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 MMA】從兩場比賽討論位置與控制的差異
於剛剛舉辦的JUST MMA 中,有兩場比賽的賽果,引起了一些討論。因為這兩場比賽,都是 於地面戰中,上位時間較多的一方落敗。
這次從這兩場比賽出發,跟大家討論一下位置及控制的差異,以及與優勢的關係。
兩場值得討論的比賽:Yeuk Hon Ng Tankwa vs Adrian Fok 及 Roberto Medalla vs Marc Guyon
在 Yeuk Hon Ng 對 Adrian Fok 的比賽中,Adrian 多次把 Tankwa 摔倒,也有作出 GnP 打擊,但 Tankwa 在下位也有使用肘擊還擊,做成一定傷害。而且,Tankwa 一有機會就使用Triangle/ Triangle Armbar 嘗試降服並威脅著 Adrian,Adrian 雖然每次都能逃脫,但在轉換位置的過程中也難以還擊。最後 Tankwa 以一致判定擊敗 Adrian。我們詢問了 JUST MMA 官方人員,這場比賽的分數為30-27、30-27、29-28。
而在 Roberto Medalla 對 Marc Guyonk 的比賽中, Marc 也多次把 Medalla 摔倒,但 Medalla 也在被摔倒的時間中也有使用斷頭台威脅對方。Marc 在上位並未做成很大威脅,而下位的 Medalla 就有用肘擊打擊上位的 Marc。最後比分為30-27、29-28、28-29,Roberto Medalla 以分歧判定贏出。
兩場比賽,都是在上位時間較多的一方落敗,所以引起了一些討論。
地面上位 = 控制 = 有優勢?
關於「地面上位 = 控制 = 有優勢」這個說法,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控制對方,就一定代表你有優勢。問題在於地面上位是不是就直接等於控制。
「有優勢」,代表著在局勢上領先。如果你整個會合都取得優勢,那在該回合中裁判會給你10分,而你的對手只有9分或更低。
「地面上位」,可以泛指各個位置的上方者。
最傳統的想法是,在寢技中不同的位置可以排一個優劣表,大概就是「騎乘/拿背 > 側面控制(Side control) > 半防守(half guard)的上位 > 全防守(full guard)的上位 > 全防守的下位 > 半防守的下位 > 被側面控制 > 被騎乘/拿背」。
只是以上的優劣表在不同的比賽、不同的時代中排序會有所不同,這跟技術發展和規則有關。例如現在的 MMA 比賽中,很多選手會選擇留在 half guard 上位打擊,而不 advance 到 side control 中,因為 half guard 上位能更有效防止對方逃脫,亦更方便自己、更有距離使用 GnP。而在巴西柔術的比賽中,half guard 的下位不再是一個被動的位置,反而有很多 sweep 及攻擊的選項。
另一點是,在 full guard 的上位與下位,兩者之間的優劣差別,本來就並不如騎乘、side control 那樣明顯,甚至在很多時候會互換。
「控制」,粗淺的意思就是令對方不能隨便做他想做的事,而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控制對手,代表你能攻擊對手而他不可以反擊,代表你能 advance 到更有優勢的位置而他不能。
回到最初的問題,究竟地面上位是不是就直接等於控制?
2017 的統一規則 (Unified rules) 改動
在某段時間的 UFC 中,確實會出現「整個回合被打,但靠一個takedown贏比賽」的情況。只是,在經過 2017 統一規則改動後,按規則的話這個情況就應不會再出現。
這次改動後,效果 (effectiveness) 是個關鍵詞。在 MMA 中,最明顯的效果,就是傷害;較不明顯的就是位置優勢。
在改動後,假如你把對方摔倒之後,在對方的 Guard 內沒有甚麼動作,沒有作出有傷害的打擊,也沒有 advance 到更佳位置,很難說你在控制對手,也即是說,你難以取得這回合的優勢。
假如下方選手不斷用拳或肘打擊上位者,以致上位選手受傷,而上位沒什麼回應的話,控制賽事的就是下方選手,而不是上位。同理,如果下方選手不斷以降服技威脅上方,控制回合的也是下方選手。
Takedown 是會計算分數的,但 takedown 之後沒有後續,而下方選手則有明顯而有效的打擊,那下方選手勝出的機率就很高。
當然,有一些位置是極具控制能力的,例如你拿了對方的背,對方不能攻擊你,而你可以隨便攻擊他,在這情況之下位置就等於控制。
但在 Gurad 上方的並不必定是控制對方的人,因此,上方不一定能取得優勢而勝出回合。
UFC 中下位者控制上位者的情況
就算在未有改例前,傷害都已經比「是在上位還是下位」重要。例如2015年7月,Ben Saunders vs Kenny Robertson 這一場,Ben Saunders 就把 Kenny Robertson 困在 Rubber guard 中,然後用肘打擊對方。
在第三回合,大部份時間 Ben Saunders 都在下位,但做成的傷害明顯較對手大。這場比賽最後由 Ben Saunders 以分歧判定勝出,但有爭議的位置是在第一回合,第三回合每一位裁判都認為 Ben Saunders 勝出該回合。
現時輕量級冠軍 Tony Ferguson,也是出了名會在自己的 guard 中用肘及掌擊傷害上位的選手:
片段擷取自 YouTube
賽後訪問
我們訪問了香港修斗協會會長翁家偉先生,他也是當日的其中一位拳證,他指出當日的判決並無問題,因為效果是現時評分的重要準則,如果下方選手做成較大傷害,而上方選手並未做成威脅,或無意進到更有優勢的位置,判下方勝出回合合理。
在賽後我們也訪問了 Adrian,他認為在比賽中自己的上位控制及 GnP 可以作改善,也說需要回看比賽,想想有什麼要改進的地方。不斷改進自己這技術,這種態度很值得我們學習。十分期待 Adrian 下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