業大亨迪勒(Barry Diller),他的愛犬Shannon由秀岩複製出來,讓芭芭拉留下深刻印象。
芭芭拉在《紐約時報》撰文自白:「我對於失去親愛的Samantha十分沮喪,經歷十四年相伴,我只想以某種方式把牠留在我身邊。若我能讓牠某些部分仍然活着,如某種從牠DNA而來的東西,我會比較容易接受牠的離去。」於是她在ViaGen Pets以Samantha的臉頰和胃部細胞複製出四隻狗,其中兩隻自己養育,取名Miss Scarlett和Miss Violet,另外兩隻送給了同事。冰島前第一夫人Dorrit Moussaieff亦預先從現年11歲的愛犬身上抽取DNA送到美國,待牠死後複製。
雖然複製寵物價格昂貴,但仍吸引了不少升斗市民。Tom Rubython是英國北安普頓(Northampton)一名新聞工作者,他深明複製已死愛犬Daisy「不是理智的決定」,但愛犬情深的他卻別無他法,為支付秀岩10萬美元的價格,他出售了兩架心愛的座駕,而他認為換來的複製狗與已故愛犬在外形上有85%相似。
中國上海的金女士負擔更重。她約九年前開始收養流浪狗,至今養有12隻,但因家裏狗太多,她要搬離市區,每天花四小時通勤。此外,她每月在流浪狗身上花費兩、三千元人民幣,佔收入約一半。雖然如此,愛犬「兔子」去年2月因病去世後,她仍決定分期付款38萬元人民幣複製:「可能這是一筆不少的數目,但只要有可能,我會盡量想方法去做這件事情。我做這個決定時,沒有跟別人商量,我不會受別人影響,因為牠對我的價值超過了38萬元。」
有些「另類顧客」選擇複製寵物,是源於懷念已逝親人而非寵物。美國攝影師Monni Must的女兒Miya約十年前自殺身亡,遺下一隻拉布拉多寵物犬Billy Bean由她繼續照顧。當Billy Bean快14歲時,Must萌生了複製牠的念頭:「我害怕所有人都開始忘記Miya,包括我自己。一想到我快將失去這隻狗,我便無法承受。靈光一閃,天呀,我決定要複製牠。」2017年,她光顧了ViaGen Pets,兩個月後複製狗誕生:「牠有靈魂,而且像我女兒一樣樂天,喜歡社交,待人友善,人人都喜歡牠。我覺得我(與女兒)仍有一種觸碰得到的連結,而不是只有精神上的。」
雖然名為複製寵物,但黃禹錫強調有向消費者清晰表明,複製寵物在各方面都不可能完全與本尊相同。他形容:「複製狗就像雙生兒,只是較原來的狗晚出生。」例如在秀岩,有五隻將被派到仁川國際機場當嗅探犬的複製獵犬,牠們皮毛上的白斑大小位置便有不同。黃禹錫續說:「(複製狗)有可能出現差異,這或關乎牠們在代孕犬子宮的環境,在懷孕過程中受到不同影響,例如代孕犬吃了什麼或其體內荷爾蒙水平等。」
趙建平認為,複製狗的外表無必要完全一樣:「我們的客人最關心的是,複製狗帶給他們的感覺像不像被複製的狗。雖然複製狗沒有記憶,但重要的是,牠帶有一些原來狗隻的特徵,會讓主人回想起牠。」這正是芭芭拉的情況,她坦承每隻複製狗都有自己的性格:「我正在等牠們再長大一點,看看牠們有沒有牠(Samantha)的啡眼睛和嚴肅性格。」縱使與逝去愛犬有所不同,但不代表這些複製狗對她毫無意義:「你可以複製狗的外表,但無法複製牠的靈魂。儘管如此,每次我望向牠們的面孔,都會想起Samantha,因而會心微笑。」
上文節錄自第14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月14日)《空有軀殼 實無記憶 複製寵物:販賣情感》。
相關文章:代孕犬如生育機器 複製寵物不如領養?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