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兵|重探商朝盛極一時的戰場兵器 商白玉戈拍賣649萬售出
昨日,全球唯一刻有「㠱」字銘文的商朝晚期白玉戈於香港拍賣,終以649萬港元售出。「止戈為武」、「大動干戈」、「倒戈卸甲」大家都聽得多,但為何這種古代中國獨有的戰場兵器卻甚少見於中國歷史當中呢?
「戈」是中國歷史上很早便出現的古兵器,早於商周時代,戈已是常見兵器的一種。但由於戰爭形式和護甲技術的改變,戈作為戰場主力兵器也大約於兩晉時代逐漸淡出歷史舞台。戈雖然在歷史上消失,但作為文化涵意保分卻在語文中保留下來。
▍現世唯一刻有「㠱」字銘文商朝晚期白玉戈 香港拍賣649萬售出
香港佳士得昨日為台灣名古董商張偉華舉辦了的「雲中玉筵」專場,今季以「夏商周篇」為主題。全場拍賣共75件/組高古玉器,全數成交,成交額合共總值4624萬港元,足足是估價總和的2.6倍。
當中「成交之王」為一支據稱是㠱國王室貴族所用的商代晚期白玉戈,成交總額高達649萬港元,由手持「86」號競投牌的現場男士投得。
㠱國的文物從未出現於拍賣場,拍賣行方指這支白玉戈乃現世唯一刻有「㠱」字銘文的玉器文物。佳士得的專家又認為㠱國並非姒姓,亦非大禹後裔,而是姜姓,乃「炎帝」神農氏後人。
白玉戈刻有「㠱侯彌用」,「㠱」為商朝至戰國初期的諸侯國。歷來屢有帶「㠱」字的商周、春秋青銅器出土,如「㠱侯鼎」、「㠱伯子垵父征盨」、「㠱伯垵父盤」等等。會方更稱此「白玉戈」「將為學術界與收藏界對高古玉器文脈的研究考證,提供最具體的實物證據」。
話說回來,「止戈為武」、「大動干戈」、「倒戈卸甲」大家都聽得多,但為何這種古代中國獨有的戰場兵器卻甚少見於中國歷史當中呢?
▍戈的由來
早於商代的文獻或考古文物已有「戈」的出現,據說靈感來自鳥啄。
戈是在長柄末端裝有橫向的刃,早期甚至以長棍綁上一把打橫短刀,是種可以在稍遠距離割下敵人首級的武器。戈的特徵為刃與柄的角度會比直角還要大一些,因為早期青銅器時代青銅的硬度不利於兵器作大刀劈伐的攻擊動作(所以短兵器流行劍而不是刀),所以這個角度有利勾著敵人頭部時減低揮動上的阻力。
戈本來是一種跟戰車戰鬥一起發展而來的兵器在商代到西周時代是戰車的主要兵器,當時的戰車上的戈兵以戈攻擊車外的敵人,可以用來啄擊,或利用車速的衝力扣著敵人,從而加大殺傷力。
踏入東周時代,全民徵兵開始盛行,步兵日漸成為主流,戈也開始成為步兵兵器。在步兵編制中,常以五人或若干人一小隊,先以弩兵遠程攻擊,一旦敵人接近中距離,則以刺擊為主的矛兵補上(有時矛和弩兵的次序會調轉),敵人再近身時,則會以戈兵作中近距離攻擊,弩兵在後遠方輔助攻擊。
▍戈的改良
而隨著護甲技術發展和青銅鍛造技術進步,戈的形制也在不斷適應新時代而變化。例如在本來的「無胡戈」改良為「有胡戈」,甚至「胡」的長度比「援」還要長,這改動能增加戈頭裝在長柄上的穩固程度,胡的加長亦表示鋒刃更長,有助砍殺能力。
而另一種改良即在戈上開更多的刃,有上開刃、內刃和三邊刃等。或者在胡上設置「距」或增加「孓刺」。前者指在胡上增加一個如雞後爪的刺,後者讓戈胡呈鋸齒狀,加強鋒刃的切割能力。而戈頭的彎曲角度若過小(指由援到胡的部份),不容易刺入人體,若角度過大則不能順利劃開人體。因此設計戈的工匠,若將戈的重心用在勾殺敵人上,便會追求戈頭的彎曲角度,增加勾殺威力。
延伸閱讀︰
▍戈的息微
而面對日益複雜的戰場需要,例如護甲越來越堅硬,青銅戈無法劈入,戈慢慢加入長矛而成為戟,使士兵能同時使出具衝刺能力的矛兵攻擊動作,並取代戈成為戰場主流兵器。上述的步兵戰陣中,很多時長矛兵便與戈兵不分,而以長戟作長和中距離攻擊。
大約兩晉時期,軍事技術又在改變,騎兵披重甲,戰馬亦有護甲,護具的改良對格鬥兵器提出升級要求,原來卜字的戈或戟,難以破甲而傷及敵身。而騎兵突破性的發展,使戈、戟的啄擊能力無用武之地,而馬蹬技術出現,「戟」中矛的部份亦受到技術更優良的長矛類兵器「槊」的出現而被淘汰。
有關戈的論討實非三言兩語可完結,我們這篇是一個初嘗試,將來若有機會再作深入補充。
「戈」在魏晉之際雖然退出歷史舞台,但它作為先秦兩漢主流兵器,在中國文化的「武」文化成為一個重要字義符號。我們常說「止戈為武」,有人以象形文字時期的「武」字,指即一足(止)拿著戈,故而有「武」的意思。但亦有人指出,所謂「止戈為武」即是有權有能者在不用武力而能讓衝突變成和平,才是武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1.韋雙翎:〈「鉤鑲」與「戟」的糾纏─初探「護手鈎」的歷史發展〉
2.來村多加史《戰略戰術兵器事典一:中國古代篇》
3.指文烽火工作室:《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鑑》
你一定好奇的「印度八大兵器」,點擊圖片觀看文字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