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技人】電影《阿金》:特技人學捱打比識打緊要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電影《阿金》海報(華人百科)

無線電視近日播出以影視特技人為背景的電視劇《特技人》,讓大家能從另一角度認識影視特技人這職業角色。香港電影以動作片聞名中外,很多武打影星也是出身自特技人(當年稱「龍虎門師」),過往也有影視作品向特技人致敬,這次為大介家紹1996年由許鞍華執導的《阿金》。

《阿金》(內地又名《阿金的故事》)由嘉禾出品,許鞍華執道,楊紫瓊、洪金寶、孟海、黃家諾和張家輝主演。故事講述自幼習武,於內地來港的阿金(楊紫瓊 飾)投身片場出任特技人,認識了武師領班霹靂(洪金寶 飾),霹靂對眾兄弟和阿金都照顧有加。期間阿金與阿山(黃嘉諾 飾)相愛,離開片場回內地打理生意,可惜婚姻失敗收場離婚。重回特技人行業的阿金功夫大不如前,但仍幸獲霹靂給予工作機會。未幾霹靂在一次調停武師衝突時給黑幫殺害,黑幫還要危及霹靂兒子,阿金為救霹靂兒子而與黑幫展開生死搏鬥。

許鞍華(百度百科)

出身自新浪潮一代的許鞍華,四十年來執導多套膾炙人口的作品,作品以細膩而帶出細摯感情見長。《阿金》片尾特以標示向香港特技人致敬,這電影雖然只屬許導較少人認識的作品,拍攝手法近文藝片,但外界仍偏向好評,當中由打女出身的楊紫瓊,於這套電影讓許鞍華打造她為文武兼備的影星,亦讓我們看到香港特技人行業的內幕與故事。

香港特技人前身即為龍虎武師,早年香港多人習武或從事大戲行,故入行者多帶武藝投身,加上七八十年代香港電影業起飛,武師人工高亦吸引不少身手好的年青人入行,當中有不少被發掘於幕前當影星。未幾邵氏設南國武訓班,由電影公司悉心培養具武打能力的臨時演員,七八十年代打片興起,以動作影星為首,聚集一班武師的動作班底開始形成,由早年張家班(張徹)、劉家班(劉家良),到袁家班(袁和平)、洪家班(洪金寶)、成家班(成龍),再到近年甄家班(甄子丹)和錢家班(錢嘉樂),都為培育動作電影人才的重要來源。

動作片需更多時間資源拍攝
電影《阿金》開首以一鏡過拍攝電影拍攝現場環境,已給觀眾大概一個影棚印象。作為向動作特技人致敬的影片,除了帶出行內不為人知辛酸外,亦側寫了幾個動作電影人常遇到的命題。

第一,動作電影較一般文戲更花資金和時間。在《阿金》戲內,「電影導演」因為拍戲超支100多萬,惹來投資人(盧敦 飾)不滿找黑幫打導演,迫令他快快拍完。電影可能暗寫80年代末90年代初黑勢力入侵影圈這背景,但動作電影本身多年來以耗時間和金錢而為行內人所熟知。
 

左起:孟海、易天雄。圖片來源:http://yule.sohu.com20080404n256100765.shtml

以槍戰戲為例,鏡頭每次NG便要花數小時再搭佈景。而武打片更是非常難拍,例如洪金寶與劉家良在《群龍戲鳳》(1989)中一場棍戲,足足拍了三十二日。而李連杰《黃飛鴻》中一幕經典竹棚大戰陳世官的決戰,袁家班足足花了兩個月來拍這十多分鐘的武打場景。《武備志》曾訪問動作演員兼電影《鎗火》武指鄭家生,他也概嘆當年資金有限,資源投放了拍鎗戰鏡頭,便較難再投資源拍空手動作鏡頭,結果當年有份提名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卻輸給了動作部分資源較多的《紫雨風暴》。

特技人懂捱打多於識打
其二,識功夫投身特技人是較有身手優勢,但不是絕對優勢。在片中,楊紫瓊是自幼習武投身戲行,可是他在戲中第一個特技人工作,是吊威也拍古裝武打片。功夫是派上用場了,可是吊威也、凌空耍招,相信很多習武之人並沒有這經驗。

而且,正如《武備志》訪問動作演員羅浩銘時他所指出,特技人不一定是只要打功夫任替身,有時要拍鎗戰、拍飛車、拍爆破等等,如何駕車、看時機逃離爆破場景等,都與一般習武是兩碼子事。
 

飾演阿金的楊紫瓊。(電影截圖)

在《阿金》中,便有一幕拍高難度花式溜冰的拍攝,可是有功夫底子的阿金便不熟練花式溜冰,結果頻頻NG捱罵,之後接替阿金的特技人也因拍這場戲受傷。很多時,特技人都是作下靶角色,很多給上靶主角打的戲份,所以特技人要學捱打多過要懂打。在武術訓練中,可能會有些教授減少受傷的訓練(例如柔道的「受身」),但畢竟學捱打和學受打的反應,與我們平常習武是兩碼子事。所以後來武術指導,也正名為「動作指導」。

值得一提是,《阿金》拍攝於1996年,正是香港動作片的轉型時期。八十年代香港動作電影全盛時期,武師月薪可有2、3萬港元(茶餐廳侍應月薪約6,000港元),可是九十年代中,香港電影業一度低潮萎縮,電腦特技亦開始盛行並日漸取代武師真人演出,雖然本地特技人有向荷里活和內地發展,但荷里活和內地在學習香港的動作拍攝經驗後,亦已自組班底自行製作。特技人已很難作全職收入,很多特技人需要身兼數職,但同時又要保持鍛練維持身手,現在流行中港合拍,面對內地武打演員的競爭,香港特技人工作殊不容易。
 

最後,筆者想介紹《阿金》中其中一位在霹靂旗下工作的特技人,出身自成家班的易天雄。易天雄由於藝高人膽大,經常做很多危險動作,故有外號「發瘟」之稱,易天雄在片中演回一位特技人,這也是他少有較重戲份的幕前演出,而在片中由張家輝演出的特技人反而叫「發瘟」,是導演有心向易的致謝?


參考網頁:
《大學線》
《大公報》2014年7月14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