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補選】泛民接班困難 誰能擔起九西補選重責?
2016年立法會宣誓風波,先後令六名非建制派議員被取消資格(DQ)。政府在剛過去的3月11日,舉行首次補選,以填補原屬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香港眾志羅冠聰、建測界姚松炎的四個議席;不料建制成功「突襲」,與泛民平分兩席,令立法會地區直選議席形成了建制與非建制17:16格局,即後者未能取回分組點票否決權。目前,由於梁國雄及劉小麗已就DQ上訴,故原屬他們的兩席補選無期;據悉前者希望透過上訴追求司法公義,令DQ成為終院案例,所以民主派正積極遊說劉小麗撤銷法律行動,好讓九龍西先舉行補選,以助民主派扳回一城。
(當問及補選的有力人選)如果有嘅話,佢應該今次就去啦,就係冇嘅嘛!
危急時刻 泛民接班遇難題?
對於民主派而言,無論何時舉行補選,都必須兩席全取方能奪回分組點票否決權,這本是回歸以來他們從未失卻過的制衡砝碼。然而,由於資源有限,經過宣誓風波、一地兩檢、修改議事規則及是次補選,已令他們消耗不少政治元氣,而未來兩年又接連有區議會和立法會換屆選舉兩場硬仗,究竟要由誰人出征才能扳回那關鍵兩席,着實令泛民煞費思量。
若新界東誠如傳媒猜測,由「長毛」梁國雄對戰「哪吒」方國珊,如今誰能勝出恐怕是未知數,何況後者在是次補選中以翻倍票數先聲奪人;再看九龍西戰局,民建聯的油尖旺區議會主席葉傲冬似乎蓄勢待發,但反觀民主派的牌面,新生代中似乎哪個人選有足夠號召力?民協何啟明直言:「如果有嘅話,佢應該今次就去啦,就係冇嘅嘛!」難道又要靠早前在泛民初選中落敗、在「Plan B風波」中遭施壓退選的「政壇李克勤」民協馮檢基?抑或由因馮檢基前年「空降」新界西而飲恨的工黨李卓人再「空降」九龍西,以「一選泯恩仇」?
先不論政壇老人能否成功救場,但民主派的後繼問題,或許是更值得擔憂的議題。
事實上,近兩年非建制陣營出了不少「傘後新星」,如香港眾志羅冠聰、黃之鋒、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小麗民主教室劉小麗等等,他們皆能在短時間內聚集巨大政治能量,但事到如今,有人難逃牢獄之災,有人勝選又慘遭「DQ」,政治環境顯然對光譜中激進一側越發不利,而是次補選又證明了更為殘酷的事實:「DQ光環」已漸漸降溫,拿不到多少同情票。而與此同時,相對溫和的傳統民主黨派卻未見有力接班人,為人熟悉的「新星」大概只數得出身兼愛情小說作家的民主黨鄺俊宇,以及擅於建立個人形象的公民黨楊岳橋而已。
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傳統民主黨派會出現接棒難題?
可能70個(實習生)裡面净係得一兩個係咁(入民主黨),對我地來講已經係好好的收穫。
新人培育機制待改善 「唔好咁硬邦邦」
首先,傳統民主黨派缺少青年支持者嗎?答案一定不是簡單的「不」。
以成立於2010年的「民主青年」為例,它是民主黨轄下獨立運作的青年組織,主席洪寶華告訴《香港01》記者,雖然該組織「好像沒有民建聯、自由黨的青年組織那麼出名」,但由其主辦的暑期實習計劃每年都可吸引70至90名大專生參加,每逢立法會、區議會選舉年份更可達到120人,近年還有上升趨勢。
實習計劃是民主黨招納新血的重要機制。為令參與者更了解民主黨的從政理念,計劃內容包括參與議員辦事處日常運作、參觀立法會及模擬立法會辯論等,去年更新增了海外政黨交流活動。談起2017年實習計劃的成果,洪寶華說,70名青年當中只有一人入黨並成為社區主任,另有一人決定休學一年做全職議員助理,還有十多人承諾暑期結束後繼續兼職為議員做事。她承認,入黨青年不多,因為民主黨始終是一個「好傳統」的政黨,可能對年輕人吸引力不足,有改革需要。她總結過往經驗,認為該黨應通過各類型軟性活動,「打籃球啊,搞camp day, 還有海外交流」,吸收更多青年加入,「唔好咁硬邦邦」。
然而,宣傳活動及實習形式的「軟」或「硬」,真的就是培育後進的核心?「青年民協」召集人、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接受《香港01》訪問時坦言,政黨培訓新人方法大同小異,民協也是邀請學者、政黨人士、區議員來和青年分享,以及在地區工作和個案中傳授經驗,最終希望新人能認同民主理念,並在工作中實踐民主,將民主理念傳入基層。
何啟明續指,逐漸建立的統一青年培育機制,勝過之前單一的師徒制。在民協的過往經歷中,不難看到師徒制困境,反對創辦人馮檢基「永續參選」的莫嘉嫻,去年退出民協時留下一句「點解唔畀機會年輕人衝吓?」而意欲出戰立法會補選的何啟明,則兩度在最後關頭棄選,為「團結」讓路師父馮檢基。
民建聯實習生入黨率高
再看建制一方,似乎在十多年的摸索中,形成相對穩定的培訓機制。青年民建聯(下簡稱「青民」)2004年成立,是最早起步的政黨青年組織。身兼觀塘區議員的青民主席顏汶羽介紹,對民建聯而言,「實習計劃很重要,確實吸引了不少人才」,儘管去年實習生只有20人左右,但黨員轉化率高達100%,即實習生暑假結束後均會加入民建聯。值得思考的是,青民的實習項目和民主黨同樣是到議員辦事處及地區支部工作,邀請立法會議員和區議員交流等,為何成績卻有天淵之別?
顏汶羽說,青年入黨後,有機會通過「副發言人制度」,成為立法會各項政策副發言人,參與政策倡議制定,他本人就是在21歲撰寫大學畢業論文期間,成為「人力事務」政策副發言人,正好論述題目撞上了政策動議,便用學術思維參與推動最低工資修法,自己也得以在此後十年一直擔任民建聯勞工政策的撰寫者。顏汶羽稱,自己通過這件事看到了「民建聯與政府的關係,以及對年輕人的重視和信任」,因而更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對於民建聯的培訓經驗,洪寶華坦言沒有深入研究,只謂曾聽說該黨立法會議員會親力親為與年輕人交流,相信可以幫助他們更快了解到從政理念,認為做法值得參考。不過,何啟明相當質疑建制青年的「人才濟濟」,反問:「如果真係(犀利),咁點解會出蔣麗芸?」香港政策研究所董事暨行政總裁馮可強則指:「建制在培育新人方面比較資源充足,但他們在議會的表現是否標青?(大眾)對許多新面孔不知姓甚名誰,又不知道他做了什麼。你推了他入去,但這些新議員是否有突出的地方?有一些專注議題?不要入了去就算,要學懂如何增強形象。」
青年做社區:「摸着黑過河」
對有意參政的青年來說,地區工作往往是職業生涯第一步,也是基石。在這方面,政黨可以提供怎樣的支援?民主青年主席洪寶華思考片刻,認為這視乎個人積極度、有多嚮往這個目標,畢竟「(民主黨)沒有建制那麼有錢能養住一個人,只能給一萬多人工」,而如果在擺街站、發單張等方面的考勤達標,會再提供一些津貼,並可報銷個人宣傳單張的費用等,但主要還是靠個人努力。
關於這點,民主黨葵青區社區主任陳世傑不無體會,社工系出身的他因民主理想入黨,而他的同系同學只有兩三個選擇了這條路,「(因為這)不是一個吸引的選項,這行很辛苦……又underpaid(被低估薪酬),人工只有SWA(Social Work Associate,社會工作助理)的三分之二,雖然會上調,但升幅不大。」社區工作的辛苦和瑣碎,確實是其他人難以想像的——在一小時的電話訪問中,已經下班的陳世傑還要處理市民打來的數個電話和一則突發火警。
當記者問到民主派是否面臨後繼無人的難題,陳世傑感到有些「尖銳」及「尷尬」,坦言對很多從政新人來說,發言需要謹慎,「每行一步,都像摸着黑過河。」他表示,年輕人向上流動有一定難度,固然希望政黨給予更多支持,以現在狀況來看,即使個人很努力、很用心,也面臨許多局限,在選戰中往往難敵對手。那些「局限」,或許是參政議政的機會匱乏,也是地區工作的資源不足。
(入政黨做地區工作)不是一個吸引的選項,這行很辛苦……又是underpaid
陳世傑批評建制派區議員「由上而下」做地區工作,其個人判斷常常與市民的真實需求不符,2015年觀塘海濱音樂噴泉的建議就是一例;但另一方面,陳也認同對手有做得比他們更足夠的地方,例如「派嘢」、舉辦活動後收集市民電話、主動聯絡他們……「但這都需要資源,我們少好多。」陳世傑感嘆。
「資源少」,是討論民主派問題時最常出現的原因,他們長期抱怨欠缺資源在地區深耕細作,但對手卻能給社區帶來很多實惠,以「蛇齋餅糭」換取選票。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蔡子強曾分析,資源短缺會造成惡性循環,資源少導致動員能力差,獲得議席少,最後,民主派得到的資源又繼續減少。
資源有限不應放棄服務街坊
民主派在劣勢中逆行的艱難無可否認,但他們是否能夠善用有限資源打好選戰呢?蔡子強及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在分析是次選舉結果時均指出,忽視貼地的區內拉票工作,繼而流失大量基層票源,才是姚松炎落敗的重要原因。
蔡子強更指出,姚過於依賴社交媒體宣傳,在網絡反應良好的情況下,高估了選情。由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空降」九龍西直選,姚松炎的策略跟足新界西「票王」朱凱迪,將資源更多擺在網絡宣傳,而較少直接擺街站、與地區樁腳一同接觸市民。
民協副主席、深水埗區議員何啟明認為,在單議席單票制之下,既需要長者認識、基層接受,又需要中產支援、激進派認同,難度很高。「踩單車,手寫banner,咪攞到中產票囉,美孚、黃埔佢贏晒。」何啟明說,相較之下,姚在基層長者方面就做得弱些,包括未能多在屋邨擺街站、「洗樓」、探訪等等。選戰後的傳媒報道中,不少當區選民直言從沒見過姚松炎,甚至沒見過他的傳單,最終有支持民協的市民「含淚」過票給他,也有多年泛民支持者轉投經常在地區出現的民建聯區議員鄭泳舜。
反觀民主派另一候選人、民主黨前黨員區諾軒,也僅有月餘時間做選舉工程,最終險勝對手,足見「貼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黃之鋒日前曾撰文分析選戰工程,指「眾志班底瘋狂開站,在早晚深宵無間斷宣傳」,並請到歷代政壇領袖出山為區諾軒站台。令黃之鋒感到「相當震撼」的是,前民主黨主席楊森,今時今日竟能在「深紅選區」和老友記握手、搭膊頭,由此可見世代之差。楊森則回應稱,十多年前幫過的街坊仍會記得他,這反映地區工作、服務街坊有回報,而支持亦要靠累積的服務編織出來,並且可以細水長流。
本文原載於2018年3月19日出版第103期《香港01》周報《泛民接班困難重重 誰能擔起九西補選重責》。
相關系列報道包括:
【01周報專訪.立會補選】DQ光環失效 高喊理念難敵社會冷感?
【01周報專訪.立會補選】從「方國珊現象」 看務實從政的出路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19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3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