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酒店|建業里嘉佩樂酒店 住進石庫門歷史建築感受海派韻味

撰文:外灘
出版:更新:

魔都城市——上海,進程之快大家有目共睹,短短幾十年間,我們見證了陸家嘴高樓平地而起,成為世界級金融中心;17條地鐵線路串聯起交通網絡,累積里程躍居世界第一;高歌猛進之下,上海也從未丟失城市底藴,比如有64條馬路永不會被拓寬、一直保留最初的模樣。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是城市文脈的延續。張愛玲、程乃珊、王安憶筆下的老上海模樣在這些馬路上依稀可見。

如果想要離老上海生活更近一些,那麼建業里嘉佩樂(Capella Shanghai, Jian Ye Li)是個不錯的選擇。

它坐落在歷史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衡復文化區),所在的建國西路以及旁邊的衡山路都是永不拓寬的馬路之一,這個秋季的法國梧桐金燦燦,最溫柔。

它是魔都唯一的全別墅酒店,住在1930年的獨棟石庫門裏,是與高樓大廈截然不同的老上海生活的悠閒。由Jaya Ibrahim操刀的室內設計融合了法式風情與海派韻味,住在裏面,看到了上海人兒時生活的痕跡。

+3

大隱隱於市,鬧市中的石庫門居所

中國目前已開業的嘉佩樂僅兩家,三亞嘉佩樂由Bill Bensley和Jean-Michel Gathy兩位大師強強聯手,打造充滿中式元素的夢幻度假場所。

建業里嘉佩樂則是借Jaya之手呈現都市綠洲,回歸傳統民居生活。它所在的建業里最初是由法國地產商Foncière et Immobilière de Chine 於上世紀30年代建成的,經政府精心修復後重現了石庫門風華。

大門隱藏於沿街建築之中,十分低調。弄堂門洞裏的桌子上坐着三三兩兩的人,是最常見的上海弄堂市井生活,只不過以前手裏的香煙和茶變成了麪包與咖啡。

這樣具有生活氣息又不失上海城市的精緻與嘉佩樂給我的感受如出一轍。

一路直走,就到了酒店的大堂。如果不是門外的雨棚和帶有品牌logo的地毯,很難發現大堂的所在,隱蔽且有格調,嘉佩樂的每個場景都有驚喜等待你去發現。

甫一進入,就有酒店人員帶着我坐在大堂的沙發上,輕聲細語、奉上熱茶。

嘉佩樂的check in方式非常不同,前台只有一個小小的桌子,擺在書架旁,頗有種在家中接待客人的感覺。家的氛圍縈繞在整個空間,棕、淡黃的配色,雅緻而舒適。矮腳沙發、書架、落地燈、厚實的地毯是主要的家居。

前廳連接着圖書館,典藏了各類中歐藝術和文學作品,比如全球度假酒店品鑑書——原版的《Chic Stays》、中國美術史的縮影《林風眠之路》等。選一本書,坐在室內或者室外可以好好享受一番閒暇時光。

住進石庫門,再回老上海

住宿區與公區分佔東西兩側,鐵門將住宿區完全隔離成一片獨立的區域,靜謐且私密。

每一棟都是獨立的石庫門別墅,別墅內一方種滿綠植的天井連接將外界的喧鬧徹底隔絕。👇👇👇

+6

天井是石庫門最經典的元素, 以前的石庫門建築密度很高,天井就像一個喘氣的地方,增加通透感和採光,感受四季,如一個微縮的中式庭院。

每棟別墅共有三層,總體面積為110平米左右,小而温馨是我住下來最深的感受,「螺絲殼裏做道場」是屬於上海的民居智慧。為了居住環境更舒適,室內一改石庫門以前逼懕、擁擠的佈局,每層都有單獨、清晰的功能。

一樓是客廳,即上海人口中的「客堂間」。我進入的時候,燈已開,照得一室暖黃色,有種回家的温暖。淡黃色的壁紙與燈光呼應,刺繡畫作雅緻清麗。一對木雕窗欞屏、兩隻枱燈分置兩邊,中國建築自古以來就偏愛對稱佈局,Jaya顯然應用得得心應手。

孔雀藍的沙發面朝入口擺放,正對庭院,坐在這裏,能一覽庭院景緻。大理石茶几與木桌分別放在沙發前後,不同的高度滿足不一樣的需求。

一層半是影音室,配備了博士(BOSE)音響系統和 55 寸平板電視。

二層為卧室,色調與佈局和客廳相差無幾,牀鋪與窗相對,睜眼就是屋外明媚的陽光。窗台下襬放了長沙發,躺着小憩無比愜意。木雕移門後面,是一個步入式的衣帽間,兼具梳妝枱的功能。

二層半是洗浴間,頂部曬台以前是弄堂裏每家每戶曬被子的地方。

用食物和水療治癒深秋

秋冬之際的上海雖然很美,但涼意襲人,身體與心靈都需要溫暖的慰藉。

點圖看看建業里嘉佩樂的美食和水療服務👇👇👇

+2

嘉佩樂的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餐廳非常值得一試,這是知名大廚Pierre Gagnaire在大陸開的第一間法式餐廳,他在巴黎的同名酒店曾獲得米芝蓮三星。上海這一間已連續四年獲得米芝蓮一星。

室內設計仿造了巴黎沙龍,又不乏1930年老上海的年代感。

秋季新品用當地食材創新演繹法國料理。比如大連扇貝「梳芙厘」,就是以西式手法烹飪中式食材,柔滑的梳芙厘搭配香嫩的扇貝,以雲南黑喇叭菌點綴,口感層次豐富。還有杜松漿果風味乳鴿、柑桔味慢煮澳洲紅空蝦、生蠔雪糕等創意菜品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味覺體驗。

除了正餐以外,La Boulangerie 烘焙坊裏熱騰騰的牛角包、酥脆的朱古力麪包等西點味道正宗,我幾乎每個月都要去吃一次。

飽腹之餘,在Auriga水療,可以感受下度身定製的水療體驗。比如對於皮膚護理,選用的就是摩納哥奢牌Margy's Monte-Carlo,根據不同的皮膚年齡及養護狀態來確定護膚流程與產品,十分貼心。

用腳步丈量衡復文化區

+2

酒店地處衡復文化區,如今,昔日的聲色犬馬已經遠去,留下參天的法國梧桐環抱着花園洋房、新式里弄。這是上海中心城區規模最大、優秀歷史建築最多、歷史風貌格局最完整的文化區,巴金、宋慶齡等近300位叱吒風雲的人物都曾在這裏留下身影。

無論是名人故居,還是沿街的藏心小館,都值得你花上一天的時間去探索。

烏魯木齊南路 178 號 2 號樓,磚木結構的英國式風格花園住宅是著名戲劇作家夏衍的故居,出自鄔達克之手。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雙樓梯的巧思設計,可以讓兩戶人家一起租住,互不影響。裏面展示了夏衍在上海的生活軌跡以及《祝福》、《春蠶》等劇目的創作歷程。

烏魯木齊南路 178 號 3 號樓,「與其留墓碑,不如建書房」是俄羅斯文學翻譯家草嬰先生的遺願。衡復文化區便在烏魯木齊南路一棟住宅中還原了草嬰的書房。書房不僅原貌呈現,還存放了他畢生珍藏的俄文版《紅樓夢》等書籍。

比起武康路的人頭攢動,這片區域幽靜得多,即便如%Arabica這樣網紅的咖啡館,人也是三三兩兩。少了網紅們拍攝的打擾,城市本質的面貌才浮現出來。

靜坐品一杯咖啡、來一場冥想,或是逗逗路邊的寵物,都是樸實平淡的幸福,「此時情緒此時天,無事小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