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A·詠春】黐手討論回應二:增加黐手距離的出現可能性?

撰文:斷水流大師兄
出版:更新:

十分高興上篇文章能獲得眾多讀者留言討論,在這篇文章中我可以回應一下,以及給予一些延伸看法。還是那一句,不論同意還是反對都歡迎討論,「不喜隨便插」。

上一篇文章傳送門:【MMA·詠春】以黐手為中心的系統所遇到的最大難題

回應一傳送門:【MMA·詠春】黐手討論回應一:革新訓練系統,但可以要求更多

回應二:黐手是很重要的訓練,但實際上很少黐手距離

讀者Ted Wang 給了很詳細的回應,很值得我們去深究,在此先貼出他的回應:

當中指出了四個要點:

一)現實中很少黐手距離
二)黐手訓練重要,第一是因為能「實際化」套拳技術,訓練身體反應以應付更遠的攻擊;
三)第二是可以作為接到去搏擊訓練的一個過渡訓練,但現時缺乏搏擊訓練
四)實際搏擊不應執著「門戶之見」

我先從第四點開始回應。我絕對認同在搏擊時不要去想「什麼技術是什麼門派」,更別想著自己應該按什麼門派去使用技術。你是你,你打的直拳不是空手、拳擊的直拳,你打的是你的直拳,武術本來就是一件面向自己的事,門派應該是幫助你進步的,而不應該成為包袱。

但確實,有什麼的訓練就出什麼的人,現時各門各派有自己一套的訓練方式,確是會訓練出不同的人,而這些人也會對某些技巧更熟悉。關於門派的「可辨度」、「門派的定義」等等問題,還是找機會再說。

讀者Ted Wang 的第二點與第三點確有理據,只是,對於「能有反應應付近距離短攻,就更有能力應付更長的攻擊」,我有一點點懷疑。懷疑的並不是說反應不足,而是應付不同攻擊的能力是否一樣。因為不同距離中,使用的技術不同,在近身有其反應,但對更遠距離的攻擊有足夠的技術(工具)應付嗎?當然,拍手、抓手這種技法確是可以好好互用。大概兩方面的練習可以互補起來。

而這兩點都都來自第一點上,也就是實際上搏擊時很少維持黐手距離。我認同UFC中有這種例子不代表那是常態,但也可以這樣想:既然現時很少這個可能,但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製造更多的機會,令這距離更多出現?或者,現時的手法,又適合在那個情況使用?我想到有二,第一是靠籠/牆時,第二是地面戰,因為兩者都不能後退。

UFC 172中, Jon Jones vs Glover Teixeira ,Jones把Teixeira 控制在籠邊,用拳及肘控制及打擊對方,又不像「傳統」的Dirty boxing那樣有勾頸的情況,更多是抓手、按頸,這個情況是不是應該有更多研究?

而地面戰,如果大家在Youtube打Wing Chun ground techniques的話,可以找到很多。是很好的嘗試,但嘗試時有兩點要留意,第一是別想著把套拳、或者平常站著作的動作完完整整、不加改變的直接放在地上技術中,始終立技和寢技是有差別的,作一點調整很正常;第二,找真的懂巴西柔術或寢技技術的人去試,別看了一點影片,然後就叫一個未有寢技經驗的學生做某一個位置或寢技技術,然後大破特破。

這種奇怪的「大破特破」,出現的次數還不少,例如很多大破摔技的片段,那個人連基本動作都做不好,就軟體動物那樣抱著你的腿,其實隨便也可以走出來,那麼又談什麼破不破呢?再者,每一個技術都有反制動作,破了一兩個動作就是破了整個系統,只是無稽之談。

其實還有一些延伸想說,但有點長了,今次係咁多先!下次繼續講!

回應一:革新訓練系統,但可以要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