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武術的交匯和傳承——雙手刀劍簡史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出版:更新:

雙手刀劍,是中日武術之間一件極其重要的瑰寶。它既象徵了兩地武術的發展和傳承,也見證著近代亞洲歷史的興衰。

隨時間推演,各個流派和地區俱衍生不同樣式的雙手刀劍。而從當下的考古資料來看,早在春秋時代,便已經有楚國「長鋏」等長劍的記載。由此推斷,雙手劍在中國有著不下於二千多年歷史。

可惜的是,受到理學及管治政策影響,宋代社會再度鼓起「重文輕武」之風。由周秦一直盛行到中唐的雙手刀劍法開始走下坡,最終在元代的「禁武令」下瀕臨失傳。明代文學家宋懋登對此感到十分惋惜,他在《九龠集》的《錢氏劍法序》中說道:「古法不傳者三:曰劍術,曰抗法,曰畫眉。抗法太殘酷,而畫眉都缺男子氣,皆君子所不道。獨惜劍法不傳……則君子不能無憾焉」。

與之相反,一海之隔的日本則不斷在研制刀具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北宋歐陽修的《日本刀歌》,便寫有「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的詩句。而在明代中日之間的勘合貿易中,日本刀的輸出量不少於二十萬把,更成為了很多名流士紳的隨身物品。

有人認為宋明年間流行的日本雙手劍,是以中國的傳統劍款作基礎再發展而成。但究竟這種雙手長劍如何流入日本,對日本社會又產生何種程度的影響,至今尚存巨大爭議。其中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日本於朝鮮半島一帶習得了這批兵器的樣式。

朝鮮曾經與明室聯合,對抗豐臣秀吉的入侵,是為「萬曆朝鮮之役」。這些大規戰模爭,亦促進了雙方在兵器上的相互學習,圖片擷取自:http://bit.ly/2zQq7Rb


姑勿論這個說法孰真孰假,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制的雙手劍確實曾在抗倭戰爭期間引起了中國社會哄動,名將何良臣便曾言:「日本刀不過兩三下,往往人不能御」。日本刀的這種強大殺傷力,讓明代已經失傳的雙手刀劍法重新獲得重視,並出現了學習日本刀(當時普遍稱作倭刀)的趨勢。

例如抗倭明將俞大猷便師從民間武術家李良欽,習得了「荊楚長劍」之法,並將其融入在南方棍法之中,寫成了《劍經》一書。明代軍事著作家芧元儀,亦在著作《武備志》中收錄了目前惟一的雙手劍古譜——朝鮮勢法。


(朝鮮勢法,顧名思義乃茅元儀從朝鮮地區搜集回來的雙手刀技,從中可以見到中國在傳承雙手刀時所出現的斷層,圖片來源:http://bit.ly/2ADztAu)

至於吳殳、程宗猷及戚繼光另外三位名將,則嘗試直接研究當時盛行的倭刀技法,並總結出《辛酉刀法》、《單刀法選》、《單刀圖說》三部刀法專著。其中程宗猷的《單刀法選》,基本上就是倭刀技法的教材。而吳殳和戚繼光所設計的刀法,則更多是融合了中日兩地的刀技特點。例如吳殳「雙手刀法十八勢」中的單雙手變換技術,便明顯具備中國刀劍的元素。

清代以後,雙手刀劍不適合騎兵作戰的需要,很快便在軍隊中沒落。可是明代軍隊在江浙等地的流散,卻使得雙手刀劍繼續得以在民間傳承下來。膠東半島的螳螂拳、西北馬家通備武學中的「破鋒八刀」、天津獨流通臂拳的苗刀等,都是經典的雙手刀劍法。

(雙手劍法在今天依然傳承甚廣,已故的著名武打演員于承惠老師,便是以雙手劍聞名)

 

主要參考資料:

楊祥全。2013。《津門武術》。中國內地: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