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蔡龍雲:力降外將 華拳之鋒

撰文:李開泰
出版:更新:

上世紀的中國武術界,流傳了很多痛打殖民者的熱血故事,但不少都欠缺事實根據,或純屬一場「美麗誤會」。不過今天要介紹的武術名家,則確實曾在擂台上與外籍拳手交鋒。此事除了令他名動四方之外,還使得他所習練的「華拳」一躍成為國家套路。

他就是近代華拳第一人:蔡龍雲。

蔡龍雲(1928—2015),山東濟寧人,其父蔡桂勤師承華拳名家丁玉山,曾在蘇州錦源鏢局擔任鏢師,在西北及山東等地享負盛名。在父親的督促底下,蔡龍雲從小便勤練武術。及至年紀稍長,蔡龍雲已經精通羅漢拳、瘋魔棍等多種套路。其後蔡龍雲轉抵上海,又學習了形意拳、八卦掌等不同武技,可謂年少有成。

1943年,一個訪滬拳擊隊主動提出要求,希望跟中國武術界作賽。蔡桂勤遂與號稱「千斤王」的名家王子平,在當地選出八名國術能手出賽。結果,其時只有14歲的蔡龍雲成功說服父母、入選代表隊,他亦成為了隊伍中最年輕的一員。

比賽於同年11月13日開打,地點設在陜西南路的回力球館。按現時的文字資料,所有選手均需佩載拳擊手套,但除拳擊之外亦可使用踢技及摔技等,與現代的散打規則相似。

蔡龍雲的對手是一名年約30的俄裔拳擊運動員,首兩個回合蔡龍雲不斷用低掃攻擊對方下盤。去到第三回合,蔡龍雲把握機會以側踢擊倒對手,順利贏得比賽。而中國代表隊亦以五勝二負一和的成績,勝出了整場賽事。上海的各大報章隨即發行特刊,讚揚代表隊的英勇表現。蔡龍雲由此成為了上海武術界的「風雲人物」,並獲得了「神拳大龍」的美譽。

蔡龍雲跟魯塞爾的比賽照片,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R8Su9q

1946年,美國拳擊運動員魯塞爾來到上海,再次指名要挑戰蔡龍雲。雖然這次比賽將採用完整的拳擊規例,對擅使踢技的蔡龍雲頗為不利,但他依然願意接戰。比賽遂於同年9月2日,在八仙橋的上海青年會堂內進行。出乎大眾所料,蔡龍雲絲毫沒有落下風,反而連續數個回合將魯塞爾打至潰不成軍。去到第五回合,魯塞爾終於招架不住,蔡龍雲再一次擊倒對手獲勝,震撼全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屢次為國家揚威海外的蔡龍雲,得到了新政府的重視。他在1952年參加了全國第二屆青年代表大會,爾後又進入了國家武術隊,並擔任隊長一職。全國的第一個《武術競賽規則》,便是由蔡龍雲與國家體委的成員所創編。他又先後去到了廣州、浙江、河南等地,親身考察不同地區的武術,為傳承中國武術作出無比貢獻。

當然,要數最受蔡龍雲影響的武術流派,自然非華拳莫屬。1960年,蔡龍雲與其他武術家合作,創編了華拳的現代競賽套路。其後他又在人民體育出版社發表了傳統的四路華拳套路,並多次在報紙雜誌介紹華拳的搏擊方式。這些文章及套路動作,便成了今天流行的華拳規範模式:

 

2015年12月19日,蔡龍雲因病逝世,享年87歲。慶幸的是,華拳至今依然是國家的標準競賽套路之一,他的學生邱丕相、王培琨等亦繼續在不同的武術領域裡工作,讓這門傳統拳法得以傳承下去。數年前內地電視台曾為華拳及蔡龍雲進行了專題報道,題為「劍出華拳」。這四個字除了總結出華拳的技法特徵外,相信亦是對蔡龍雲先生畢生最佳的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