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由戈演變而來的兵器 項羽呂布的霸王戟及方天戟真有其事嗎?

撰文:衛爾良
出版:更新:

在江蘇的項氏宗祠內,擺放著一柄名為「霸王戟」的兵器,據說是項羽生前所用的兵器。據說長五米五、重三百斤,盡顯霸王威武。而在項羽以外,另一位以勇猛聞名的武將呂布,亦是以「方天畫戟」傳頌後世。
究竟這兩位名垂千古的將帥,是否真是以戟馳騁沙場?戟這種兵器又是何時出現?

延伸閱讀

【鉤鑲】中國古代的抗戟兵器 帶鉤帶錐的小盾牌

威爾斯鉤矛:與瑞士戟類似的歐洲兵器

▍化戈為戟

假如說到戟的話,則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戈。戈和戟都是華夏文明獨特的兵器,戈最早發現於夏末商初,後因車戰而盛行,末於漢代。它是在長柄的末端加裝橫向刃器,用以啄擊、勾擊對手,尤其便於戰車士兵高居臨下攻擊敵人。

而戟則是在戈的形制基礎下發展而成。最早期的「戟」還未稱之為「戟」,而是以「戈矛聯裝」的形制出現,即是在戈頭上方另外加裝「刺矛」,使戈增添了「刺擊」功能,使矛增添了「啄擊」功能。直至西周時代為止,都仍未見「戟」字出現,但這種聯裝方式明顯導致後來「戟」的出現。

後來隨著鍛冶技術進步,一體戟成為「聯裝」的另一種方式,把聯裝戟的各部份鑄造為一體。及至鐵器逐漸取代銅器,長戟的形狀便更進一步得以定形,並漸漸取代戈成為戰場上的主力兵器之一。

+2

▍呂布和項羽真是用戟嗎?

那麼究竟甚麼是「霸王戟」呢?霸王戟又名「天龍破城戟」,是明代小說《西漢演義》中項羽所用的兵器。長一丈二尺三寸,重129斤,傳說是女媧補天時剩下的石頭所造。這顯然是文藝創作對項羽神勇的渲染。

實際上,依照《史記.項羽本紀》,項羽大部份時間都是持劍示人。例如他隨項梁起義之時,便是用佩劍斬下會稽守的人頭。之後在鴻門宴上,項羽亦是「按劍而跽」,威嚇樊噲。甚至在兵敗垓下之時,他亦是用兵刃殺出重圍,即「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此處的短兵,當指劍器無誤。

至於《三國演義》的呂布,其揮舞「方天畫戟」的形象更是名流千古。但其實歷史中的呂布,同樣未必使用「方天畫戟」。

在《三國志・魏國・呂布傳》及《後漢書・呂布傳》都描寫了「轅門射戟」的故事。呂布為平定袁術及劉備之間的爭戰,「令軍候植戟於營門」,並以「射戟」作為賭注,「諸君觀布謝戟小支,中者當各解兵,不中可留決鬬。」然後呂布一戰射中戟的小枝,於是袁術軍按照約定退兵。

然而,在正史中的記載卻顯示呂布應該以矛作兵器,如《三國志》載「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又《後漢書》謂「布應聲持矛刺卓」,很有可能《三國演義》是為了營造人物形象才指呂布慣用方天畫戟,結果呂布的形象也確實深入民心。

而真正的「方天畫戟」實際上要到宋代才真正出現,名為「戟刀」,據《武備志》記載屬於「刀八種」之一,跟三國時代盛行的「卜字戟」完全不同。最初的戟刀是在矛頭下,一側加上月牙形刃,後來更衍生出兩邊俱有月牙刃的戟刀、在刀頭刀柄加上裝飾的戟刀——方天畫戟。

所以,縱使三國時代諸多猛將,如典韋、甘寧、張遼,都以戟作為兵器,但呂布就不可能「穿越時空」以方天畫戟作為兵器。

三國時代吳國士兵。(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tGQ4nu)

▍戟兵衰落:以矛代戟

雖然戟在三國時代仍相當盛行,但戟作為兵器的不足卻已漸漸呈現。

據《後漢書・董卓傳》記載,呂布發動兵變要殺死董卓,李肅「以戟刺之,卓衷甲不入,傷臂墜車」,最後要由呂布「應聲持矛刺卓,趣兵斬之。」這個事件當中,李肅能力固然不及呂布,但亦間接反映戟的刺擊能力開始追不上護甲的發展,這亦是導致戟沒落的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