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杖/Kali/Arnis/Escrima】Punyo可留可棄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保留伸出數吋棍尾部分在魔杖叫Punyo。

有習魔杖的讀者,應該也知道握棍的基本要求,是棍尾預留二至四吋的空間讓短棍由尾指伸出,一些練習棍甚至乎會劃上一個刻度,供初學者辨識預留多少棍尾部分伸出。這個棍尾部分又叫「Punyo」,對一些人來說甚至乎會以握棍者有否保留Punyo部分,而視他是否懂得握棍。可是,一如Silat於馬拉一帶有不同流派,魔杖流派亦眾多,當中也有流派是握棍時不留Punyo,即整隻手包著棍尾,這次與大家談談箇中分別原由!

保留Punyo,在攻擊上有以下用途:

1.近身戰時,這幾吋突出來的棍尾,做出如肘擊狀的攻擊/同樣在近身戰時,讓Punyo代替Dulo(一邊或兩邊尖銳的掌心棍),近身插眼;

2.部分拆棍招式(Disarm Stick),需要用到Punyo作為鎖節點(Locking Point);

3.對方用拍手或擸手捉著你的手掌時,用Punyo一屈把對方的手鎖著,繼而做出拉扯動作;

4.有說留Punyo是模擬握單手劍方式,在用棍練手法同時等同練劍手法。
 

用Punyo disarm例子

但在Cabales Serrada Escrima這個系統中,習魔杖者卻不留Punyo,可參考附圖創辦人GM Angel Cabales這張照片。
 

GM Angel Cabales(圖片來源:http://defensivecombat.blogspot.com/)

那麼為何會選擇不留Punyo?

其實,正如很多武術的分支演變,不同分支可能只是在原母體的母招上作出取捨選擇,甲分支保留甲項而犧牲乙項、乙分支保留乙項而犧牲甲項。放棄了保留Punyo,雖然捨棄了上述幾點攻擊上的優勢,但卻換來其他攻擊上的好處。

沒有了Punyo,有以下好處:

1.一吋長一吋強
中國古語有云:「兵器一吋長一吋強,一吋短一吋險。」武器只要不是太長太重影響重心,以一般只有二十多吋的魔杖來說,放棄了Punyo便多了四吋左右攻擊範圍。根據轉矩(Torque)原理,當你使用相同的力量揮棍,越長的棍能有更快和更大打擊力。

而當你近身打Abaniko(一種扭手肘或手腕將棍如扇狀揮動打法),更長兵器的功效馬上立見。

同樣是近身攻擊,可以用棍尾(Punyo)做出插或鎚拳動作,亦可改用如影片中揮動手腕的Abaniko

2.減少遭到拆棍機會
留Punyo可以幫助施展拆棍(disarm),但反過來看
留著Punyo也給予對方用來將你手上棍拆走。
 

1:23左右,示範者便鎖實對方Punyo,扭手腕以大腿發力拆走對手短棍

3.放鬆握力
有打網球等握拍類運動的朋友應該知道,放鬆握力的打法,可以更順暢擺動姿勢,打出更好反擊力。同樣改為握兵器,當你放鬆握力時(這裡不是指完全不用力,是指握著但不是刻意收緊用力的狀態),可以更得心應手的揮動雙手、手腕,發揮更好的揮動打擊力,手部亦會更敏感面對突發情況。

可是,當你刻意留著Punyo,你要用更多的力去握緊,否則Punyo部分會移位;而當你放鬆握力時(未留Punyo),短棍雖然有可能在打了幾下的過程中有Punyo伸出,這時可以隨機應變改用Punyo攻勢,或趁有機會拉開距離時改回最先的握法。
 

片段中的流派便是不留Punyo

有些人會問不握實拳頭拿實短棍,對方搶我棍的時候怎辦?對一些魔杖武者來說,他不會握實拳頭和你糾纏手上短棍誰屬,他反而會更快應變,可能在手中棍讓給對方那剎那「棄車誘敵」,施以攻擊。

在小結重新引用上文的一句話。武術沒有固定的格式(Form),你在用某一種格式時,雖然沒有了某種優勢,但一定能加強某方面的長處,一切視乎你自己想打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