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因疫情加速發展 魔幻產業中買房、談戀愛 還能做什麼?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近三年的疫情反覆下,人們對線上生活的需求和參與頻率到達了一個頂峯,元宇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迅速火了起來。Facebook(現名「Meta」)、微軟、騰訊、字節跳動等中國內外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場。
編輯   朱玉茹  責編   陳子文

在元宇宙生活,買房戀愛是怎樣的呢?

元宇宙依託於VR、AR、AI等技術,打造沉浸式的虛擬空間。疫情期間,韓國某遊戲公司將總部搬到元宇宙裡,已有部分員工在此上班。(Com2Verse)
新興元宇宙平台Keys上在售的豪宅。美國、英國都有在建的豪宅將在元宇宙和現實中同時發售,也就是說可能會有兩位主人。(Amazing Architecture)

2022年初,由130多位院士和學者等編寫的《中國元宇宙白皮書》發佈,稱:未來30年,元宇宙將是中國的支柱產業,至少有12億人可以成為元宇宙的終端用戶。爆發式的發展背後,質疑聲不在少數:「這不就是網絡遊戲?有什麼新奇?」、「就活在現實世界不好嗎?”“什麼都要扯元宇宙,炒作!」

瑞典組合2020年舉辦的元宇宙演唱會,藉助AR/VR/XR與觀眾實時互動

虛擬時裝博主「Kira岐牙」自2月起,一條與80到00後的多位元宇宙初代深度用戶聊了聊他們的體驗:在元宇宙談戀愛、蹦迪、上班、買房……並採訪了互聯網行業深度研究、觀察員裴培,試圖瞭解當前真實的元宇宙樣貌,未來它是否、又會怎樣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產生聯繫。

元宇由,一種未來生活方式?

01、年輕人的社交,來到虛擬與現實的臨界點

2020年12月31日晚,00後香港女生Rubi在隔離的酒店房內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要不上元宇宙看看吧,跨年夜一個人太悶了,」她想。

戴上VR眼鏡,登錄元宇宙平台VRChat,她驚訝地發現,一幫朋友竟然都聚在他們平日愛去的日式庭院裏,在櫻花樹下圍成一圈聊得正歡。

在元宇宙和新朋友打招呼

小團體一共9個人,中國人、韓國人、印度尼西亞人,上班族、學生黨都有,是一個在現實世界中幾乎不可能存在的組合。但在這裏,自疫情起他們幾乎每天都會見面,嘮嗑、唱k、打牌、看電影,一聚就是幾個小時。

大家聊著生活中的瑣事,還放了煙花,因為時差足足跨了3次年。和朋友告別,Rubi面對著空蕩蕩的房間,心裏卻滿是「切實存在的幸福感」。

據VRChat的官方數據,這天最高有超過4萬人同時在線跨年。用戶最多的東部標準時區0點左右,服務器更是一度因為人數過多癱瘓。

在這款疫情期間爆火的平台上,你可以和數百萬世界各地的人一起探索數十萬個虛擬世界,或創造新的空間。用戶幾乎都是90後、00後,大多有著非常現實、強烈的社交需求,而非抱著「玩遊戲」的心態。

在元宇宙中,他們體驗到了極強的沉浸感。藉助擴展現實技術,從雨滴落地濺起的水花,到把頭埋入水中的瞬間聽覺的變化,再到通過感應器還原的用戶動作甚至表情,一切都讓人感覺身臨其境,這是之前的網絡體驗無法實現的。

事實上,元宇宙社交的對象在現實中也成為密友,甚至戀人的例子不在少數。在一條的採訪中,Haru告訴我們,她和同歲的德國男友就是2019年底在VRChat上認識的,已經穩定交往了2年多。

Haru和男友在元宇宙體驗的奇妙約會

「人怎麼會在沒有任何真實的肢體接觸,也看不到彼此樣貌的情況下對另一個人心動?説實話我在沒嘗試過前也覺得難以理解,很奇妙。」

有一次,他們在VRChat裏坐火車看海景,夕陽的光灑滿車廂,美得像是仙境。「我扭頭看他,發現他也在看我,當時真的心裏小鹿亂撞。」

今年,Haru選擇去英國讀研,方便和男友見面,而在大學專攻中文的男友則準備之後來中國交換,體驗女友的城市,再商量決定未來要在哪裏一起生活。

線下生活逐漸恢復後,Rubi和Haru都表示自己在元宇宙上花的時間變少了許多。「目前元宇宙主要依託VR,但當下的VR技術還遠遠沒能達到完全復刻或戰勝現實的地步。」不過,那個世界依舊吸引著她們時常過去看看。

微博、b站、YouTube等平台上,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開始分享自己在元宇宙上的日常生活,收穫了大量關注。在各大城市,VR體驗館也正逐漸成為年輕人娛樂消遣的新選擇。

(頭號玩家)

「對於成長在數字世界中的年輕一代來説,線上社交、娛樂等等,其實在疫情前就已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近幾年,互聯網體驗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升級和改變,來來去去也就是微信、微博、流媒體這些。而元宇宙,它帶來了很多驚喜,」95後重慶人Raymond表示,他從2016年就開始關注並深度體驗這一塊。

北京、大阪、莫斯科用戶在VRChat中復刻的自己的城市

元宇宙最吸引他的,是能實現很多「在現實中難以做到,甚至無法想象的事情。」
任何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在其中創建自己的世界,並以各式各樣的形象參與其中。

有一些世界是創造者對自己生活環境的復刻和極致化改造,還有一些場景則魔幻得令人目瞪口呆。

在參觀的過程中,大家就很自然地開始聊天,一起探索、玩耍。「這種社交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因為它有很多記憶點、很有意思。」

如科幻電影般的元宇宙世界

Raymond在元宇宙上認識的朋友至少有80、90個,其中關係最好的是一個15歲的加拿大男孩Sean,頻繁的時候兩人每天都能聊上4、5個小時。

在元宇宙里社交,虛擬形象抹掉了很多根深蒂固、先入為主的觀念。

「這些觀念並不一定是錯的,但是它一定是會讓我們認識的人的類型越來越少,看到的世界越來越窄。當你幾歲、哪國人、長什麼樣、幹什麼的、教育水平這些標準都變得不再重要,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義,它打開了很多可能。」

在Raymond看來,元宇宙當前也存在很多問題,比如VR頭顯太重,長時間佩戴吃不消;目前還不能支持更多物理上的感官體驗,沉浸感不夠極致;網絡環境下固有的信息泄漏和騷擾行為在沉浸式的環境中被提升到一個新的、更難控制的層面……「我覺得它至少還要再提升三四代才能很好地解決當前的問題,這一天可能不會很快到來,但我相信並期待著。」

02、社交之外,更複雜的人群與需求

當下的元宇宙用戶,絕不僅僅侷限於尋求社交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人群的加入,也意味著越來越複雜的需求和期望。
「對於我們這種已婚已育的『老年人』來説,通過這個交朋友的想法幾乎是沒有的。」80後四川二胎爸爸BigMacEle説,他最初進入元宇宙,是受了鄰里間爸爸團的安利。「因為工作和家庭,其實我們能留給自己放鬆,或者跟朋友出去聚會的機會真的很少,這方面元宇宙能提供的就很吸引我。」

(一条提供)
BigMacEle(大發電機)在Altspace中參加的脱口秀(上)與相親大會(下)

通常,他是在每天深夜,工作忙完、家人都入睡了之後進入元宇宙:幾個爸爸找個空房間,邊看電影邊嘮家常,或者唱個卡拉ok、蹦個迪、看場演唱會、脱口秀或者魔術……

「穿著睡衣坐在家就能沉浸式地參與,對我們來説真的太方便、太爽了!」

去過的活動越來越多,他發現元宇宙上,有三個有些特殊的社群規模相當龐大。

第一個是社恐群體。「我覺得社恐都很怕和人對視,一是害羞,二來對方表情的變化很容易影響我,生怕自己説錯、做錯了什麼,在元宇宙的環境下就沒那麼緊張,交流要自然很多,」17歲的Sujin説,她不僅社恐,還有很深的容貌焦慮。

BigMacEle在元宇宙遇過一位成都的女孩子,經常凌晨3、4點了還不肯離開。他開始很不解,後來才知道她社恐非常嚴重,30好幾了還一直單身。

「她説話其實非常好聽,大家常誇她聲音美。我想,她應該在這裏收穫了很多快樂和自信,好多人都認識她。」

(一条提供)

第二個是抑鬱症群體。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高度沉浸的虛擬環境有利緩解抑鬱症患者的焦慮和痛苦,國外不少專業的醫療機構也都在嘗試用VR進行新型治療與研究。

在元宇宙裏,經常有人會在公共廣場大聲唱歌,邊唱邊笑。還有很多人什麼也不做,就安安靜靜地聽環境音。「這可能都是他們傾瀉現實生活中沒處、沒法表露的那些情緒的方式。」

Geffeory的冥想課設在一座寺廟內

最後一個群體是殘疾人,BigMacEle在元宇宙中的冥想課老師Geffeory就是。Geffeory曾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後來因為疾病身體機能萎縮,喪失了活動的能力,工作也丟了。

他説,自己開課最開心的就是能幫助那些受慢性疾病折磨的人,獲得一定的精神釋放和調節。

「他們的現實也許就侷限在一個小小的房間裏,甚至一張牀上,而在這裏,生活有了另一個開始,一次新的機會去實現所有沒能做到的事,上學、上班、出遊、約會,去重新尋獲生命的快樂和意義。」

「這讓我從新的維度去審視元宇宙存在的意義。消遣娛樂之外,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一些自己期望的、新的生活可能,」BigMacEle想。

Horizon Workrooms裏的辦公實景

例如,在疫情大背景下,元宇宙在商業辦公方面的潛力一直備受矚目。像Altspace,用戶大多是商業人士,經常有專業的國際研討會在上面召開。「那個場景體驗相當震撼,跟zoom之類平台上的虛擬會議完全是兩個概念,互動感、專注度、趣味性都要高很多,」BigMacEle感嘆。

去年,Meta重磅推出元宇宙會議和辦公空間Horizon Workrooms,支持用戶自主設定環境,攝像頭識別投射現實中的鍵盤。

BigMacEle説,自己知道好幾個小公司已經把公司全部搬到了元宇宙上,韓國一家2500人的遊戲公司也宣稱2022下半年將實現全員元宇宙上班。

「如果類似的操作可以大規模、高質量地實現,並應用到類似教育、醫療等多樣的領域中去,我們的生活無疑會變得更加便利,也更加低碳、可持續。當然,未來發展不一定如我們想象得那麼完美,但至少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

03、虛擬消費引發的爭論

事實上,目前對元宇宙討論最火熱的並非上述的各類沉浸式體驗,而是元宇宙消費,它包括虛擬房產、頭像、時裝、藝術品等多個類別。

Beeple天價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由此掀起NFT藝術熱潮。
「Bored Ape」NFT頭像不光是藝術品,也是這個線上俱樂部的會員證,被視為是一種新的社會身份的象徵。庫裏之後,埃米納姆、Jay-Z、林俊杰等各國名人都陸續購入。(Bored Ape)

從2021年初Beeple的一幅NFT藝術品在佳士得拍出4.5億人民幣的天價,到NBA球星斯蒂芬·庫裏斥資18萬美金購買一張「Bored Ape」NFT頭像,到一處虛擬地產在TheSandbox平台賣出430萬美金,再到各大奢侈品牌、潮牌接二連三推出NFT時裝,甚至在元宇宙買地開店……知名新聞平台FastCompany的數據稱,2021年虛擬商品消費超過1000億美元。

很多人感嘆,「虛擬的東西為什麼這麼搶手?」其實不少元宇宙的資深玩家也不太能理解。

目前使用元宇宙進行各類沉浸式體驗的,和進行元宇宙消費的其實似乎是兩撥人,兩個群體對於元宇宙未來發展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林俊杰元宇宙房產所在的TheSandbox平台地圖,上面不少土地已被買下,其中不乏大型企業。用戶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建造各種設施,並向遊客收費,但據多位玩家稱,目前平台還在非常初級的發展階段,根本無法實現這件事。(Sandbox)

Raymond是一條採訪中極少數兩邊都有豐富體驗的人,他主要購買虛擬房產、頭像和藝術藏品。

「現實世界其實資源已經極度匱乏,提出元宇宙這個概念的作家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在《雪崩》裏就有寫,人類就兩個選擇:一是走向太空,二是構建一個或多個虛擬世界。那我覺得依照現有的技術和體驗來看,後者可以更快實現,也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元宇宙消費,尤其是買地,對我而言像是購買一個早鳥票入場券,因為我是很相信這就是我們的未來的。」

不少在元宇宙購置地產的受訪者都有類似的想法。「這就像是一場未來實驗,一切都是未定的,我們可以一起去構建新的規則。」

2022年初,為了支持童年偶像,Raymond購買了周杰倫發行的NFT「幻想熊」

另一些消費的理由則很單純,就是喜歡。虛擬消費在像Raymond這樣95後出生的Z世代中似乎確實有著更高的接受度,這在時裝領域尤為明顯,不少投身元宇宙的時尚品牌都表示是為了迎合Z世代的喜好和需求。

00後虛擬時裝愛好者Rain説,她目前至少擁有30件虛擬時裝,價格在200-2000元不等。

(tribute_brand)

元宇宙消費很重要的一點是它基於區塊鏈之上,只要整個系統中有一台服務器可以工作,整條區塊鏈就是安全的。核心特點就在於數據難以篡改,和去中心化,即不依賴額外的第三方管理機構或硬件設施。
「現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花了大量時間在網上構築起自己的形象,但是你很難證明某個虛擬的東西是你的,元宇宙消費其實就是提供了這樣一種一勞永逸的靠譜認證,你的財產、身份等等不會因為某個第三方平台倒閉就消失不見了,我覺得這是非常有必要的。」Raymond表示。

他還補充,「即使有一天我不在了,但我知道我的那些痕跡會一直保留在鏈上。」根據《2021中華遺囑庫白皮書》,越來越多的90後、00後將「虛擬財產」納入遺囑,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釋元宇宙消費對年輕一代的吸引力。

對於這種想法,包括BigMacEle在內的另一群人則持保守態度:「虛擬的東西為什麼叫虛擬,因為它只要沒有電,全世界網斷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在BigMacEle看來,分歧的本質在於元宇宙最終是走向一個更加虛擬化的平行世界,還是説它更多是要反哺於現實,也就是AR(增強現實)技術的方向。

虛實結合的元宇宙未來設想(來源:Meta)

不少目前的元宇宙沉浸式體驗的用戶還是傾向於後者:在家做飯時間太久,可以將一場虛擬世界的演唱會投到現實中,同時進行;在路上跑步不方便看手機,所有的app、信息可以像高級版投屏一樣全部顯示在眼前;生病了沒力氣出門看病,就把自己投送到醫院接受檢查……

「當然這兩個方向也不一定就是完全割裂、水火不容的。我們就像是第一批玩大哥大的人,未來它能發展成什麼樣誰也想不到,但是這段旅程是充滿驚喜和期待的。」

元宇宙Q&A

+47

Q:一條
A:裴培

Q:元宇宙這兩年的突然爆火,根本原因是什麼?

A:疫情下人們線上生活的時間大大增加肯定是原因之一。這種虛擬社交娛樂平台具備天然的網絡效應,只要達成了「出圈」,就能形成滾雪球一樣的持續增長,並且達成變現。雖然現在全球逐漸進入了「後疫情時代」,但是已經形成的用戶習慣很難改回去了。

同時,在國外,以朱克伯格為代表的一批科技行業企業家,不遺餘力地鼓吹元宇宙、Web 3.0等話題,將其視為繼移動互聯網普及之後的又一個超級「風口」。尤其是朱克伯格將Facebook改名Meta,產生了巨大的傳播效應,引發了很多「跟風盤」。

在中國,近兩年互聯網平台見頂了,而且受到反壟斷的影響;遊戲、教育都面臨著監管逆風;線下消費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大;新國貨的商業模式,經過幾年的驗證,也不好走。此時此刻,「元宇宙」橫空出世,讓所有投資者看到了希望:它在本質上是一個消費概念,既能線上也能線下;它帶有互聯網色彩,但既不是平台,也不是遊戲;它對VR和AI技術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也帶有「硬科技」屬性。

(Auroboros)

Q:可以把它稱作一種未來的社會形態、生活方式嗎?這是一種可能性,還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它的發展方向具體是怎樣的?

A:近期有一部熱播美劇《上載新生》,就描述了元宇宙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可能性,雖然它描述的是在人們死後將意識上傳從而實現「永生」,而元宇宙是在人們活著的時候自主進入一個虛擬世界。我推薦所有對元宇宙有興趣的人去看一下,它對於人們在虛擬世界中面臨的新問題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描繪。

美劇《上載新生》,講述了人們通過元宇宙實現「永生」的故事(劇集截圖)

元宇宙能否成為一種未來社會形態,關鍵在於我們的技術水平能否達到以較低的成本、較高的靈活性,去模擬人類的各種感官。現在的家用級VR設備還差了十萬八千里,沉重,而且只能模擬視覺、聽覺,難以模擬最重要的觸覺和空間感。線下的專業VR場地可以提供更沉浸的體驗,但花費太高了,也無法做到隨時隨地可得。所以,很多科技巨頭乃至創業公司才提出要做「腦機互聯」,可是談何容易,恐怕要花三十到五十年才能看到一點成果。

朱克伯格希望沿著「遠程辦公」的方向去發展元宇宙,但我對遠程辦公到底需不需要高級的VR技術「身臨其境」持懷疑態度。現在的視頻會議+在線文檔+OA+遠程桌面已經可以解決遠程辦公的絕大部分問題。

至於AR的方向,在元宇宙當中發揮的作用肯定是遠遜於VR的。因為它難以造成較強的沉浸感,而且面臨的監管問題比VR還多。舉個簡單的例子,像PokemonGo那樣的LBS+AR遊戲,在中國批准的很少,就是因為可能涉及敏感地理位置信息。

我個人認為等到技術成熟的那一天,元宇宙的發展方向一定是娛樂,至少是以娛樂為主的虛擬社交平台。但其他人也可以有不同觀點。

Q:從普通群眾的視角,我們為什麼需要元宇宙?

A:首先,元宇宙能帶給我們非常豐富、高度沉浸的娛樂體驗,甚至可以構成「第二人生」。有句老話説得好,電影能讓人延長三倍壽命,因為從電影裏你可以看到各種不同的人生故事;我覺得,元宇宙能讓人延長三十倍壽命,因為你不但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故事,還能親自扮演、創造這樣的故事。這將遠遠超過傳統的影視、遊戲、線下娛樂產業的規模,形成一個包羅萬象的新興產業,給億萬人的生活帶來樂趣。

其次,在技術不斷進步的情況下,元宇宙甚至能讓人「永生」,就像《黑客帝國》、《上載新生》描述的那樣。即便我們無法挽回人類肉體的衰老,也可以讓人類的精神在虛擬世界當中永葆活力。通過「數字化」達到永生,或許真的是解決人類永恆問題的終極答案。

最後,元宇宙也給了我們進行各種社會實驗的空間。例如現在歐美很火的Web3.0概念,本質上就是在虛擬世界裏進行經濟、金融、社區自治方面的實驗,就算這種實驗失敗了,其影響也可以控制在虛擬範疇內。如果元宇宙普及,人類進步需要付出的試錯成本可能會越來越小,社會迭代的速度會越來越快。

Q:現階段元宇宙存在的問題有哪些?這些問題預計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解決?

A:第一就是我上面提到的VR技術問題。我認為,人類可能需要十幾年到幾十年去解決感官模擬的問題。

第二是元宇宙與虛擬貨幣結合產生的監管問題。虛擬貨幣不受各國政府控制,容易產生税收、洗錢、操縱市場等各種問題,從而引發了全球金融監管機構的高度重視。

第三是因為元宇宙概念實在太火,搞得泥沙俱下,人人都想來分一杯羹。例如中國某些專家提出的「工業元宇宙」,乃至「農業元宇宙」、「商貿元宇宙」、「文旅元宇宙」,無非是把一些陳舊的東西套上元宇宙的外殼,企圖獲得市場注意。這樣的「偽元宇宙概念」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資源,甚至可能引發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逆反情緒,導致元宇宙失去信譽。

Q:在元宇宙用區塊鏈搭建經濟體系,您認為是必要的嗎?為什麼?

A:當然是必要的。區塊鏈不僅會用於搭建經濟體系,還會用於元宇宙的身份、社交和公共管理系統。

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把規則寫進代碼裏,只有絕對多數意見才能改變規則。這就是從技術上杜絕了寡頭一手遮天的可能性,但也可能帶來政出多門、缺乏統一管理的問題。

另外,世界各國的主管部門,一定會對這種基於區塊鏈、不受任何外部權威管束的元宇宙,予以高度警惕。到底該如何找到平衡點?這個問題可能要花不止一代人的時間去解決。

順帶説一句,如果有人自稱建立了一個「元宇宙平台」,卻還在以現實中的貨幣作為經濟基礎,或者使用缺乏公信力的私鏈去發行虛擬貨幣,那這個「元宇宙平台」就是名不副實的。

朱克伯格在其元宇宙內的家中(Meta)
Meta發佈的元宇宙生活宣傳片(Meta)

Q:在中國元宇宙現階段已有的發展是怎樣的?中國的大眾短期內可以期待些什麼?

A:從技術角度看,中國VR/AR的硬件、軟件和線下場景已經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可以説初具規模了。在硬件層,被字節跳動收購的Pico是全世界市場佔有率排名前三的VR設備廠商;在軟件層,中國每年推出的VR影視和遊戲內容不少。

問題在於,上面這些都只是「VR產業鏈」的一部分,最多只是元宇宙的一個前奏。2021年底,百度推出了所謂「息壤」元宇宙平台,但是因為技術水平不高、功能單一,惡評如雲。有人認為騰訊要依託QQ去做元宇宙,但至今也沒看到太大動作。米哈遊也暢想過「腦機互聯」的元宇宙願景,但那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此時此刻,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等到疫情結束後,我們有可能看到線下VR大面積流行起來,甚至成為與電影院、夜店、KTV相提並論的生活方式之一。在線上,我們可以期待騰訊、網易、字節跳動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嘗試推出一些帶有元宇宙色彩的虛擬社交平台。説不定下一個版本的QQ就會強化元宇宙方面的功能?又或許字節跳動會在VR遊戲方面投入重兵?我相信它們現在已經在做了,初步的成果可能在今年就能看到一些。

(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和《黑客帝國》,瞭解元宇宙概念最常提及的兩部電影(黑客帝國)

Q:普通大眾如何去學習、理解、體驗元宇宙?又應當注意什麼?您有什麼建議?

A: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學電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學校的計算機房需要換鞋才能進入,而且整整一學期都在學打字。現在,這已經是一件再容易不過的事情了。

如果你是互聯網、科技或娛樂行業的從業人員,可能確實需要讀一些書、做一些調研,瞭解元宇宙產業具體進展到了什麼地步。但如果你不屬於上述行業,只是對元宇宙比較感興趣,那麼讀讀新聞、讀讀科普性的書籍已經足夠了。假設元宇宙希望成為改變人類的「下一次浪潮」,它就有義務讓千千萬萬的普通人理解它,一邊被理解,一邊實現普及。

如果元宇宙沒有被多數人理解,那麼它就不配成為與計算機、移動互聯網相提並論的科技革命。期望元宇宙的從業人員能夠勇於擔負這個使命,讓普通大眾理解、愛上元宇宙。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


你可能感興趣