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鄧志安Andy:19歲的職業賽首戰 19年的成長與情義
鄧志安Andy,19歲。今個星期五他就會參加人生第一場職業MMA賽事,向自己的夢想繼續進發。回憶起習武的初衷,Andy提到了《激戰》以及過去的一段好勝歲月。但讓他堅持下來的真正原因,其實是一個永遠無法取代的人:
「15歲的時候,爸爸因重病進了醫院……他臨終前之前跟我說:『爸爸知道你喜歡打拳,那你要麼不打,要麼就成為最強的一個,讓所有人都認識你』。說完後不久,他便在我面前離開了。而這句說話則一直成為了我的動力所在」
或許對其他人來說,19歲的職業生涯,是條無比艱辛的道路。但Andy卻活出了另一種風格,那是用血汗編寫的青春日誌。
由《激戰》到修斗
回溯大部分人的學武故事,不少都是因電影而緣起,其中尤以李小龍或港式武打片居多。這個模式同樣適用在Andy身上,不過卻只應驗了一半,因為那齣電影並不是《精武門》,而是2013年的《激戰》。其時14歲的Andy,本來便已經嗜武成性,看到了電影中的熱血場景,自自然然就對MMA產生了興趣。
他最初是在旺角的一間拳館受訓,雖然沒有學到太多紮實技巧,但就首次讓感受到了真正的MMA。更重要的是,Andy能夠認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師兄弟。正是在他們引介下,Andy在今年初加入現在所屬的拳館The Ring。期間他亦參加了不同的業餘賽事,例如修斗等。善長寢技的他,便是在第一次修斗賽事中,初嚐降服對手的滋味:
在比賽開打後一分鐘左右,我便順利降服了對手。當時非常之高興,因為這是我首次參與一個類近MMA的賽事,亦是暫時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比賽
勝利的喜悅,讓Andy更加希望儘快踏入職業MMA的世界,但現實的力量卻率先橫架在他與夢想之間。
艱難,但並不孤單
其實在很早之前,Andy便申請過參加職業賽事,可惜一直都未能配對成功。另外他又曾經嘗試當一名全職拳手,但生活的壓力很快便教他放棄。現時他在地盤裡工作,要待到傍晚放工後,才可以趕去拳館進行訓練。
Andy直言,這是一個非常磨人的過程。其中體能鍛煉和減磅,更加是將他早已疲憊的身軀推至極限。然而,Andy絕對不是孤軍作戰。他的師父蘇子健Ivan,就不斷以行動支持他的每個時刻:
師父會犧牲僅餘的午飯時間,幫我進行訓練……他明明放假,卻依然約我出來練習。所有這些付出,實在讓我非常感恩
另一個不可或缺的夥伴,是Andy的女友Anna。看著自己男友在擂台上弄至遍體鱗傷,此前又要承受減磅的痛苦,Anna難免流出擔憂之情。但她卻從來沒有因此後悔:
她賦予了我一個目標,一個必須要得到的位置和成就。她答應了,只要我繼續前進,就必定會陪我走下去
無私的師父、堅強的女友,就像兩條臂膀般,替Andy支撐著眼前的各種挑戰與風浪。而在他的心房深處,則有一個親切的身影,從過去為他送上無窮力量。
那個人就是Andy的亡父。
畢生戰友
時間回到15歲那年,當時Andy剛剛習武滿一年。對很多家長來說,兒子參與搏擊運動,肯定不是一件可以放心得下的事情,更遑論主動去支持他。而Andy的父親正正是個例外,他不僅要兒子打上去,還要他成為最強,令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名字。
這是父親的心願,也是他的最後遺願:
15歲的時候,爸爸重病入了醫院。到他臨終之前,他突然回復精神、抓著我說了一句話:『爸爸知道你喜歡打拳,那你要麼不打,要麼就成為最強的一個,讓所有人都認識你』。說完之後不久,他便離開了。我就將這句說話,永遠記在心裡
現在四年過去,Andy亦已經成長到另一個階段:最初他是因《激戰》而動心,今天他會鄭重告訴你,MMA不是電影、不是打架,它是一項嚴肅的運動;本來Andy的技術都集中在寢技,但經歷過Ivan師傅的特訓後,他的拳腳摔撻也有所進益……
總之,Andy的人生每一天都在進步,但無論時間怎變,父親都會繼續是他最忠實的戰友,在那邊的世界見證他成為最好打的一個。
結語
今個星期五(9月7日),Andy將會出戰在修頓場館舉行的JUST MMA香港站賽事,對手是來自馬來西亞的Choi Kim Shi。
面對這場夢魅以求的職業賽首戰,Andy認為自己的體能、心態,俱已經準備充足。他與Ivan師父亦制定了相應的戰略,一切留待在比賽之日驗證成果。
的確,在父親、師父、女友乃至一眾師兄弟的陪伴下,Andy的賽前準備絕對充分有餘。或許換個角度來看,他其實一早就勝出了這場「比賽」,只差在能否憑實力錦上添花,繼續譜寫這段青春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