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體】幾種沿用至今的武術訓練道具
武術訓練除了傳統的套路和對打訓練外,亦會輔以各種不同工具針對培訓不同技術或肌肉。古代社會,由於資源及科技水平所限,就算使用器械也較為簡單,但這些訓練對練習者有很大益處,當中一些古老手法依然沿用至今。
這次筆者蒐集了幾項歷史悠久的武術訓練及訓練道具,簡介給各位。
負重訓練、改變槓桿原理
透過不同負重的道具、不同長度兵器所產生槓桿原理,增加發力難度,訓練肌肉力量。
(i)鐵環
《功夫傳奇》中劉家勇師傅示範鐵線拳
鐵環是洪拳中用來訓練鐵線拳的工具,鐵線拳講究剛柔並重,很多人受影視作品影響,誤以為現實中打鐵線拳必定要配以鐵環。其實鐵環除了用作武器和前臂的防護外,亦是用來訓練洪拳中的橋手,即用手的前臂部份作攻防手法的總稱,其訓練原理與我們現今的負重訓練相似,現代人透過手或腿綁沙袋已增加四肢負重能力,鐵環用於橋手即用來訓練前臂的臂力。在洪拳中,基本功不練好,不會要求學員帶鐵環來訓練。
(ii)石鎖
石鎖相傳起源於唐代軍營,與石擔(類似槓鈴)並用於軍隊訓練,可以視為古代的負重啞鈴,用來訓練肌力,及後流傳於民間,演變成一種競技項目。古代的石鎖多以石頭為材料,不過因為石頭的密度大,體積小,而且掉在地上容易耗損,所以後來有人以實木製成石鎖,現代亦有人以花崗岩、青石等製成石鎖,重量可逾百斤(約60公斤)。時至今日,已為金屬錏鈴所代替。
(iii)丈二、鐵木
丈二教學
古人以不同長度和密度的木材,來訓練手腕、腰馬或深層肌肉。例如中國傳統兵器丈二,長約四米(甚至有四米多的丈八),有說是海戰時用於在敵我兩方船艦接近時艦對攻的兵器。由於丈二長度太長,現實不便應用,很多時只作為不同流派的練習兵器。因為丈二長四米的設計,對腰加和手力有較高要求,故成為習棍者判斷其發力是否恰當的工具。
在菲律賓魔杖中,資深的武者會以菲律賓鐵木(Kamagong Stick)等較高密度,較重的木材製作短棍,一來是身份象徵,最重要是這類重棍有助訓練腕力,提升發力技巧。(1)
Kamagong木棍揮打示範
協調與靈活度
(i)太極盤球
太極拳流派眾多,其拳路以柔濟剛,因此也有不少訓練身體靈活度和協調的小道具。例如古人會以一個直徑約8寸,大約15斤的盤球來訓練不同用勁技巧和靠樁。
太極盤球
值得一提是民國年代,武學大師褚民誼發明太極推手器械:太極棍和太極球,讓用家自如練習太極拳棚、擠、按、採、捌、肘、靠八法,雖然有關器械並未有普及,但在武術史上是一門創新。
1934年諸民誼太極器械訓練
題外話,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山西大學體育系副教授白榕說根據太極力學要求,發明了「太極柔力球」,至今形成一門十分流行於長者的球類運動。柔力球可以單獨亦可以對打。日常個人練習,以運力讓柔力球黐著球拍運走而不跌出拍外。作為長者運動確是不錯。
太極柔力球教學
餘話
文章去到最後,讓筆者想起荷里活電影《洛奇4》中,代表美國的史泰龍和代表蘇聯的龍格爾,在決戰前席的訓練畫面,前者史泰龍在嚴寒天氣運用較原始工具訓練,例如鋸木、厚雪中跑步、推木頭車來鍛煉;龍格爾則在健身房,在一群科學家監控下作不同阻力和帶氧的器械訓練。
電影《洛奇4》,兩大對戰主角的訓練情景
其實,大家只要明白自己的所需,作針對性的訓練便可。廣東話說「平有平玩,貴有貴玩」,大家可以公園跑步在家舉啞鈴,也可以上健身房上武館找專人訓練。筆者要提醒各位的是,不同運動有不同的針對需求,調整他們的FITT (F=Frequency/頻率、I=Intensity/強度、T=Type/性質、T=Time/時間),同時亦應涵蓋一定肌力、肌耐力、柔軟度、心肺功能、整體協調和體脂比幾個維度訓練,不應獨沽一味,才能保持運動品質,讓身心健康良方。
(1) http://www.smokingsticks.net/hardwood-stic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