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武家醫學課程 倡中西結合學習跌打手法
傳統中國武術涵蓋面廣,武者在學藝過程難免會有受傷和勞損,所以醫科跌打很早便已是國術中所涉及範疇。時至今日,醫學知識發展一日千里,可是民間在遇到傷患時,卻常誤信一些欠缺科學理據的偏方,從而對傳統中醫學產生誤解。柔功門的鄭文輝師傅,多年來接受中西醫學理論結合訓練,針對民間常見誤解,開辦「武術運動創傷學會」,透過開辦課程,中西合璧,推廣武家醫術知識。
文、攝:賴家俊
由拜入柔功門到註冊中醫師
七十年代香港流行功夫熱,少年時的鄭文輝適逢時勢,先跟鄰居學習詠春,後來拜入柔功門,先學武術,再習獅藝。八十年代後期,他開始教班授徒,弘揚獅藝,不論南獅北舞,抑或跳樁表演,難免遇到學員受傷,這讓為師者的鄭文輝深感醫科知識之重要。但傳統醫科範疇極廣,他在名宿前輩指點下,在香港的中醫學院先學骨傷科,未幾融會貫通,再習內科針灸。後來學有所成,更負笈進修,現為註冊中醫師。他憶述,不同於今日學院課程,八十年代學習中醫主要靠跌打醫館承傳,一邊學習一邊實踐。
近日因疫情影響,多了人在家練習,更多了人勤做運動,但他們一旦受傷時卻胡亂用藥。鄭文輝指,坊間有些自稱民間秘方的另類療法,或以棍拍打,或用力扭頸,有些有混入中醫骨科手法但或不全面,可能會讓很多患者傷上加傷。同時,不少骨科名醫暨武林前輩或離世、或退休,鄭文輝擔心自己學到的這些傳統經驗無以為繼,又不少相熟朋友勸他開班教學,於是才萌起開辦有關武術運動創傷課程的念頭,而課程的學員主要是救護員或大學中醫科系學生。鄭文輝也希望在學院理論外,把他在傳統武館的跌打經驗,一併與後學分享交流。
「醫武自古同源,武術若去到運用演繹,亦可視為運動,讓人追求健康,這正與中醫扶正養生宗旨契合。所以自古外內家均研究醫術,習武者或練習谷傷,或與人試手打傷,醫術對他們來說都是實用知識,他們從治療中累積經驗,成為學武所需。」
【延伸閱讀】
讓學員明白自己的限制
對初學者來說,學醫之先先要學法律知識。學員要明白不可隨便醫人,他們要明白香港保險制度,無專業執照不可用受管制藥物之外,保險索償亦需要有西醫檢驗報告。所以先教止血包紮,針對傷患手法。課程內容雖然是中醫手法理論,但亦中西結合,取長補短,讓學員做教練時可以有基礎知識應對學員受傷。
「武術訓練常見的傷患有跌傷、出血、撞傷、扭傷、關節脫位或骨折,這些傷患治療以外敷內服,手法為主。而運氣不當的內傷(谷傷內臟),則不能敷藥,只可透過內服化氣去瘀。」
鄭文輝表示,中西醫學各有長短,師生都要學習取長補短。西醫強於處理急性,甚至是即時危及生命的創傷,但其理論以可見的才判斷為傷,主張讓患者自然康復,這樣除了讓傷患要更長康復時間外,有些不見的內傷還可能留為後患。在中醫角度看,表傷以外還有死血壞血,亦即俗稱「風濕」,若處理不當留在體內會翻風發痛,所以要配合手法消腫散瘀,行氣活血。
「香港是一個中西文化並存的社會,傳統中醫也要講求中西結合,例如要認識西藥有何副作用,取各家所長而不故步自封。中醫也有不足之處,例如傳統理論指受傷要用熱藥,但大家見過打擂台,中途休息時拳手是用冰敷去腫。因為據西醫理論腫脹發熱要用冰敷,用熱只會更腫,中醫汲取這些理論,可以用較寒涼藥處理腫脹。又例如傳統武館徒手塗藥習慣,現在也應根據傷患狀況,必要時要用上醫療手套。」
捽藥油用勁手法講究
談及外敷塗藥,訪問當日正教授無菌性發炎,即一般撞傷打傷外敷方法。相比西醫用藥油只要求塗上患處,跌打則講究「捽藥油」,兩者上藥方式有明顯不同。鄭文輝表示,中醫會用上不同用力手法,先以暗勁把藥油「捽」在患處,然後幫患者適度拉鬆肌肉,在這個順理過程中探量體溫,搜索有沒有新傷骨折,無新傷後則用腕勁較有力捽藥油,而不是一味「大力捽」。他表示,這些用力發勁、腕勁手法,在東江拳術是很常見的知識。
除了手法外,中醫「望聞問切」亦是治療傷患要訣。鄭文輝打個比喻,很多人多年前傷及某位置,多年後同一位置發痛,會不自覺認為是舊患復發。這時候醫者便要判斷是新傷還是舊患(俗稱「風濕」),因為兩種傷患所用藥油不同,錯用會加重傷勢。又例如拳手打完比賽,會詢問拳手大便狀況,若有便秘,便會用藥讓他通便。因為中醫來說,散瘀後死血壞血是透過大便排出體外,若果處理不當會積聚體內,影響康復。
不同醫學體系均有其長處強項,鄭文輝希望學員能夠客觀吸取各家所長。不論中西醫學,現在都講師承制,即透過具經驗醫師把書本以外的實踐經驗,教授下一代,讓學院知識與實踐結合。
這些源於傳統武館的武家醫學,是歷代前賢累積得來的寶貴經驗,我希望能讓這些經驗發揚下去,薪火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