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訪華】遊走中美之間 金正恩首次外訪目的何在?
坐在那列綠色火車裏面,由平壤逕往北京的朝鮮「要人」究竟是誰,一度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焦點。隨着中國官方新華社3月28日發出通報,「要人」身份終於揭盅——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受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在3月25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非正式訪問。今次是金正恩2011年上台以來首次外訪,自然意義非凡。他除了修補近年惡化的朝中關係,並向國際社會傳達朝鮮致力實現半島無核化的立場外,更釋放一些不能忽視的訊號。
雖然只是非正式訪問,但規格和其他國家元首訪華沒有多大分別。習近平先是在人民大會堂迎接金正恩,兩人隨後一起檢閱儀仗隊,然後進行首腦會談,出席歡迎晚宴等。習近平夫婦還在釣魚台國賓館的養源齋為金正恩夫婦設宴,介紹中國茶文化。
對於長期受到國際社會孤立、近年與中國「老大哥」齟齬不斷的朝鮮,習近平款待金正恩的方式算是不失禮節。事實上,過去六年,金正恩並未給人像祖父輩那麼親華的感覺,朝鮮戰爭以來的中朝「血盟」看似今非昔比。平壤去年一意孤行,連番進行核導試驗,招致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嚴厲制裁,朝鮮則對中國拒絕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深感不滿,對這個盟友作出抵制,例如習近平特使、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宋濤去年底出訪平壤時,竟未獲金正恩接見;今年3月,金正恩表明有意會晤韓美兩國元首,把中國甩在後面。一時之間,「中國出局論」甚囂塵上。
在上述背景下,金正恩訪華自然懷有修補朝中關係的用意,而這位曾遭網民揶揄的「三胖」確實也施展出不可小覷的外交手腕,「我此次來訪,希望與中國同志見面,加强戰略溝通,加深傳統友誼。希望今後能有機會同(習近平)總書記同志經常見面,通過互派特使、親筆書信等方式保持密切溝通,把高層會晤對兩黨兩國關係引領發展到新水平。」
當然,金正恩竭力修補兩國關係,雖說是為了傳承「傳統友誼」,實際上是利益驅使,其一大目的是紓緩制裁。約在半年前,中朝邊境貿易仍然絡繹不絕,每天有上百輛貨車將食品、日用品等運往朝鮮。但由於聯合國對平壤實施制裁,導致中朝貿易大減。單是在接近中朝邊境的羅先特別市,不少工廠停工、工人失業,加上物價上漲等情況,無可避免打擊朝鮮人民生計。
冀紓緩制裁 借中國應對特朗普
經貿問題以外,朝鮮極需借助中國之力,應對即將舉行的朝美峰會。峰會由金正恩主動提出,獲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爽快答應。不過,隨着華府國安團隊中的鷹派抬頭,透過外交手段解決朝鮮核問題的可能性減低,金正恩難再承受怠慢習近平的代價。
自上世紀50年代初介入朝鮮戰爭開始,到本世紀初參與「六方會談」,以至近期倡議「雙暫停」方案,中國一直是半島問題的關鍵參與者。更何況,現時中國綜合國力大幅上升,更加不能被無視。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認為,假如朝美峰會失敗收場,美國便可宣稱外交手段無效,繼而採取更具壓迫性的舉措,甚至以軍事手段解決半島問題。日本國際基督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高級副教授Stephen R. Nagy接受《香港01》訪問時則認為,中朝兩國皆嘗試向對方作出保證——中國不會放棄朝鮮,朝鮮亦不會與美國簽訂不能反映中國利益的協定。
根據新華社稿件,金正恩在華期間確認無核化意願,這種表態肯定符合中、美、韓等國立場。他向國際社會承諾:「按照金日成主席和金正日總書記的遺訓,致力於實現半島無核化,是我們始終不變的立場。」金正恩同時開出條件:「如果南朝鮮(韓國)和美國以善意回應我們的努力,營造和平穩定的氛圍,為實現和平採取階段性、同步的措施,半島無核化問題是能夠得到解決的。」
問題在於,朝鮮開出的條件仍然未見具體,怎樣才算「善意回應」、「和平穩定氛圍」顯然有很大操作空間。更曖昧的是,金正恩返國後,朝鮮官媒隻字不提「祖宗遺訓」,甚至沒有提及「領袖」願與特朗普盡快會面,與新華社的表述不同。金正恩專挑有利己方的消息公布,或許是要令朝鮮人民覺得,他與中美交手時絲毫沒有「讓步」,從而突顯自己的優勢地位。
未獲安全保障 不輕言棄核
對朝鮮而言,擁核一直是換取安全保障的手段。不過,金正恩即使懷有棄核意願,在美國屯兵半島南部、虎視眈眈下,他不太可能在金氏政權未獲保障下,輕率作出決定。國際危機組織高級顧問科夫里格(Michael Kovrig)便認為,平壤其實已釋放出願意進行更多對話的訊號,但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美朝之間建立信任,讓金正恩在感到安全的情況下棄核。
新任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新國安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等美國鷹派上場後,平壤肯定如坐針氈,感受到更大壓力,美朝建立信任也就難上加難。假如金正恩從中國身上取得某種保證或支持,無疑可以為他壯膽。
外界解讀金正恩首次訪華行程時,往往把焦點放在朝中關係和半島無核化上,這自然無可厚非。不過,他似乎同時有意釋放若干訊息,或許預示朝鮮這個封閉政權的動向。首先,金正恩刻意營造朝鮮是「正常國家」的形象,「撒手鐧」正是嬌妻李雪主。金正恩之父金正日生前出訪時,第五任妻子金玉雖曾同行,但僅以「國防委科長」等職稱出席外交場合,朝鮮官媒亦從不提及她的存在,朝中社今次卻明言李雪主隨同外訪,並六度提到她,做法前所未見。
李雪主2012年7月首次出席公開活動,官媒當時並未指明她的身份,但後來對其身份的描述逐步「升級」,由「夫人李雪主同志」,到近期只稱「同志」,現時更改稱為「女士」。訪華期間,李雪主更獲安排站在丈夫身旁,與習近平夫婦合照,確立朝鮮第一夫人地位。「第一夫人外交」是國際慣例,金正恩此舉旨在強調朝鮮是「正常國家」。
其次,金正恩此行並未攜同國防委員會或人民軍官員一道訪華。金正日2000年對中國進行非正式訪問時,與他一同出席中方宴會的朝方人員包括: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人民軍總政治局局長趙明祿,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人民軍總參謀長金永春,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金國泰,朝鮮勞動黨中央書記金容淳,朝鮮勞動黨中央國際部部長金養健和朝鮮駐華大使朱昌駿等。
金正恩卻「不帶槍赴會」,隨行人員包括朝鮮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組織指導部部長崔龍海,朝鮮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宣傳鼓動部部長朴光浩,朝鮮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統一戰線部部長金英哲,朝鮮外相李勇浩等。金正恩此舉除了展示朝中友好,是否也在朝韓峰會及朝美峰會舉行前,向國際社會發出某種訊號?
上文節錄自第105期《香港01》周報(2018年4月3日)《外交首秀表現亮麗 金正恩遊走中美有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敬請留意4月3日星期二出版的第105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