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lat/席拉】印尼拳的「鉸剪拳」(Gunting)是怎麼?

撰文:賴家俊
出版:更新:

Gunting,在印尼語中有「鉸剪」之意,引用在印尼武術上,成為一種別樹風格的徒手及用肘搏擊打法,在一些用拳的比賽如拳擊中也有類似手法。這次為大家簡介常見幾種Gunting打法(空手,未有使用拳套)。

Gunting用在BOXING上的練習

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介紹一下空間概念。Outside指我方攻擊範圍在敵方左/右手外圍;Inside
指我方攻擊範圍在敵方左手及右手範圍內。
 

而手的面向,為方便論述,而手背一面為「橋面」、手掌那面為「橋底」。

而攻擊的區域,就上身而言分四個區域,不同區域的發力和受力能力也有不同,分別為:手、前臂、上臂及身體/頭部。

這四個攻擊區域連接的關節亦是攻擊範圍。四個部位中,以手部骨頭最脆弱,亦是最容易接觸到的對方部位,而要攻擊上臂或身體,則要配合步法和手法不斷遞進,接近敵人軀幹。

攻擊對方的上臀好像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但越接近對方軀幹的部份,越容易向對方施以推力或拉力,因此,抓對方上臂更易拉動對方作下一步反擊。
 

使用Gunting目的
Gunting雖然源自印尼「鉸剪」之意,但並不只是單打雙手開合的動作,亦有雙手向同一方向發力動作,雙手並用。

使用Gunting手法很少打出很遠的攻擊,但就會非常密集。而選用此方法,或以Gunting作主要攻擊中心思想,就在於它有以下的好處:

一)加大力度:雙手各自向中心發力。目的是我方其中一隻手發力,推敵方的手靠向我另一隻發力打他的手,使敵方承受更大打力。或雙手同時向一個方向發力,當敵方單手向Outside/Inside方向揮拳時,更有效截停對方攻勢或永遠保持其中一手壓制對方,當配合步法就有更佳效果。

二)同時作攻擊及防守:其中一手截停敵方攻勢(Blocking),同時以另一手攻擊對方。Gunting重點之一,是雙手中有一隻手不斷壓制對方最近攻擊自己的手,不讓對方攻擊。

三)更有效扭動對方關節:當我方左手向敵方手臂其中一個關節位放力讓關節屈曲,己方右手與左手呈相反用力方向,令敵方關節更易扭曲受傷。

四)更易改變攻擊方向後反擊:當左手截擊對人來招後,右手以撥掃(Sweeping)方式,改變自己在敵方Outside或Inside位置。(左右手可以倒轉,視乎敵人攻擊用手而改變)配合另一隻手就能更快作出反擊。
 

常見組合

Gunting組合繁多,這次簡單介紹幾個不同目標的組合。另外,必須配合步法,才能更有效發揮技術優勢。

一) 雙手施力以攻擊對方的手(用拳或肘)

我方雙手向中間發力。舉例敵方打出右直拳,我方左手橫拍或捉實對方右手,再以手肘撞向對方右拳。以右手肘或右拳攻擊敵人右手或右前臂,在此我方左手角色於是用來輔助,既帶截擊性質,亦確保我方能控制對方受攻擊部位走向,並加強攻擊對方手的力度。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DqunlxP1U&t=6s

二) 改變方向後反擊

舉例敵方打出右勾拳,我以左手前臂擋格對方右手前臂。截停對方攻擊後,以右手在敵方右手上方(橋面)向下撥並縮我方左手到outside位置,把對方右勾拳由我方左邊,撥向我方右邊。

此時攻擊方向已被改變,我方更在對方Outside位置,對方右手被我方右手壓制,身體側面缺乏防守,我方左手就可以攻擊對方,例如腋下、側腰。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RFkWpQB1j8&t=17s

(並未找到勾拳的片段,但是小刀原理一樣)
 

三) 截、掃、反擊

舉例對方以左刺拳打來我方頭部,我方略側身向左,在對手Inside位置,並同時以左手(離對方左手較遠的手)橫拍,再以右手掃開對方的拳,使對方刺拳遠離我方頭部。

在這例子中,用我方左手截停對方攻勢後,可以用右手可打擊對方前臂、手臂、腋下等。同時若對手右拳反擊,我方左手可回防;若對手未及回防,例如片段中進一步以左手遞進攻擊(而我方右手已作了壓制對方左手角色)。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Pa0-KTtE58&t=113s

四) 抓手後的反擊 — 反關節或打擊關節

對方以右直拳打來,我方以右擸手將自己置身於對方outside位置,同時我方以左手放在對手右手上面,左手向對方手肘關節一沉壓下去,對方右手自然向自己屈曲,前後施以四字鎖(Figure-four),左手握實自己右手前臂,整個身體向對方Outside施力,因對方手腕受壓,就會失重心向外翻。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krVfVFRiiE&t=10s

亦可以在抓到對方後,改為以肘攻擊對方的肘關節。

影片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c2u2ThsEp8&t=94s

小結
手法變化有很多種,但只要留意配合步法和雙手各自發力原理,理解由手到身體不同部位施力特點,便能夠使用不同的變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